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瘫SPR术后脊柱稳定性。方法 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痉挛型脑瘫SPR术后患儿38例,用量化指标对患儿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时显效率为13.16%,有效率为89.47%;治疗2个月显效率为18.42%,有效率为94.74%;治疗3个月显效率为26.32%,有效率为94.74%。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SPR术后患儿脊柱的稳定性,提高平衡功能。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同时还发现疗效与患儿智力水平有关,智力低下者进步缓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PR术后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4例SPR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3周后未进行康复训练;康复组53例在常规护理3周后经初次评价接受系统康复训练;1年后比较疗效。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坚持系统康复训练对SPR术后脑瘫患儿有效,功能改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SPR术后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74例SPR惠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3周后未进行康复训练;康复组53例在常规护理3周后经初次评价接受系统康复训练;1年后比较疗效.结果 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坚持系统康复训练对SPR术后脑瘫患儿有效,功能改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6例小儿痉挛性脑瘫SPR术后EEG变化结果说明,术后80%EEG基本节律增快,痫样放电减少或消失占17%,部分患儿上肢痉挛也获改善,语言、流诞及斜视也有好转,故EEG可作为SPR术疗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SPR)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因子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关于SP和SPR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SP和SPR在乳腺肿瘤中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探讨SP和SPR在乳腺肿瘤中的作用,本文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认为SP和SPR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的279例病人下肢痉挛状态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8.8个月。98.6%患者术后立即感到痉挛状态缓解,术后发生下肢麻木56例(20、1%),肌力下降51例(18.3%),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2.1%。术后2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68.7%,随访期间为87.8%。术后一过性尿潴留5例(1.8%),术后无尿失禁,随访期间均无发生。术后体温一过性升高21例(7.5%),无1例椎管内感染,随访期间无椎体滑脱病例。结论: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一改传统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的缺点,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对血小板抗体筛选与配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摸索一种血小板相容性输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氨基耦联法在SPR芯片表面固定相应的通用型血小板抗原,并优化芯片分析条件,再用该芯片检测对照血清,分析该技术的特性;MAIPA法对比研究临床样本,同时运用SPR技术对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前进行血小板配合试验,选用配合型血小板输注,临床跟踪评价输注效果。结果 SPR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稳定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SPR技术与MAIPA法对106例多次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样本检测显示,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05),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97.9%,总一致性为97.2%;利用SPR技术配型输注的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8例1 h血小板增加值CCI>7.5,24 h CCI>4.5,临床跟踪评价良好。结论 SPR技术筛检血小板抗体与M AIPA法性能基本相当,但SPR技术操作更简便快速、可靠直观,而且非标记,可满足临床血小板输注前抗体的快速检测和配型的初步要求。  相似文献   

8.
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性脑瘫现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对患儿本人及家庭乃至国家都有深远的意义。近10年来,我们选择痉挛性脑瘫病人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下肢痉挛畸形,取得显著疗效,为此,本文对SPR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构建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IgG抗体的适配子型SPR传感器微阵列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SELEX技术筛选TOX、CMV IgG的适配子,并将其整合于SPR生物传感器实时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在传感器表面固定探针分子,对溶液中的TOX、CMV IgG进行杂交检测,并进一步研究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与线性检范围。结果该新型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TOX、CMV IgG的实时检测,检测系统稳定性良好,八通道间检测时互不影响,线性检测范围为20~300μmol/L。结论该实验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等优点,SPR传感器技术结合适配子技术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构建弓形虫(toxoplas ma gondii,TOX)、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IgG抗体的适配子型SPR传感器微阵列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SELEX技术筛选TOX、CMV IgG的适配子,并将其整合于SPR生物传感器实时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在传感器表面固定探针分子,对溶液中的TOX、CMV IgG进行杂交检测,并进一步研究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与线性检范围.结果 该新型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TOX、CMV IgG的实时检测,检测系统稳定性良好,八通道间检测时互不影响,线性检测范围为20~300 μmol/L.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等优点,SPR传感器技术结合适配子技术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可有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本文总结了静吸复合全麻在16例SPR术的临床应用,描述了痉挛性脑瘫患儿的全麻操作、麻醉用药、术中注意事项以及麻醉与手术的配合。结果:16例全麻气管插管顺利,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SPR术安全有效,术中呼吸管理与手术配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ior rhizotomy,SPR)治疗儿童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PR手术治疗26例儿童痉挛性脑瘫患儿手术效果。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均有明显肌张力下降,痉挛解除率达100%,部分患儿同时伴有上肢痉挛、流涎、斜视、癫痫及言语障碍等症状有所改善。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是治疗脑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157-158
SPR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解除下肢痉挛,为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术后康复训练才是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惟一途径。本组病例均为痉挛型脑瘫(截瘫)SPR术后功能恢复康复训练病例,笔者分别设计PT(运动疗法)训练计划对其进行训练。疗程2—4个月,效果显著。训练后患儿下肢功能恢复明显,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膝、踝关节屈伸活动接近正常。且在步态和动力性畸形矫正方面有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SPR对痉挛性脑瘫眼部斜视的疗效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松涛  王波  徐林  吴夕 《河北医学》2001,7(2):101-104
目的:观察脑瘫痉挛与斜视的关系及SPR术后改善情况。方法:对82例儿童脑瘫术前行张力检查,同时行眼部常规检查,并对其中20例斜视病儿术前、术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角与肌张力对比观察。随访10个月。结果:(1)脑瘫病儿中斜视发病率较高,本组为24.4%,术后斜视改善率为25%,恢复率10%。(2)术前斜视类型及斜视角与肌张力无明显线性关系。但术后肌张力改善明显者斜视改善亦明显。结论:(1)脑瘫伴斜视为中枢性损害。(2)眼位的改变支持外周一皮层-外周的大环路学说。  相似文献   

15.
吴光月  布庆侠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2):121-121,126
我国脑瘫(cp)发病率为1.8~6‰,先天性痉挛性双侧瘫患儿占65%,患儿肌张力高,不能端坐、站立和行走。自1991年徐林幢0在我国开展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SPR术)取得满意效果以来,SPR术在我国广泛开展。腰段SPR主要目的就是改善患儿的行走功能,为了行走提供了锻炼条件,功能恢复需要配合功能锻炼。我们自1996年以来开展腰骶段SPR术并配合行为康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治疗痉挛型脑瘫有效的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R)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下肢局部熏蒸及药浴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双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前后差值,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两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评分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骶部SPR术结合中药局部熏蒸及药浴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其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Fasan首先报道采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解除脑瘫痉挛以来,已在临床广泛开展,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对23例痉挛性脑瘫患者采用SPR治疗,术后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经过跟踪随访,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根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圆锥部入路选择性脊神经根后根切断术(SPR)与常规SPR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 通过总结比较1999年以来开展常规SPR 24 例,经圆锥部入路行SPR18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圆锥部入路SPR与常规SPR降低肌张力一样,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尿潴留及肌力损害等并发症,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 圆锥部入路行SPR安全,较常规的SPR有较大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肢体痉挛是脑瘫等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站立、行走及日常生活能力。1978年意大利学者Fasano[1]首先报道了电刺激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即SPR)治疗肢体痉挛,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1995年10月以来,对3g例下肢痉挛患者施行了腰骶部SPR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急性心肌缺血时对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SP受体的分布及形态学变化,采用ABC法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的大鼠延髓进行了抗SP受体(SPR)或抗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Fos/SPR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静脉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后,在双侧MVZ内出现Fos阳性神经元;在锥体交叉(PXY)和最后区(AP)水平,SPR免疫反应结构(SPR-LI)较未注射组明显增强,背内侧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nmdX)的SPR-LI纤维也由弯曲的粗纤维(羊毛型)变为细的直纤维.30%左右的SPR-LI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静脉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