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灭菌方法对龙胆和秦艽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钴60辐照灭菌3种方法对3批龙胆和3批秦艽药材粉末进行灭菌处理,采用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分析龙胆、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检测了不同灭菌处理样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结果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对辐照敏感,3 k Gy的小剂量辐照即可使龙胆苦苷减少15%或18%;干热灭菌或湿热灭菌使龙胆和秦艽在7.8 min处新增1小峰(峰4);龙胆中峰1经辐照后有所增加,但该物质并不是辐照产生的特异成分,干热灭菌后该峰也有所增加。3种灭菌方法均呈现出随着灭菌强度的增大,发生变化的峰的数量和变化率都有所增加的规律。灭菌效果简单排序为辐照湿热干热。结论干热、湿热、辐照3种方式灭菌处理对龙胆、秦艽成分除龙胆苦苷外影响不大,部分成分有增加或减少,其中湿热(115℃、15 min)和辐照25 k Gy处理对成分的影响最大。辐照虽然灭菌效果良好,但是对主要成分龙胆苦苷的影响显著,故不适宜用于龙胆和秦艽的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2.
龙胆属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龙胆与秦艽最为重要,这两种同属多基源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存在一定区别,化学成分的差异必将导致药理作用的不同。种质是影响药材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龙胆与秦艽药材的资源分布、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从化学成分来说,獐芽菜苦苷和獐芽菜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主要差异成分为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龙胆类药材龙胆苦苷含量较高,秦艽药材马钱苷酸含量较高。龙胆中条叶龙胆的龙胆苦苷含量最高,比秦艽高25%~70%,三花龙胆和滇龙胆含量较低;大叶秦艽和粗茎秦艽马钱苷酸的含量较高,小秦艽含量最低。从药理作用来说,龙胆主要药理作用为保肝;秦艽抗炎作用显著好于龙胆,但镇痛作用较龙胆差。龙胆和秦艽药理作用基本相同,药效作用存在差异。龙胆四种基原中条叶龙胆质量较佳,秦艽四种基原中大叶秦艽和粗茎秦艽品质较佳,而三花龙胆、滇龙胆及麻花秦艽、小秦艽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灭菌方法用于天麻首乌片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及灭菌对目标成分天麻素、阿魏酸及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湿热、微波、75%乙醇流通蒸汽、~(60)Co辐照4种灭菌方法对天麻首乌片中原生药粉进行灭菌处理,测定灭菌前后原生药粉的微生物限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灭菌前后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显示,上述4种灭菌方法的灭菌率依次分别为99. 21%、95. 24%、77. 78%、99. 21%;目标成分检测结果表明,~(60)Co辐照灭菌对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含量影响最小,其次是75%乙醇流通蒸汽灭菌,而微波和湿热2种灭菌方法对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综合灭菌效果及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天麻首乌片原生药粉灭菌方法建议选用~(60)Co辐照灭菌。  相似文献   

4.
单味中药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尽相同的多种成分,而不同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又往往会有类似甚至相同的化学成分.例如秦艽和龙胆都含有龙胆苦苷等多种相同有效成分,而这两味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也常有采用龙胆苦苷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个不同60Co-γ辐照剂量(4 k Gy、6 k Gy、8 k Gy)对三七药材进行灭菌处理,通过检测辐照前后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辐照前后三七指纹图谱比较、薄层鉴别等,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外观、含量、指纹图谱、薄层鉴别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三七药材灭菌方式可选择60Co-γ辐照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6.
杨慧玲  司庆文  侯勤正  刘建全  周党卫 《中草药》2010,41(10):1720-1722
目的测定西藏产长柄秦艽Gentiana waltonii中指征性成分龙胆苦苷、马钱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分析其与海拔的关系,为开发秦艽替代性资源,发展中藏药产业提供依据。方法 Alltech(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水溶液(25∶7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8 nm(马钱子酸和獐牙菜苦苷)、246 nm(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进样量:10μL,按外标法计算。结果西藏不同产地长柄秦艽中均能检测到秦艽中的指征性成分,其中龙胆苦苷的量在4种组分中最高,马钱酸次之,獐牙菜苦苷最低。不同地区长柄秦艽中龙胆苦苷的量均高于或接近《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4种指征性成分的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随海拔升高活性成分呈钟状变化。其中海拔4 000 m左右地区的长柄秦艽品质最优。结论西藏产长柄秦艽含有秦艽所具有的4种指征性成分,可以作为中藏药秦艽的替代性开发资源,其中海拔4 000 m左右区域的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西藏产长柄秦艽Gentiana waltonii中指征性成分龙胆苦苷、马钱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分析其与海拔的关系,为开发秦艽替代性资源,发展中藏药产业提供依据.方法 Alltech C18 (250 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0.5%乙酸水溶液(25:7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8 nm(马钱子酸和獐牙菜苦苷),246 nm(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进样量:10μL,按外标法计算.结果 西藏不同产地长柄秦艽中均能检测到秦艽中的指征性成分,其中龙胆苦苷的量在4种组分中最高,马钱酸次之,獐牙菜苦苷最低.不同地区长柄秦艽中龙胆苦苷的量均高于或接近<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4种指征性成分的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随海拔升高活性成分呈钟状变化,其中海拔4 00n m左右地区的长柄秦艽品质最优.结论 西藏产长柄秦艽含有秦艽所具有的4种指征性成分,可以作为中藏药秦艽的替代性开发资源,其中海拔4 000 m左右区域的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川芎生药粉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湿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等对川芎生药粉进行灭菌,并比较三种方法灭菌后阿魏酸的含量。结果:与灭菌前比较,辐射灭菌后川芎中阿魏酸含量基本上无变化;而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后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损失高达70%。结论:辐射灭菌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导致微生物的死亡,对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小,明显优于湿热灭菌及干热灭菌。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秦艽中龙胆苦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草本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主产甘肃、青海等地,为重要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的功效。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早期研究认为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但近年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秦艽中含有大量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等裂环烯醚萜苷,为其苦味成分。大孔吸附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作用同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本实验以秦艽中的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和总固物为指标,考察了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工艺。1仪器与材料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6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ANASTAS色谱工作站(天津);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河北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龙胆苦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70-200308);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乙醇为药用级。秦艽购自兰州市黄河中药市场,经兰州医学院赵汝能教授鉴定为秦艽G. macrophylla Pall.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0.
灭菌的原意义 ,是指在一个可能确定的范围内完全杀灭各种微生物的繁殖体。中成药和中药材的所谓灭菌 ,是指应用灭菌的设备和方法杀灭中药材与中成药中所污染的大量微生物 ,其要求不是达到完全无菌的水平 ,而是达到限度允许范围之内。减低染菌量。所以 ,在对药材及中成药灭菌时 ,应根据其性质 ,所含成分而选择适应的方法进行灭菌。下面就介绍各种灭菌方法。1 干热灭菌法 其特点是对药效的破坏力较小 ,但能使原生药粉色泽有改变 ,还有的出现粉末结块的现象 ,对于含挥发油成分的原生药粉影响较大 ,其挥发油含量普遍降低。2 湿热灭菌法 由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秦艽种植与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秦艽主产区陕西、甘肃、宁夏3省20批次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产地的气候因子,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产地秦艽有效成分含量和气候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典型相关性分析,寻找和揭示影响秦艽品质的气候因子。结果:20批样品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都高于药典限度,其中陕西凤县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品质较好;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与温度、气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马钱苷酸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獐牙菜苷与气候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陕西产秦艽品质较好,优于甘肃和宁夏产的秦艽,其中陕西凤县产的秦艽质量最佳。秦艽的质量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气压和降水量是影响秦艽品质重要的气候因子。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气压越高、降水量越大,越有利于秦艽化学成分的积累,促进活性成分含量富集。该研究为不同产地秦艽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提高秦艽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分和保障秦艽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药粉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臭氧技术应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方法采用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对砂仁、豆蔻等原生药粉及六味地黄丸等制剂的混合药粉进行灭菌处理,进行灭菌效果观察及工艺条件筛选;选择山茱萸等六味药材的原生药粉,进行流通蒸汽灭菌、干热灭菌、60Co辐射灭菌和臭氧灭菌的比较研究,在统计比较样品灭菌效率的同时,分别对其灭菌前后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红外光谱(IR)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化学成分的变异,并对样品中目标成分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臭氧灭菌法对样品的灭菌率平均为95.24%,比干热灭菌法高6.81%,稍低于60Co辐照灭菌法和流通蒸汽灭菌法;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小,其优越性高于流通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结论臭氧技术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效果稳定,对成分损坏较小,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同上下游工序联动操作,是中药大生产中对入药生药原粉在线灭菌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秦艽标准汤剂及其不同方法干燥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乙腈-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流速0. 8 m L·min~(-1),柱温40℃。以对照指纹图谱及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对秦艽标准汤剂不同方法干燥品从化学成分一致性、共有化学成分含量一致性以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转移率等方面进行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秦艽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根据峰匹配数据确定15批秦艽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中10个共有峰,从10个共有峰中指认出马钱苷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5个化学成分。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干燥方法制得干燥品水溶液与秦艽标准汤剂在化学成分种类及数量上一致性良好。但在共有化学成分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转移率方面,减压干燥所得干燥品与标准汤剂的质量低于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所得干燥品。结论:建立了秦艽标准汤剂-不同方法干燥品HPLC指纹图谱,通过化学成分、共有化学成分含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转移率3方面的质量相关性分析,全面反映了二者质量相关性情况。建议在秦艽配方颗粒制备的关键干燥工艺中采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工艺,该研究为秦艽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尚炳娴  李军  张佟  高丰  徐冰  雷海民 《中草药》2023,54(8):2408-2416
目的 优选开心散最佳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工艺,并对比不同灭菌方式对开心散的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人参皂苷Rb1、β-细辛醚、α-细辛醚、去氢茯苓酸的含量和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考察开心散不同辐照剂量的灭菌效果,优化开心散辐照灭菌工艺参数;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测、指标成分含量及特征图谱检测,并结合灭菌后的制剂性状,对比辐照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乙醇灭菌的灭菌效果和对开心散质量的影响。结果 按照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开心散最佳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工艺条件为辐照剂量6 kGy;不同方式灭菌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与未灭菌制剂相比,经辐照灭菌后样品中西伯利亚远志糖A6、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降低,人参皂苷Rb1、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含量增加;与辐照灭菌相比,经干热灭菌后多种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7,(8)
目的:探究外源AgNO_3对秦艽幼苗生长和龙胆苦苷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以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外源施加AgNO_3后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含量的积累变化及其对秦艽幼苗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龙胆苦苷生物合成途径上多个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当秦艽幼苗在含有1 mmol/L AgNO_3的MS培养基上生长9 d时,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是对照的1.91倍,鲜重、干重以及根长平均增加了29%、32%和4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龙胆苦苷合成途径上多个酶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外源AgNO_3可显著促进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的积累,同时可显著促进秦艽幼苗生物量(干重、鲜重)的增加和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16.
藏药紫花龙胆中龙胆苦苷的LC-MS定性和HPLC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向艳  田琼  李超峰 《中成药》2006,28(4):548-552
目的:对藏药紫花龙胆提取液中龙胆苦苷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质谱(HPLC-ESI-MS/MS)联用结合LC-DAD-UV技术,通过和标准化合物龙胆苦苷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中的准分子离子峰[M H] 相对照,快速鉴定了紫花龙胆提取液中的龙胆苦苷成分[1]。对其含量的测定则采用了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一级质谱扫描结果表明紫花龙胆甲醇提取液中主要有5个峰,第一个峰化合物结构为龙胆苦苷,准分子离子峰[M H] 为356.9,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藏药紫花龙胆中龙胆苦苷成分的百分含量为1.97%。结论:藏药紫花龙胆中龙胆苦苷是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雪  曾锐  高元平  李源  杨晓  马子豪  严亨秀  钱妍 《中草药》2020,51(11):2914-2921
目的建立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透皮吸收液中多种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粗茎秦艽体内外经皮渗透特性进行研究,为粗茎秦艽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临床用药和传统剂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醇提法制备粗茎秦艽提取液,选用3种常用的透皮促渗剂氮酮、冰片和丙二醇,利用HPLC定量评价单一促渗剂或二元复合促渗剂对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5种主要成分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以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和獐芽菜苦苷3种成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粗茎秦艽醇提物在活体小鼠皮肤模型的渗透特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促渗剂的使用可显著增加粗茎秦艽中5种主要成分的体外吸收,A(5%氮酮)、B(5%冰片)、C(5%丙二醇)、A+B(2.5%氮酮+2.5%冰片)、A+C(2.5%氮酮+2.5%丙二醇)、B+C(2.5%冰片+2.5%丙二醇)5组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的透皮吸收速率(J)分别可达12.306 0、1.248 8、4.187 5、153.0300、5.0126μg/(cm~2·h),促渗效果分别是对照组的9.73、2.57、13.94、15.92、8.08倍。其中,A+C组,即2.5%氮酮+2.5%丙二醇组体外促渗效果最为明显。体内经皮渗透实验表明,与空白组对比,2.5%氮酮+2.5%丙二醇组对于活体小鼠皮肤的促渗透效果表现较好。结论氮酮和丙二醇对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5种主要成分有良好的促渗透效果,为研究粗茎秦艽经皮给药制剂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19个不同产地秦艽等龙胆属植物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土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碱解扩散法和碳酸氢钠法分析其生境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龙胆苦苷含量在秦艽等龙胆属植物种间及种内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秦艽根中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和速效磷的百分含量成正相关,小秦艽根中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氮百分含量成正相关,与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百分含量成负相关;秦艽、小秦艽根中龙胆苦苷含量与pH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部分理化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各种之间又有所不同,因此在引种栽培时要充分考虑种质的因素,选择适合于不同种龙胆苦苷积累的土壤条件是培育优良秦艽原植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取时间、溶媒用量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用乙醇浓度为70%,浸取时间为36 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次数为3次为最佳。结论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选条件可靠,适合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药多成分作用特点,探讨秦艽多成分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遴选秦艽质控成分。方法:制备秦艽水提物,采用相应的实验操作手术,收集秦艽的肠代谢、肝代谢以及综合代谢样品,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MS),对秦艽水提物、肠代谢样品、肝代谢样品及综合代谢样品中的成分进行鉴别,遴选秦艽的质控成分。结果:秦艽水提物中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其中有12个成分在经肠代谢样品中可检测到,有9个成分在先经肠代谢后经肝代谢样品中可检测到,有11个成分在经灌胃给药后的综合代谢样品中检测到。结论:根据质谱数据分析结果,遴选出秦艽中9个可以以原型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的成分作为该药材的质控成分,包括马钱苷酸、secologanoside、6''-O-β-葡萄糖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牡荆素、淫羊藿苷、齐墩果酸,作为秦艽的质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