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们在对妇科月经病的辨证论治中,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依据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的生理特点,以"经后期健脾补肾,经间期温阳通络,经前期益气养血,行经期活血通经."的法则调治月经病,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运用中医调整月经周期法的体会略述于下: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为经后期(增殖期),此期是子宫在各内分泌器官作用下完成内膜修补的阶段.祖国医学认为:经血来潮后,阴精暗耗,血海空虚,此时是精血恢复和  相似文献   

2.
陈来新 《河南中医》2013,33(5):733-734
临症之时,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内,子宫内膜及卵巢在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在辨治不孕症的同时,经前期偏于活血调经,疏理胞脉,使月经如期而至;经后期,侧重补益脾肾,荣养精血,促使子宫内膜修复和卵泡的生长发育;经间期,佐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以资卵泡成熟和排出.如是,建立一个有正常排卵的月经周期.妇女久婚不孕,多伴情志抑郁,故疏肝理气之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张庆之教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月经后期经验。张教授认为,月经病的治疗旨在顺应女性各年龄阶段生理及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月经期宜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经后期宜滋肾阴、养精血,经间期宜补肾阴、温肾阳、活血,经前期宜补肾为主,佐以滋水。其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月经后期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邓雪梅  赖慧红 《中医杂志》2004,45(7):520-52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20例,治疗以活血祛瘀法贯穿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周期中行经期祛瘀止痛、理气健脾,经后期补肾活血,经间期并经前期注重活血消症3阶段分而治之.对照组16例使用丹那唑.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B超子宫治疗前后情况对比方面,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月经变化上中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13例出现体重增加、多毛、皮肤粗糙、潮热、心烦等副作用.结论:提示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与丹那唑对比同样取得满意疗效,在保持正常月经周期情况下可避免丹那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德英教授擅用周期疗法分期论治月经过少。认为肾虚为本病病机的主线,治疗宜补肾气以资天癸为主,注重养精血以调冲任,辅以疏肝扶脾、祛瘀化痰之法。强调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阳气血变化特点而选择用药,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临床按月经后期、月经中期、月经前期和月经期的顺序分别采用益肾补血、补肾活血、补肾调冲、和营调经的治疗方法进行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6.
高萍 《四川中医》1999,17(7):34-35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针对妇女月经病按月经周期中的四期即月经后期、经间或、经前期、经期卵巢及子宜内膜变化的不同特征应用中药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措施和方法。该治疗手段依据中医基础理论,顺应卵巢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按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中药填补肾之阴阳,调理冲任,以达阴阳平衡、任通冲盛、气血调畅、胞脉通利之目的,使子宫内膜恢复正常,即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致使月经恢复常态。笔者临床应用,屡获良效。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1.1月经后期(子宫内膜增生期):此期因阴血暗耗,血海空乏,气血欠旺,冲…  相似文献   

7.
张利 《陕西中医》2020,(9):1298-1300
黄素英认为脾肾亏虚为月经过少病机之本,血瘀痰湿多为病机之标。临证辨治经验一是补益脾肾,分期调治。辨证为肾虚者,顺应月经周期,治以补肾调经为主。经后期(卵泡期)以补肾养阴为主,经前期(黄体期)以补肾助阳为主,经期(月经期)以调理冲任为主。辨证为脾虚者,以健脾调经为主。非经期(平时)以健脾养血为主,经期以养血活血为主。二是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三是病证合参,辨证加减。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之月经过少、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月经过少、内膜偏薄之月经过少等病证合参,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四是养正缓治,膏方徐图。对于临床上病程较久、无生育要求、以调整月经为主要就诊目的的患者,在用中药治疗一个阶段后,若临近冬季,常予膏方治疗,以养正缓治。上述学术经验切于实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西医治疗方案因疗程长、不良反应多而致患者依从性差。四川省名中医岳仁宋教授认为本病中医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痰湿瘀滞为标,治疗当健脾益肾固其本,祛湿化痰、活血通经治其标,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女性月经来潮前后的生理特点分期论治,主张:经前期注重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助子宫内膜剥脱;行经期温阳行气,助经血溢泄;经后期补益精血,助内膜生长。验之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四川省名中医周从容教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的经验。针对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周从容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肝郁血瘀为标,致内膜不长胎孕不成。临床治疗重在健脾补肾、疏肝活血以长养子宫内膜,促进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0.
介绍尤昭玲教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尤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本病的病机,应以补肾活血法治之,自拟助卵方,并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制定了"攻补兼施"的治疗法则,即行经期以"祛邪"为主,经后期以"补虚"为要。行经期着重活血化瘀,祛除邪气,促进经血排出,疏通微循环;经后期着重补益肝肾,固护阴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子宫内膜修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蔡小静 《四川中医》2011,(11):89-90
目的: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中药补肾调周法对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拟导师汤药,以补肾调周为大法,分别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4个时期给予不同方药治疗,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评价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月经量、天数及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30例,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亚娟  牛建昭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57-105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时引起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侵袭、转移和复发性等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是现代医学中难治之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痛经""不孕""癥瘕"等范畴,"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互化,肝脾肾与血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治疗本病从肝脾肾三脏入手,肝脾肾同调,补肾活血、疏肝健脾,同时结合月经的周期性气血阴阳变化,分期论治。此外,针对病因选择活血化瘀药时"病""证"结合,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的疾病类型、发病时期的具体特点、发病年龄、病史及生育需求,灵活且轻重有别的选择活血化瘀药,临床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化瘀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48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自拟补肾化瘀汤内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8%。结论:自拟补肾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11):1501-150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健脾法联合低频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健脾法联合低频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分型,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值,随访1年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RI及PI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RI及PI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子宫内膜分型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E2、E2/P较治疗前下降、P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2、E2/P、P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0.00%、94.00%,治疗组再次流产率为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0%(P0.05)。结论:补肾活血健脾法联合低频治疗复发性流产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再次发生自然流产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夏融 《江苏中医》1998,19(3):6-8
朱南孙教授提出了“肝肾为纲”、“肝肾同治”的妇科病临床治疗学说,临床实践辩证用药注重肝肾在月经周期中的作用,治疗分阶段,即经前期以疏肝调经为治,姻媪期以温肾阳促排卵 孕为主,经后期宜补肾或合健脾益气,以补养气血,为姻媪之时打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顾姣  赵可宁 《吉林中医药》2011,31(2):119-12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补肾调周法是我国当代著名妇科医家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即顺应妇女月经周期演变规律调整月经的治疗方法.该法将月经周期大致分为5个时期,即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经前后半期,也即是两个消长期,两个转化期,一个重阳延续期,依据各个阶段阴阳消长转化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行经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例诊断为肾虚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患者按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中药配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月经量恢复情况、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分泌晚期内膜厚度情况。结果:根据月经失调治疗标准评价疗效,总有效率达87%。治疗前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的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结论:以补肾调周法为理论基础,将补肾调周法贯穿于整个月经治疗周期对肾虚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肾虚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月经失调的中医周期疗法,是根据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月经产生及月经失调机制的一些共同认识,以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为基点,在月经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针对其不同的病理变化特点,选用不同的调节冲任治法与方药,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动态平衡,以期恢复“肾、肝、脾、心、冲任、胞宫”的功能,从而治疗功能性月经失调。1 经后阴长期此期经水适静,内膜脱落,精血耗伤,血海空虚,卵泡处于发育阶段,基础体温为低温相,按中医阴阳辨证应属于阴的阶段。此期是月经周期的第5~12d。“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肾为经水之源,肾阴为月经来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辨证、施治、用药这三个方面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诊疗经验,主张将功血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生理病理认识相结合,认为功血的本质为脾肾虚衰导致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或兼热,或夹瘀;治疗以补肾益气健脾、调固冲任为法,用药则以保元汤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为基础,不用一味止血药而血自止,并认为这些药有非特异性的促细胞生长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在治疗中,顺应胞宫藏泻,调整月经周期,从根本上治疗月经病。  相似文献   

20.
夏桂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37-839
夏教授援易入医,应用太极后天八卦理论,坎离与心神关系,创立了心-肾-子宫生殖生理轴学说,心肾交合,水火阴阳的统一,形成太极阴阳鱼图。认为以冲任督带等奇经为主,肾与心、肝、脾(胃)、子宫等经脉在内的纵横联系,正负反馈下形成的月经周期节律、生殖节律。认为补肾调周法是顺应月经周期中七期的变化,也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之一。经后期治法特点经后初期养血滋阴,以阴助阴,方选归芍地黄汤;经后中期养血滋阴,佐以助阳,方选滋肾生肝饮;经后末期滋阴助阳,阴阳并重,方选补天种玉丹;治疗在于扶阳济阴,促进阴长阳消。经间排卵期在偏重补阴的基础上适量加用补阳之品,补肾助阳,佐调气血,方选补肾促排卵汤。经前期补肾助阳,维持阴长,方选毓麟珠;经前后半期补肾助阳,养血理气疏肝,助阳健脾,疏肝理气,方选毓麟珠合越鞠丸。提出"欲补肾者先宁心,心宁则肾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