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彭龄老中医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消化性溃疡疼痛发作期的病机特点、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有深刻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许彭龄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丽  王立平 《北京中医》2004,23(4):210-212
许彭龄老中医在 4 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对消化性溃疡疼痛发作期的病机特点、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有深刻体会。现总结如下。1 病机特点1 .1 虚实夹杂 ,脾气虚弱是根本许老认为 ,消化性溃疡病人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象 ,但以脾虚为本。盖因长期劳累过度 ,思虑过久 ,耗伤脾气 ,使之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长、起病缓慢、复发率高、难治愈的特点,常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李培润主任在临床实践中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和体会。消化性溃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李师认为,这种攻防失衡即中医邪正盛衰,邪气盛、正气衰则溃疡发生。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强调祛邪与扶正兼顾,主张辨证论治与辨病用药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张伯君 《北京中医药》2002,21(3):143-145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既要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治疗手段,如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时,要针对痰瘀之轻重、病性之寒热虚实分别处理,如痰停胃脘型用二陈汤加减,瘀血阻滞型用化血丹合金铃子散合丹参饮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痰热互结型用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胃痛、嗳气、泛酸等为主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与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自我消化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密切[1]。孔昭遐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型辨治消化性溃疡8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24-2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治疗效。方法:临床上对3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治疗3-4个疗程31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者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时运用中医药进行辩证施治,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分型辨治消化性溃疡80例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医分型辨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80例 )和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用中药治疗 ,根据病情分型辨治并随症加减 ;对照组用西药雷尼替丁治疗。两组均以 15天为 1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后胃镜复查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71.2 5 % ,总有效率为 96 .2 5 % ;对照组治愈率为 4 8.75 % ,总有效率为83.75 %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中医分型辨治消化性溃疡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0.
先师姜春华教授介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时曾说:“消化性溃疡以中上腹痛、泛酸为主证。我对消化性溃疡之疼痛剧烈,遇寒而发者,常用制川乌6g,肉桂3g,乳香、九香虫各9g,高良姜6g,常可应手取效。有的病人脘痛彻背,背痛彻胸,可用全瓜蒌15g,薤白头、太子参各9g,我体会太子参补的作用不大,对胸膈痞闷效佳。消化性溃疡见有腹胀者,轻的用藿、苏梗,重的用大腹皮和子各9g,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可发于任何年龄,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属中医“胃脘痛”、“胃气痛”、“心下痛”等范畴。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诊治和抗复发治疗均有显著疗效。笔者试就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分型论治和辨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明  迟莉丽 《中医杂志》1997,38(8):466-467
1 治疗经验肝实犯脾型:患者多脾气素虚,加之情志不和,肝气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症见胸胁胀满,嗳气少食,每因精神刺激即发腹痛泄泻,泻后痛减,大便夹有粘液脓血,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治宜疏肝行滞,理脾化湿。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陈皮9g,防风6g,炒白术20g,赤白芍各15g,广木香9g,柴胡6g,炒枳实12g,合欢皮30g,白头翁12g,甘草6g。里急后重较甚者加槟榔12g;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2g,倍白芍;嗳腐吞酸者加焦三仙各12g。  相似文献   

13.
杨艳军 《国医论坛》2004,19(4):25-25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壮年居多,多数在21岁~50岁之间,如防治不当,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试就对该病的辨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五型辨治消化性溃疡。即: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和胃兼须理气;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散寒为主;肝胃郁热型,治以清热解郁为主;痰饮型,治以温中化饮;瘀痛型,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用药时注重病情不同程度及兼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蔡行平  李建强 《新中医》2009,(8):113-11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有周期性上腹疼痛、返酸、暖气等症状,且易复发。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的探讨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近期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溃疡复发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消化性溃疡应以从痈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程丽芳主任医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带教导师,在诊治脾胃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被遴选为学术继承人,跟师3年,获益匪浅。现将程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分析 程师认为消化性溃疡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而发生的;但其溃疡的形成绝非短期所致,而是一个长期虚损劳伤的结果,临床以虚证多于实证。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脾胃乃后天之本,又与其它脏腑关系密切,因此又因其它脏腑(以肝为主)的影响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病机的转变,以脾虚为例:湿热、湿…  相似文献   

17.
单兆伟教授对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脾气亏虚是消化性溃疡最基本的病机。同时结合现代人体质形盛体实、湿热蕴积的特点,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护膜为治疗大法,筛选出益气清热护膜方,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消化系统溃疡即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脘腹饱胀、疼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大便失调等胃肠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与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消化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临床表现以"胃痛"为主,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据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饮食不节,寒热失调;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或素体虚弱,感受外邪,邪气直中脾胃,缠绵不去.日久胃络瘀阻,气机不畅,引起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甚至呕血或大便色黑、便血等证.西医诊断本病,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便隐血试验、X线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任小强 《河北中医》2005,27(9):672-672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辨证以寒、热、虚、实,气滞,血瘀为纲.治宜疏理气机以止痛.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分4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