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 13~ 15岁少年超声骨密度状况 ;建立该年龄段少年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13~ 15岁深圳居住的正常少年 15 8例为检测对象 ,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 (QU 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 (BMD)值 ,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结果 :13~ 15岁少年 BMD值 (g/ cm2 )分别为 13岁 :男性 0 .5 2 8± 0 .0 86、女性 0 .5 4 2± 0 .117,14岁 :男性 0 .4 87± 0 .0 79、女性 0 .5 0 8± 0 .10 8,15岁 :男性 0 .5 0 1± 0 .2 2 5、女性 0 .6 0 9± 0 .2 34。身高增长速度的快与慢和BMD变化有密切关系 ,体重与 BMD呈正相关 (r=0 .82 0 ,P<0 .0 1)。 13~ 15岁女孩 BMD值高于男孩 BMD值 ;女性有月经初潮者 BMD值高于无月经初潮者。二者之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r=0 .978,P<0 .0 0 1;r=0 .989,P<0 .0 0 1)。结论 :13~ 15岁少年足跟部 BMD与性别有关、与身高增长快慢亦有关系 ,体重、雌激素对 BMD有明显的影响 ,在此时期应加强改善营养 ,增加补钙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0~3岁婴幼儿的跟骨超声骨密度一般现状,为骨骼营养评价和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定量超声法测定南京地区20 479名0~3岁婴幼儿跟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0~3岁婴幼儿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18月龄后下降明显。各月龄女童BMD低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月龄的增加,女童的Z-score值下降明显,尤其是在24月龄左右出现最低值。结论婴幼儿BMD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应重视18月龄婴幼儿,尤其是女童的维生素D3和钙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出生~72月龄正常儿童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学龄前期儿童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出生~72月龄深圳出生和/或居住的正常儿童566例为检测对象。0~12月龄(包括整12月龄) 每月一组; >12月龄(1岁) ≤36个月龄(3岁) 以3个月为一组; >36月龄(3岁) ≤72月龄(6岁) 以6月为一组, 共26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 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 值, 同时测量受检者的身高(cm)、体重(kg)。结果: 出生~72月龄正常儿童BMD正常参考值(g/cm2 ): 0 ~1月: 0 .570±0 .074;1~2月: 0. 549±0. 070; 2~3月: 0 .423±0 .074; 3~4月: 0 .456±0 .093; 4~5月: 0. 454±0 .109; 5~6月: 0. 392±0 .061; 6~7月: 0 .437±0 .051; 7~8月: 0 .455±0.073; 8~9月: 0 .475±0 .070; 9~10月: 0 .474±0 .077; 10~11月: 0 .481±0 .056;11~12月: 0 .487±0 .035; 12~15月: 0 .504±0 .076; 15~18月: 0 .499±0 .114; 18~21月: 0 .591±0 .165; 30~33月: 0 .517±0. 135; 33~36月: 0 .500±0 .176; 36~42月: 0 .439±0 .117; 42~48月: 0 .473±0 .172; 48~54月: 0 .445±0 .102; 54 ~60月: 0. 431±0 .108; 60~66月: 0 .447±0. 077; 66~72月: 0 .439±0 .092。结论: 0 ~72月龄男、女童之间BMD无差异(P>0. 0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0~3岁健康儿童跟骨骨密度检测结果,探讨婴幼儿跟骨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婴幼儿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通过定量超声法测定南京地区1 568例0~3岁婴幼儿跟骨骨密度(BMD),同时测量受检者的身长与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不同性别0~36月龄婴幼儿跟骨BMD值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年龄段BMD值男童稍高于女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龄儿童BMD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6个月龄儿童后随着年龄增长BMD值呈上升趋势。同时,BMD值与身长、体重相关,而与BMI值无相关性。结论:婴幼儿跟骨骨密度值受年龄、体重及身长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曲靖市幼儿园儿童骨密度,为评价幼儿骨发育、钙营养状况、指导合理补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8月选择26岁儿童897名,采用定量超声技术,对其跟骨进行骨密度测定。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童骨密度指数正常的占49.79%,低骨密度的占50.21%;女童骨密度指数正常的占50.59%,低骨密度的占49.40%。不同年龄男童、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0.626,均P>0.05)。目前身高发育达均值的儿童,有近一半骨密度指数较低,存在缺钙现象。这与儿童的年龄、性别没有关系。结论骨密度测定对幼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评价,协助钙营养缺乏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翠玲  徐建  程淑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20-2721,2723
[目的]调查20~40岁女性骨密度(BMD)异常情况,为从青壮年时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70名20~40岁健康查体的女性,按照年龄将其分为20~30岁组和31~40岁组,20~30岁组204例,31~40岁组366例,分别观察其骨密度及异常检出率,并比较其骨密度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结果]股骨颈和腰椎(L1~L4)BMD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腰椎BMD增加明显(P﹤0.01);20~30岁组和31~40岁组股骨颈及腰椎BMD异常(Z--score≤-1SD)分别检出43例和71例,检出率占21%和19%;两年龄组股骨颈和腰椎BMD正常组均明显高于异常组(P﹤0.01),但均与BMI关系不大(P﹥0.05)。[结论]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部分女性青壮年时期骨密度储备不足,尤其是20多岁的女性,低骨量现象不容忽视,要及时监测,适时干预,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13~16岁青少年超声骨密度BUA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住广西百色地区13~16岁正常壮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BUA,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13~16岁壮族男女青少年BUA与体重、BMI、年龄、身高及足长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是男女性跟骨BUA的主要影响因素。13岁壮族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13岁女生的BUA值高于同龄男生,但14岁男生的BUA值显著提高。结论:BUA随着体重、身高和BMI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青春期的启动而显著地增加,青春期是骨量增加迅速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 13~ 15岁少年超声骨密度状况 ;建立该年龄段少年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13~ 15岁深圳居住的正常少年 15 8例为检测对象 ,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 (QU 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 (BMD)值 ,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结果 :13~ 15岁少年 BMD值 (g/ cm2 )分别为 13岁 :男性 0 .5 2 8± 0 .0 86、女性 0 .5 4 2± 0 .117,14岁 :男性 0 .4 87± 0 .0 79、女性 0 .5 0 8± 0 .10 8,15岁 :男性 0 .5 0 1± 0 .2 2 5、女性 0 .6 0 9± 0 .2 34。身高增长速度的快与慢和BMD变化有密切关系 ,体重与 BMD呈正相关 (r=0 .82 0 ,P<0 .0 1)。 13~ 15岁女孩 BMD值高于男孩 BMD值 ;女性有月经初潮者 BMD值高于无月经初潮者。二者之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r=0 .978,P<0 .0 0 1;r=0 .989,P<0 .0 0 1)。结论 :13~ 15岁少年足跟部 BMD与性别有关、与身高增长快慢亦有关系 ,体重、雌激素对 BMD有明显的影响 ,在此时期应加强改善营养 ,增加补钙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苏南地区6~14岁正常汉族儿童超声骨密度测定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苏南地区6~14岁正常汉族儿童超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6~14岁共9个年龄组男女童,使用定量超声法检测胫骨,每个年龄组男女童各检测100名以上,统计各年龄组男童和女童的超声BMD均数与标准差。【结果】男童6~14岁超声BMD值(m/s)分别为:3 657.6±109.03、665.7±105.9、3 670.8±104.13、703.6±113.9、3 718.8±119.1、3 743.2±104.8、3 762.4±100.7、3 769.5±110.13、834.8±115.4;女童6~14岁超声BMD值(m/s)分别为:3 641.0±103.3、3 652.3±106.3、3 666.6±100.5、3 666.9±102.03、683.7±109.4、3 738.6±114.83、752.1±108.33、780.0±116.0、3 841.7±102.4。【结论】儿童超声BMD检测最佳部位为左胫骨中段内侧,超声BMD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与体重、身高增长呈线性关系,与内分泌变化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临床作为参考标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贵州省磷矿区健康女性骨密度分布情况,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贵州省磷矿区居住>10年16~90岁健康女性762名,采用法国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非优势侧手指骨密度(bone minearal density,BMD)、足长和左侧跟骨宽波短超声衰减(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健康女性指骨BMD值和跟骨BUA值在36~40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5),进入46~50年龄段女性骨丢失量速度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患病率31~35岁年龄段为5.8%,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增高(X2=26.75,P<0.01).结论 贵州省磷矿区健康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1920例骨痛女性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骨痛症状的1920例女性患者,进行不同年龄组段骨密度的测定,寻找骨痛与骨量丢失的关系。为具有骨痛症状的女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PX-L型DEXA进行不同年龄组段BMD的测定,与BMD峰值进行比较;计算其均值、变化、;用方差分析与X^2检验对比受试组与对照组的骨量丢失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31~60岁健康女性腰椎不同节段骨密度情况,探讨腰椎各节段骨密度分布与腰椎骨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GE 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体检健康的女性骨密度(BMD),按年龄分组分别对L1~L4各组间骨密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BMD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36~40年龄组达到峰值,然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L1~L4腰椎节段骨密度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有关,36~40岁达到峰值,然后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腰椎各节段骨密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0~3岁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儿童之间超声骨密度的异常情况,为临床儿童低骨密度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在本院儿保门诊,随机抽取己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0~3岁儿童4 700名,用超声骨密度仪测胫骨中段骨密度,根据同年龄、同性别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分成正常、轻度骨强度不足、中度骨强度不足、重度骨强度不足.[结果]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女婴(39.1%)高于男婴(29.6%);不同年龄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分别是:<3个月组46.2%,3~6个月组49.8%,6~9个月组32.6%,9~12个月组16.7%,12~18个月组8.7%,18~24个月组9.2%,24~36个月组7.2%;各民族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岁以内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较高,其中以3~6个月龄为高发年龄,提示出生前一年,尤其是前6个月是儿童防治骨密度降低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4.
许海容 《现代医院》2013,13(3):143-14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流行现状。方法应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Achilles Insight对女性右跟骨骨密度进行测定,以测定中的骨密度T值>-1为骨质正常,T值-1~-2为骨量减少,T值>-2为骨质疏松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河源地区中老年妇女人群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平均骨量减少率为22.96%,骨质疏松症平均患病率为25.63%。结论骨密度测量能较客观地反映骨量,是评价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40~49岁年龄段的女性开始出现骨量丢失,60~69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骨量快速丢失期,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甘肃省0~3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为正常婴幼儿骨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人群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 759例0~3岁健康婴幼儿,采用超声测定婴幼儿左侧胫骨的超声速度值(SOS)和Z值。结果随月龄增长,婴幼儿骨密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 299,P=0. 000)。13~15月龄男童骨密度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9月龄城市婴幼儿骨密度略高于农村婴幼儿,10~36月龄农村婴幼儿骨密度略高于城市婴幼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农村男童骨密度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月龄增加,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呈降低趋势(χ~2=266. 138,P=0. 000),其中0~4月龄婴幼儿骨密度不足检出率最高。0~6、10~12及19~24月龄女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童(均P0. 05)。结论首次获得的甘肃省较大样本的0~3岁婴幼儿骨密度状况为今后婴幼儿骨健康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跟骨超声骨密度变化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纳入RA患者260例。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及跟骨骨密度(阿洛卡跟骨超声骨密度仪)与骨密度系列参数[如声速(speed of sound,SOS)、骨折风险系数(osteosono-assessment index,OSI)、骨强度(transmission index,TI)],其中SOS以中国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为基准计算T值。分析RA患者的骨密度情况以及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有60例RA患者纳入治疗组,给予碳酸钙600 mg/d和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12月后骨密度系列参数的差异。结果 (1)260例RA患者平均年龄为(53.28±12.65)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正常成年人群跟骨骨密度(BMD)的分布规律和骨量丢失情况,初步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韩国SONOST3000超声BMD度测量仪,测量年龄20~65岁的正常成年人跟骨BMD。结果:两性的骨量指标SOS、BQI、T-Score在20~30岁之间达到高峰,之后均开始下降,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女性骨量丢失速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江苏地区正常人群跟骨超声BMD测量值与年龄、地域有显著的相关性。使用定量超声技术获得江苏地区男、女正常人群跟骨超声BMD参考值范围,对骨质疏松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北蔡镇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变化规律,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北蔡镇3个居委1个行政村共884例40~79.9岁女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髋部和腰部BMD逐渐下降,尤其45~49.5岁组开始至55~59.9岁组下降明显,而后缓慢下降。而腰部BMD在75~79.9岁组并不下降。结论上海北蔡镇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增高而下降4,5~60岁女性应是重点预防人群。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区40岁以上女性骨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上海城区40岁以上女性骨密度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区40岁以上1840名女性应用外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非优势侧前臂远端骨密度并进行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月经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育次数、母乳喂养子女数、母乳平均喂养月数、绝经年龄、绝经年数、喝牛奶习惯、母亲骨折史、本人骨折史、哮喘史、高血压史均与骨密度值有关。结论年龄、低体重、绝经、月经初潮年龄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0~3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骨密度状况,为监测儿童钙营养和骨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的4551名0~3岁健康儿童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测,根据同年龄、同性别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分为正常、轻度不足、中度不足、重度不足。结果男童骨密度Z值高于女性,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女童高于男童,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1,P0.001);年龄越小,骨密度不足检出率越高。不同年龄组儿童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95.35,P0.001)。结论 1岁之内的婴儿是防治骨密度不足的主要人群,生后6个月婴儿是防治骨密度不足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