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睾丸活检在男性不育诊治中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镜检观察58例男性不育者的睾丸活检组织,依据睾丸生殖病理进行诊断分类。结果:58例患者中支持细胞综合征及精子发生低下型,各占27.6%;不完全性精母细胞停滞9例,占15.5%;精母细胞停滞7例,占12.1%;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睾丸组织5例,占8.6%;曲细精管硬化型3例,占5.2%;生精细胞脱落2例,占3.4%。结论: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最直接的方法,并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精症睾丸病理与血清FSH水平的关系及对不育诊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精症患者睾丸活检与血清FSH水平关系,及其在无精症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67例无精症患者血清FSH水平,并取睾丸活检,对其进行病理学分类.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的无精症患者血清FSH水平.结果: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生精功能低下组及生精阻滞组.而生精功能低下、生精阻滞组血清FSH水平与正常组间无差异.结论:无精症患者血清FSH水平对于诊断难支持细胞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其他类型的生精功能受损,测定血清FSH水平预测作用.睾丸活检对无精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的病理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60例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A、IgG、IgM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标本可分为5种类型:活检正常型占6.67%(4/60),生精细胞剥落和排列紊乱型占13.33%(8/60),生精功能低下型占18.33%(11/60),成熟障碍型占26.67%(16/60),混合损害型占35.00%(21/60);其中,混合损害型中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占6.67%(4/60),克氏综合征占10.00%(6/60),严重生精障碍占18.33%(11/60);睾丸活检组织免疫组化中IgG阳性率81.7%(49/60),IgA阳性率68.3%(41/60),IgM阳性率61.7%(37/60).结论 睾丸活检能直接评价睾丸生精功能和生精功能障碍程度,对不育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且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病变与体液自身免疫紊乱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4.
睾丸活检法可以检查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但手术有一定创伤,病人不易接受.应用直接低渗法制备生精细胞染色体.为分析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的减数分裂过程,诊断男性不育的病因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的:从病理组织学角度研究无精子症的组织学分型,为临床治疗男性不孕症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6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活检的HE切片。结果:根据显微镜观察,无精子症可分为以下7种病理分型:①梗阻性无精症;②生精阻滞;③唯支持细胞综合症;④曲细精管透明变性;⑤混合性病变;⑥克氏综合症;⑦睾丸发育不成熟。结论:无精子症可依据病因及组织分型分为睾丸前性、睾丸性、睾丸后性,染色体异常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输精管分离钳钝性分离在睾丸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2例无精子症患者,要求睾丸体积≥8 mL,FSH≤30 U·L-1,在精索阻滞下采用输精管分离钳钝性分离进行睾丸活检,所取得睾丸组织,若有精子则冷冻备行辅助助育,若无精子则送病理检查评估生精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1~3 mm3睾丸组织,无明显痛感,出血少,术后无不适,有精子者38例(46.34%),病理检查提示有生精细胞者37例(45.12%),唯支持细胞综合征7例(8.54%).结论 输精管分离钳钝性分离应用于睾丸活检安全、有效、简便、微创,可以作为睾丸活检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症睾丸活组织检查1000例病理观察侯庆新,刘建,任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济南市250011)关键词男性不育;睾丸;睾丸活组织检查;病理睾丸活组织检查在男性不育诊断中是一重要检测方法,能直接估价生精功能及生精障碍的程度,对男性不育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了解其病因构成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且资料保存完整的睾丸发育异常或睾丸活检无成熟精子而选择配偶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的13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男子不育标准化检查与诊疗手册>进行病因分类.结果 13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原发性或先天性因素为主124例,继发因素14例.睾丸容积测定:双侧睾丸发育正常(双测均≥12 ml)30例(占21.74%);睾丸发育异常108例(占78.26%).内分泌检查结果正常24例(占17.39%);内分泌检查结果异常114例(占82.61%).行睾丸活检74例(占53.62%),其中未见各级生精细胞38例(占27.54%),各级生精细胞不同程度减少36例(占26.08%).结论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复杂,治疗痊愈的希望较小,建议通过领养或AID达到养育孩子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精症患者睾丸病理、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睾丸容积变化.方法:对97例无精症患者[A组32例(唯支持细胞综合征),B组28例(精子发育停滞于精母细胞)、C组37例(生精功能低下)]与正常对照40例(D组)进行睾丸活检病理、性激素和睾丸容积检测.结果:A、B、C组FSH和Johnsen评分均有差异(P<0.05).A、B组睾丸容积低于C、D组,而LH水平高于C、D组(P<0.05).B组E2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FSH结合睾丸活检病理与睾丸容积可作为判断睾丸生精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少精子症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睾丸生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选择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79例,行睾丸穿刺活检,所取睾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观察生殖细胞的凋亡变化。同时以5 例暴死男性的睾丸作为正常对照组,经病理证实组织结构无异常。结果 与正常睾丸生精细胞相比,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增殖指数明显降低, P<0.001;而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 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生精细胞增殖能力减少及凋亡增加造成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1.
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行精子检查中发现无精子的30例进行睾丸活检,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可分为仅支持细胞12例、生精低下5例、基本正常者5例、睾丸发育不成熟3例、小管纤维化及管腔阻塞各2例,取材不当1例。在异常组织学改变中,间质小血管的硬化现象十分特别,在无精子症中的价值引起关注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AS2在不同生精功能状态的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8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根据病理形态的不同分为:生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n=40)、精子发生低下(n=20)、唯支持细胞综合征(n=20)等。选择上述各型结构完整的睾丸组织,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SP)对PIAS2在不同生精功能状态的睾丸组织进行研究。结果:PIAS2在各级生精细胞多为强阳性表达,呈深棕黄色;PIAS2在间质细胞及支持细胞表达弱阳性表达或不表达。结论:PIAS2染色强弱与睾丸生精功能的强弱有一定关系,是一个潜在的判断睾丸生精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免疫因素对男性不育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睾丸性无精子症的睾丸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病理观察;用明胶凝集试验测定少精子症和精子活动力低下者精浆中的抗精子抗体。结果表明:(1)无精子症睾丸标本67例,其中IgG、IgA阳性27例,IgM阳性24例,分别沉积于生精小管基底膜、生精细胞和间质血管壁;(2)少精子症和精子活动力低下的40例精浆中抗精子抗体阳性者11例。提示男性不育中有2种免疫作用机制:(1)免疫球蛋白沉积于生精小管壁基底膜,间质血管壁和生精细胞,直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2)抗精子抗体直接作用于精子,影响精子的受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很多,无精子症约占33%,睾丸活检发现96.7%的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生精障碍.我院以细针经皮睾丸穿刺吸取组织涂片检查了大量临床无精子患者,无血肿及感染,且操作简单易行,给临床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告44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细胞结构及组成,并对其生精功能进行评价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睾丸活检法可以检查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 ,但手术有一定创伤 ,病人不易接受。应用直接低渗法制备生精细胞染色体。为分析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的减数分裂过程 ,诊断男性不育的病因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信息。对象与方法一、病例少精及无精症患者来自我院不育门诊的男性 ,年龄 2 5~ 33岁。所有患者排除病理性生殖阻塞 ,采精前半年内无放射线和诱变药物接触史。少精症 :精子密度 (5~ 2 0 )× 10 9/L ,2 5例 ;极度少精症和无精症 :精子密度 (0~ 5 )× 10 9/L ,2 5例。 6例正常男性志愿者 (配偶一年内有正常生育史 ) ,平均年龄 30岁。精…  相似文献   

16.
李俊君  朱江宁  秦淑芳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6):505-506,F0003
目的对28例无精症患者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方法观察并对比宁夏中卫某乡13例无精症和石嘴山地区15例无精症患者睾丸活检的病理特等。结果13例中卫某乡无精症患者睾丸活检中,6例光镜下有基本相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石嘴山地区15例无精症患者睾丸活检对比,其病理特点不同(费歇尔精确概率P〈0.05)。结论推断宁夏中卫某乡无精症患者可能有相同的致病因素,该地区男子无精症的可能是一种损害睾丸生精细胞的物质,而对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7.
睾丸活检在无精子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活检在无精子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活体组织检查并根据活检结果结合Johnsen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睾丸生精功能尚可的(8分以上)35例;有精原细胞的(3分以上)35例;生精功能较差的(2分以下)13例。结论:睾丸活检可直接评价睾丸的生精功能,以及生精障碍的程度,直接指导治疗方案,是男性无精子症患者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95)的精液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顶体蛋白原表达鉴定生精细胞的一项前瞻性研究。48.4%的患者精液(46/95)含有被标记的生精细胞。对其中38例患者(40%)行睾丸穿刺取精术(TESE),随后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21例患者(52.5%)成功获取睾丸精子。通过检测生精细胞预测睾丸精子存在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5%。与睾丸穿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顶体蛋白原鉴定生精细胞这一方法为判断睾丸取精术(TESE)成功与否提供了预测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当地无精症的种类、病因,预后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210例无精症患者的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并进行归类。结果:210例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中:具有支持细胞及少量间质细胞而无生精细胞者50例,占23.81%;具有支持细胞及较多间质细胞而无生精细胞者12例,占5.71%;具有少量精原细胞,较多各级生精细胞及成熟精于者111例,占52.86%;具有各级生精细胞而无成熟精于者37例,占17.62%。结论: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在男子无精子症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组患者检查结果提示当地无精症患者中梗阻型可能为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