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高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防治。方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急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高危险型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远高于标危型成人白血病,成人急性白血病初发时即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较文献报道有所增加。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白血病类型、病程、初发时体内肿瘤负荷大小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方法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在白血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脑膜白血病,或白血病脑病或白血病性脑膜炎。随白血病治疗的进展,缓解率的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34例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29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5.29%.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在白血病的任何时期,鞘内注射化疗是预防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36例白血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桂华 《黑龙江医药》2007,20(4):404-405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组织恶性疾病,按照累及的白血病类型,可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髓细胞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数量,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在发病以前,有一段时间表现为难以确定性质,治疗常很困难的血液学异常,即所谓白血病前期,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诊断白血病前期都属回顾性的。我们观察到2例有前期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一例白细胞减少4年后发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增生性贫血一年后发展为红白血病。兹摘要报导,并复习有关白血病前期血液学变化的资料以便提高警惕,为早期发现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治疗肿瘤的药物过程中,白血病动物模型常被选用.早期的白血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不高,但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明显改善.本文介绍几种白血病鼠类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研究与人类白血病的拟合度高的动物模型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约为4/10万,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儿童居多,白血病在儿童肿瘤中占第一位。根据增生细胞种类,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前者占全部儿童白血病的75%?80%,是儿童白血病的主要类型。面对如此多的儿童白血病,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预防。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预防儿童白血病发生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门市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03—2008年诊断的117例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儿童白血病发病主要以急性淋巴白血病为主,其次为非淋巴性白血病。(2)性别在白血病临床分型的分布上无差异,性别不同和白血病发病没差异。(3)在5~15年龄段,白血病发病最高,占总发病数的70.4%,在此年龄段中,随年龄增加白血病发病有增加趋势,15岁以后白血病发病显著下降。(4)儿童青少年白血病发病数从2003至2008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江门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有增加趋势,在儿童时期,白血病发病随年龄增长也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高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防治。方法 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急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高危险型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远高于标危型成人白血病,成人急性白血病初发时即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较献报道有所增加。结论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白血病类型、病程、初发时体内肿瘤负荷大小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方法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为常见的血液病,关于其发病率,国内外文献均认为有逐渐增加趋势,关于非典型白血病的报道,亦逐渐增多。我院开诊八年,共收治白血病48例,急性39例,慢性9例。39例白血病中,有先天性白血病一例,付原始粒细胞性白血病三例。现将39例急性白血病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化学治疗使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由于各种常规抗白血病的药物多数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的杀灭,因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膜白血病),其中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因此,及时作鞘内注射化疗,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者收集该县医院1983年至1985年间已确诊的32例白血病2例进行了整理,在32例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占62.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占9.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占21.9%,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占3.1%  相似文献   

13.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髓外浸润性较其他白血病强,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缓解率低、容易复发、预后较差的一种亚型,参考国内外文献,常有报道颌下腺浸润、皮肤浸润、胸腔浸润、牙龈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但胆道浸润的报道甚少,复习国外文献报道侵犯浆膜腔的白血病以淋巴系统的白血病为多(不包括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正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血液病,俗称血癌,是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并逐渐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主要由病毒因素、放射因素、化学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四个方面引起。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白血病根据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49年法国 Hamitown-Paterson即注意到白血病前期,1953年 Block 首用“白血病前期”这一术语,但当时属回顾性诊断,即指某些白血病患者在其白血病显露之前,有一段不能确诊为白血病的血液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急性红白血病为白血病的少见类型,在白血病中占1%,在急性白血病中占3%。急性红白血病中以红一粒细胞型多见。红一单核细胞型少见。本文报告1例急性红白血病中红一单核细胞型,在短时间内又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现将本例5次骨髓片及血片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长春新碱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VP方案,即长春新碱加泼尼松或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VLDP方案,即长春新碱加柔红霉素、泼尼松和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作随访.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高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论 长春新碱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收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内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使正常造血受到抑制,浸润破坏脏器与组织,出现一系列症状与体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射线、化学物质、药物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根据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骨髓与外周血中多为原始细胞及早幼细胞,病情进展迅速,病程仅数月;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白血病细胞多为成熟或较成熟的细胞,病情进展缓慢,病程多在1年以上.按细胞形态学,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两类,急淋又分为L1~L33个亚型,急非淋又分为M0~M78个亚型.在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其中急非淋比急淋多见;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最多见.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健康知识的普及,白血病作为一种肿瘤性疾病,经过媒体及网络的传播,逐渐为公众所熟知。白血病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血癌",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对于儿童来说,儿童白血病约占儿童时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5%,是所有儿童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般发病率为3~5人/10万人,各年龄均可发病,3~7岁较多,约占50%。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化阶段,分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儿童白血病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老年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对32例不同时期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32例老年AL患者白血病细胞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71.8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率为71.42%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76%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均高于对照组(χ2=5.90、6.81,P〈0.05)。初治和复发AL患者白血病细胞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1%、84.15%,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61、9.23,P〈0.05),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无Survivin表达。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