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以肱骨外上髁及肱桡关节附近疼痛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症,多由前臂伸肌联合腱在肱骨外上髁处长期反复牵拉刺激所致。自1992年至1996年,我们应用穴位封闭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左肘19例,右肘31例。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患肘屈曲90°放于桌上,术者确定曲池穴和痛点位置后,先用碘酒在曲池穴位置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首尾穴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课题主要针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研究,按经络辨证施治,以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做对照研究,试验组以针刺手阳明大肠经首尾穴作为治疗方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临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并进行效果观察,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进行疼痛量化评分。观察常规药物治疗与首尾穴针刺治疗在效果比较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5 d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说明针刺首尾穴和口服药物均能够缓解疼痛,但针刺首尾穴效果更明显。结论 针刺首尾穴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均能有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但针刺首尾穴效果更佳。针刺首尾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穴精当,操作简单,起效迅速,且效果优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30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疗法;对照组25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结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洛索洛芬片60mg,每日3次,同时局部应用超导疼痛治疗仪理疗,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主穴:以患侧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处阿是穴为主穴。主穴注入1ml。辅穴:在痛点主穴的上下左右4个方向,各旁开0.5寸取穴,如上操作,4辅穴各注入0.35ml。穴位注射一天1次。两组均14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田开宇  赵喜新  郭建立 《中医杂志》2001,42(10):631-631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笔者选用肘劳穴(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和手三里穴,采用贮药拔罐和低频脉冲直流电离子导入结合的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1 临床资料自1999年2月以来对门诊患者中36例采用本法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17~66岁;病程7天~4年。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肩背三穴(膏肓、天宗、臑俞)及肘部阿是穴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肩背三穴及肘部阿是穴火针治疗组45例和肘部火针治疗组45例,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5%,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率为48.9%,总有效率为86.7%;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255±1.223)和(5.243±1.13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背三穴及肘部阿是穴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网球肘58例:主穴:阿是穴即肱骨外上髁压痛点。配穴:曲池、肿、天井、尺泽、手三里、合谷。曲肘取穴先找压痛区.以右手拇指罗纹面按压肱骨外上髁,找到明显压痛区域。先在中间刺一针,然后前后左右各刺一针,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58例中,近愈46例占7...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以曲池穴为中心进行扬刺,配合局部燃酒疗法,连续治疗4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2例患者治愈显效率90.6%,总有效率100%。结论: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三间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外上髁炎经常被称为网球肘或是家庭主妇肘,是引起肘关节周围病变最常见的原因,其导因是手腕和前臂伸肌的过度活动或出力不当,而使得位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腕桡侧短肌的肌腱起点发生损伤和发炎,西医治疗常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在局部注射激素和麻醉剂,但是效果无法持久。笔者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于门诊采用三间穴治疗本病4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以压痛最敏感点为主穴(均在肱骨外上髁部,部分在该点远侧约1cm处还有一敏感点),同侧手三里,肘髎为配穴,在主穴上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8%(51/80)优于对照组的47.5%(38/80),治疗组愈显率86.3%(69/80)优于对照组的70.0%(56/80)(均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疼痛积分,治疗组VAS疼痛积分较对照组减轻更明显(均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肱骨外上髁炎的针灸治疗为例,来验证同名经配穴法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肱骨外上髁炎患者73例做单纯的针灸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组:经络辨证选穴合同名经配穴。均为针灸治疗,1次/3d,15次为1个疗程,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治愈率分别为72.97%、52.7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差异,治愈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名经配穴法,辨证全面,标本兼治,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外科门诊共接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86例 ,均以穴位封闭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6例中男性 36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2 0~ 62岁 ;病在右肘者 62例 ,左肘者 1 9例 ,双肘者 5例 ;病程 7天~ 3年 ;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肱骨外上髁处酸痛 ,痛点固定拒按 ,部分病例疼痛向前臂及腕部放射 ,前臂旋转屈伸活动时疼痛加剧 ,腕背伸抗阻力试验为阳性。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穴位封闭疗法治疗。患者坐位 ,上肢屈肘 90角度平置。取穴以曲池、阿是、天井三穴为主 ,适当配以它穴 ,每次用 2穴。穴位皮肤消毒后 ,将注射针刺入穴位 ,至…  相似文献   

13.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多因前臂伸肌联合腱在肱骨外上髁处受长期反复牵拉刺激后所致;中医学认为是由劳伤气血、筋脉不和而发。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往本病多以体针和灸法治疗。近年来,笔者试用头皮针结合运动治疗34例,获效颇佳,兹报道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10例,女24例;最大62岁,最小28岁;患肘在右28例,左4例,双侧2例;病程最长17个月,最短3天。二、治疗方法(一)施术部位顶颞前斜线(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中三分之一节段。单肘针对侧,双肘针两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揿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7例,穴取患侧曲池、手三里、中渚、阿是穴,埋针2d后取出,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评分的侧上髁炎前臂评价问卷(PRTEE)得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PRTEE得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愈2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7%。结论:揿针能有效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艾灸加外敷药物治疗网球肘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联民  刘保义 《中国针灸》2001,21(5):270-270
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为肱桡肌及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 ,常因扭拉伤引起该处炎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艾灸加外敷药物治疗此症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中 ,男 4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半年。右侧 4 5例 ,双侧 5例。2 治疗方法取穴 :曲池、外关。艾灸 :取两支艾条同时点燃 ,一支温灸曲池穴 ,一支温灸外关穴 ,同侧取穴。外敷药物 :取中华跌打丸 1丸 ,用 4 0 %的酒精调成糊状 ,敷在患侧肱骨外侧髁上。艾灸 30分钟后 ,用绷带将外敷药物固定在患处 ,第 2天治疗前取下。每日 1次 ,7…  相似文献   

16.
手法复位杉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踝上骨折62例小结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524200)庞仲常主题词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外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常见,治疗上关键是预防时内翻的发生。笔者自1982年以来在无麻醉下采用闭合整复杉木皮小夹板固定治疗62例,...  相似文献   

17.
反阿是穴治疗腕关节扭伤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关节扭伤 ,是常见多发病。笔者以反阿是穴取穴法治疗本病 32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6~ 4 2岁 ,平均 33岁 ;发病时间均在 3天以内。均为腕关节、包括下尺桡关节扭伤者 ,但不包括骨折、脱位、下尺桡关节分离或肌腱、韧带断裂者。2 治疗方法按照反阿是穴取穴方法 ,根据腕部疼痛分布的位置来寻找反阿是穴。如疼痛位于腕背部 ,则在手三里穴附近或手三里至养老穴连线之间以指压来寻找可使腕部疼痛立即消失的点 ;如疼痛位于腕掌侧 ,则在肱骨内上髁前下缘附近或肱骨内上髁前下缘至神门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选穴、留针时间、疗程相同,观察组行火针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医20余年,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90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7岁;右侧患者57例,左侧患者25例,双侧患者8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7天。90例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肱骨外上髁处酸痛,痛点固定拒压,部分病例疼痛向前臂及腕部放射,前臂旋转屈伸活动时疼痛加剧,背伸抗阻力试验为阳性。治疗方法取穴:曲池穴,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阿是穴:肘关节压痛点;天井穴:鹰嘴直上1寸凹陷处。三穴为主,另选一些配穴。患者端坐,上肢平放屈肘90°,每次选用2个穴,用5ml针管1支,取醋酸强的松龙1ml,利多卡因3ml,维生素B12500μg,混合均匀,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当针下有酸胀感、回抽无血时,将药液缓慢推入,每穴2.5ml,推完拔针后用创可贴覆盖于针孔上,再用TDP照射30~50min,每5天1次,2次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后可有较好的效果,如治疗3个疗程后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治疗结果90例患者中,疼痛、酸胀等主症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者76例,疼痛、酸胀等主症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基本...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苍龟探穴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上髁炎 ,俗称“网球肘” ,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围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持续性钝痛 ,并向腕部、手背侧扩散 ,遇风寒湿邪可能症状加重。笔者自 1998年以来 ,采用穴位注射苍龟探穴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6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