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靖娟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9,15(12):1865-186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存在相关性: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示IBS患者中SIBO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抗生素治疗在根除过度生长的小肠细菌后亦可使得部分患者不再满足IBS诊断。一些学者因此认为SIBO参与了IBS的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作为病因,但临床实验设计及检测方法上仍存在争议,故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胃肠动力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93例腹泻型IBS(IBS-D)、36例便秘型IBS(IBS-C)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查,对各组的口盲传输时间( OCTT)、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SIBO)发生率、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率、焦虑抑郁评分、体质指数(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D、IBS-C及对照组的平均OCTT分别为(86.2±35.3)min、(143.3±36.0) min、(105.0±31.3)min;IBS-D组的平均OCTT明显快于IBS-C组(t=-4.56,P<0.01)及对照组(t=-2.54, P=0.014<0.05),IBS-C组的平均OCTT相比对照组(t=2.08,P=0.047<0.05)明显减慢;相比对照组,IBS-D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χ2=7.07,P=0.008<0.05)、平均BMI( t=3.70,P<0.01)、SIBO发生率(χ2=7.72,P=0.005<0.01)明显升高。结论 IBS-D、IBS-C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动力异常。焦虑抑郁状态、SIBO、BMI异常升高与IBS-D的发病可能具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用于指导治疗.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果 通过总结发现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机制与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改变、精神心理因素、性别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及环境因素、急性肠道感染有关,近年研究发现还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明显关系.结论 IBS病因较多,祛除病因可以提高IBS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研究中。多种临床研究证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为研究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向。虽然还不能从分子生物学以及其他理论研究中得到证实,但临床研究证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并且有部分研究证明应用抗生素及益生菌可以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除此之外,中药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OVI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按标准纳入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8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369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征会增加发生小肠细菌过度增长的风险(阳性率31.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95% CI:1.68~5.24,P<0.01);不同亚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比较,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细菌过度增长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36.19%,对照组阳性率为10.6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比较,亚洲地区组(阳性率35.00%)和欧美地区组(阳性率26.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诊断方法组比较,GBT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9,95% CI:2.93~9.20,P<0.01),而LBT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与地域差异及肠易激综合征的亚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SIBO可以通过影响胃肠动力、造成感染、增高内脏敏感性、产生气体等,导致腹痛、腹胀、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肠道外症状的发生。近年来,对于中药改善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各医家见解不一,但都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其副作用少,复发率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胡水清 《重庆医学》2015,(16):2282-2284
肠易激综合征(IBS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期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4%~30%人群患有此病[1‐2],属于心理‐生理‐社会多因素共同介导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 ),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主要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通常,以空肠液细菌培养菌落数大于1×105 CFU/mL作为诊断 SIBO 的金标准[3],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测。近年来随着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 HBT )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等非侵入性方法在SIBO诊断中的应用,大量研究显示IBS患者中SIBO发生率较高[4‐9],且根治SIBO后IBS的症状部分缓解,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SIBO在IBS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的改变。目前IBS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中肠道炎症、菌群失调、内脏高敏感性可能起重要作用。传统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难以缓解整体症状,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利福昔明是口服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的广谱抗生素,几乎没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利福昔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内脏高敏感性,能显著改善患者总体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没有临床相关的细菌耐药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临床疗效。方法:将便秘型IBS患者90例分为两组,A组45例口服气滞胃痛颗粒+乳果糖,B组45例口服乳果糖,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3.33%,B组有效率为84.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程结束3个月随访期间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为88.89%,B组有效率为64.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统计两组患者排便次数和正常粪便性状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小肠细菌过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海魄  王为 《医学综述》2009,15(9):1367-1369
小肠细菌过生长在多个方面影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合并有小肠细菌过生长。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胃肠动力药对小肠细菌过生长的治疗,常可改善大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亦存在一些负性作用,若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望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小肠细菌过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间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脾不和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研究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脾不和型)的疗效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饮治疗,对照组予得舒特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单项症状和综合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脾不和型)的疗效与得舒特相似(P>0.05),但其对部分单项症状的改善优于得舒特。提示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参与完成参倍固肠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BS的III期临床试验,并观察其I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服用参倍固肠胶囊,对照组1:2服固本益肠片模拟剂,4W作为观察周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4.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倦息乏力、腰膝酸痛4项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腹胀腹痛症状改善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倍固肠胶囊对脾肾阳虚型IBS—D有效。  相似文献   

15.
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胃动素(motilin,MOT)、胆囊收缩素(chole  相似文献   

16.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艾灸和西药洛哌丁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黏液便、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前后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腹痛、腹胀或不适的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洛哌丁胺。  相似文献   

17.
再普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再普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IBS 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口服谷维素10mg,tid]和治疗组[32例。口服再普乐1.25 mg,qn],每组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嗳气、纳差、腹胀、腹痛、腹泻、失眠等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明显高于对照组(53.2%)(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再普乐可迅速控制抑郁、焦虑和躯体性消化道症状,是治疗IBS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