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动脉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30例非透析患者和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及30例健康人进行颈动脉的二维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M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前后壁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运动幅度变化,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内径,计算僵硬度指数β、扩张性(distensibility)和顺应性(compliance),经心率和脉压矫正后的前壁加速度(ACi)、减速度(DCi)等参数.结果 两组终末期肾病患者IMT、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Ρ<0.05),扩张性、顺应性、加速度和减速度降低(Ρ<0.05),且透析组IMT和僵硬度指数高于非透析组,扩张性和顺应性及加速度和减速度低于非透析组,但差异无显著性(Ρ>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及加速度和减速度间有相关性.结论 高频超声对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动脉功能变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对46例高血压患者和40例健康人颈动脉做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及其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M-型记录颈总动脉(CCA)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指数D、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结果 高血压患者比健康人斑块检出率高,IMT增厚,IMSCA、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无明显相关性.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与脉压有关(P<0.01),而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IMT结合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指标可反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茹  王蔚蔚  白冬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11-612,614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来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法: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人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和血流频谱测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面积和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9例T2DM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程度分为T2DM未合并DN患者组(T2DM1组)58例、T2DM合并DN患者组(T2DM2组)41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RIC)、血肌酐(C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结果 T2DM2组2hPG、BMI、TC、CREA、UAER、HbA1cI、MT均高于T2DM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中IMT与CREA、UAER、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23,P〈0.05;r=0.317,P〈0.05;r=0.459,P〈0.05;r=0.346,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组中UAER、HbA1c、病程是IMT的独立预测因子。两组组内斑块检出率:软斑〉混合斑〉硬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DN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UAER、HbA1c及病程长短与IMT的形成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够准确、快捷地检测T2DM合并DN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来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法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人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和血流频谱测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面积和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是预测全身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1]。为了解饮酒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长期饮酒的成年男性颈动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三组:病程〈5年(A组)36例;5~10年(B组)31例;〉10年(C组)33例;正常对照组(D组)30例。利用高频超声探测T2DM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C组的IMT、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组(C组的IMT、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分别为(0.99±0.22)mm、75.76%、(2.16±0.82)mm;A、B、D组的为(0.79±0.15)mm、(0.80±0.17)mm、(0.64±0.14)mm;36.11%、51.61%、20.0%;(1.65±0.73)mm、(1.89±0.69)、(1.23±0.62);P〈0.05);A组 、B组也明显高于D组(A、B组的为(0.79±0.15)mm、(0.80± 0.17)mm;36.11%、51.61%;(1.65± 0.73)mm、(1.89±0.69);D组的为(0.64±0.14)mm、20 .0%、1.23±0.62,P〈0.05);C组中血管受累条数及有多枚斑块的血管条数均高于其他组(C组中血管受累条数及有多枚斑块的血管条数分别为40、22;A、 B、D组的分别为17、3;26、7;9、 1;P〈0.05);各组中软斑检出率高于硬斑及混合斑(A、B、C、D组中软斑检出率分别为:66.67%、58.82%、55.56%、70.0%;A、B、C、D组中硬斑及混合斑检出率分别为:9.52%、23.80%;11.76%、29.41%;10.0%、20.0%;P〈0.05);各组间斑块类型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的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与病程密切相关。高频超声是检测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当粥样硬化斑致血管腔狭窄大于60%时,临床上出现症状。本文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的预测能力,研究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高血脂者(分为冠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进行颈动脉扫查。结果:冠脉造影阳性且患者动脉中膜厚度值(IMT)值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两组斑块检出率和斑块分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樊胜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01-102,104,161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测的诊断价值,从而为判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了解预后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进-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28名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用高频彩超行双侧颈动脉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性质、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上述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8名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程度内-中膜增厚占76.7%,各种不同斑块占60.9%,内-中膜增厚无斑块占20.6%,内-中膜增厚同时合并斑块占56.1%,内-中膜未增厚却检测到斑块占4.9%,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占8.5%。左侧颈动脉检测到各型斑块194例,占总例数的60.2%,右侧为128例,占总例数的24.2%,左右侧对比无明显差异(P〉O.05)。年龄大于55岁、病程长于10年的内-中膜增厚者分别为82.6%、87.2%,斑块检}H率为65.1%、70.5%;年龄小于55岁、病程短于10年的内-中膜厚度增厚者分别为51.0%、47.1%,斑块检出率为42.9%、3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高频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给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资料,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并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病程长短分组,将结果与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IMT增厚共65例(75.6%),检出斑块58例(67.4%);对照组IMT增厚28例(43.8%),检出斑块26例(4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无高血压组,IMT厚度厚于无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5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者,IMT厚度厚于病程<5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以IMT增厚为主,其次是斑块形成.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高频超声检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并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病程长短分组,将结果与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IMT增厚共65例(75·6%),检出斑块58例(67·4%);对照组IMT增厚28例(43·8%),检出斑块26例(4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无高血压组,IMT厚度厚于无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5者斑块检出率高于病程<5年者,IMT厚度厚于病程<5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以IMT增厚为主,其次是斑块形成。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及其性质,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和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前瞻性随机调查对象 2 3 2例 ,年龄 64 .5± 9.1岁 ,分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DM -EH) 60例 ;糖尿病组 (DM ) 3 1例 ;高血压病组 (EH) 85例 ;同龄正常人组 5 6例 ,应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及临床检查 ,经spss 10软件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 :DM -EH组 (1.72± 0 .62mm) ,DM组 (1.48±0 .60mm)、EH组 (1.5 3± 0 .5 1mm)较对照组 (1.0 6± 0 .2 6mm)显著增厚 (P均 <0 .0 1) ;DM -EH组较DM组及EH组差异显著 (P均 <0 .0 5 )。颈总动脉 (CCA)内径 :DM -EH组 (7.0 0± 0 .68mm)较DM组 (6.60± 0 .5 3mm)显著增宽 (P <0 .0 5 ) ;EH组 (7.13± 0 .80 )较DM组增宽非常显著 (P均 <0 .0 1)。IMT与CCA半径比值(IMT/r) :三组较对照组增大均非常显著 (P均 <0 .0 1) ;DM -EH组EH组显著增大 (P <0 .0 1) ;孤立斑块发生率 :DM -EH组较 ;三组增高非常显著 (P均 <0 .0 1)。最大剪切率 (SR) :DM -EH组较另三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5 )。多元逐步回归表明 1MT与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及LDL -c、CCA内径、舒张末峰速度 (VD)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1MT和斑块增厚是DM合并大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00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血管的直径、内-中膜的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血流的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选择1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IMT增厚、斑块形成、血管重构、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占81例,检出率81.0%;对照组中有IMT和软斑形成22例,检出率为18.3%,二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线性关系;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疗效的观察和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脑梗死病人及72例健康体检者行颈动脉超声及血脂分析检查.结果 96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60例(占62.5%),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脑梗死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较健康对照组严重,脑梗死组的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病有关;血TC、T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颈动脉作为“窗口” ,探讨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方法 :5 3例高血脂患者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 (2 4例 )和阴性组 (2 9例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 ,比较两组斑块阳性率、斑块分型、大小和分布。结果 :有冠脉病变的高血脂患者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且以复合性斑块为主 ,阴性组以纤维性斑块为主 ,两组斑块大小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无 ,可作为透视冠状动脉的一个“窗口”。高血脂患者的斑块大小和声像图分型对其冠脉病变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意义。方法使用GE—DIASONICS高频超声对16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P脉压差〉55mmHg者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大于脉压差为40-55mmHg者(P〈0.001)。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防治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硬化可以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 ,致脑部供血障碍。采用高频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检查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文对 1 0 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住院受检者。男 61例 ,女 39例 ,年龄 49~ 83岁 ,平均 66 5岁。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40例 ,合并血脂增高 1 8例 ;糖尿病 1 4例 ,合并血脂增高 1 2例 ;高血压病 1 3例 ,合并血脂增高 8例 ;冠心病9例 ,合并血脂增高 6例 ;单纯血脂增高 6例 ;其他疾病 1 8例 ,合并血脂增高 2例。1 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