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G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2月到2021年6月手术切除的102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ncRNA GAS5和微小RNA(miR)-106b-5p表达水平;乳腺癌M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ncRNA SNHG8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将膀胱癌T24细胞分为si-NC组、si-SNHG8组、miR-NC组、pcDNA组、pcDNA-SNHG8组、miR-335-5p组、si-SNHG8+anti-miR-NC组及si-SNHG8+anti-miR-335-5p组。对各组细胞采用qRT-PCR、MTT、Transwell、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等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 膀胱癌组织中SNHG8的表达水平升高, miR-335-5p表达水平下降(均P<0.001)。抑制lncRNA SNHG8或过表达miR-335-5p后, T24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01)。lncRNA SNHG8靶向调控miR-335-5p的表达水平。与si-SNHG8+anti-miR-NC组比较, si-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lnc RNA SNHG1)对宫颈癌(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C细胞系Si Ha、Hela、Ca Ski和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细胞中SNHG1、微小RNA-377-3p(miR-37 7-3p)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AKT2)m RNA的表达水平。将SNHG1小分子干扰RNA(si-SNHG1)转染Hela细胞构建SNHG1敲低细胞,并在SNHG1敲低细胞系中下调miR-37 7-3p表达进行验证。实验分为对照组(NC组)、si-NC组、si-SNHG1组、si-SNHG1+miR-377-3p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inhibitor-NC)、si-SNHG1+miR-377-3p inhibitor组。转染48 h后,RT-q PCR检测转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KT2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取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后环状非编码RNA(circular RNA,circ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预测潜在circRNA-miRNA调控网络。方法取48只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8~22 g)随机均分为两组(n=24),TSCI组采用Allen’s打击器械制备TSCI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3 d,两组取材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提取组织总RNA建库,高通量测序鉴定circRNA和miRNA差异表达谱,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注释差异表达的circRNA宿主基因功能,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circRNAmiRNA靶向结合,筛选关键circRNA,构建潜在调控网络。结果HE染色示Sham组小鼠脊髓结构完整无破裂,TSCI组脊髓结构有明显损伤破裂。测序共鉴定出17440个circRNA、1228个miRNA。差异表达的circRNA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质,生物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的正调控和蛋白磷酸化过程。差异表达最显著的miRNA为mmu-miR-21-5p,筛选出可与其靶向结合的circRNA6730,以circRNA6730为核心构建潜在circRNAmiRNA调控网络。结论通过表达谱分析和功能注释分析,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miRNA有潜在的临床标志物价值,以circRNA6730为核心包含mmu-miR-21-5p的靶向互作网络可能在TSC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有助于阐明TSCI的病理生理进程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烟酰胺核苷酸反义转氢酶RNA1(NNT-AS1及微小RNA-22(miR-2 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BUC患者39例,留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另选取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作为对照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作为BUC细胞组。采用q RT-PCR法检测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NNT-AS1、miR-22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癌组织中LncRNA NNT-AS1、miR-22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评估LncRNA NNT-AS1、miR-22表达与BU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BUC细胞组中LncRNA NNT-AS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miR-2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BU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NNT-AS1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miR-22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LncRNA NNT-AS1、miR-2...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管理对乳腺癌和癌旁组织进行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基因5(lncRNA GAS5)差异表达分析,以探讨GAS5对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乳腺癌数据分析各个乳腺癌亚型及病理分期中GAS5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三阴性乳腺癌数据GSE76124和GSE83937对GAS5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基因并取交集。利用所得到的正相关基因做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TCGA数据库和GEO76124数据进行GAS5的GSEA分析。选取GEO数据集GSE40525和GSE76250进行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miRNA和mRNA的筛选,通过预测,构建GAS5-miRNA-mRNA的ceRNA网络。结果GAS5在乳腺癌各亚型组织中表达均较癌旁组织低。GAS5主要参与多种代谢进程包括有机物代谢、大分子代谢、氮化合物代谢等,在通路方面主要影响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WNT信号通路等。通过构建GAS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ceRNA调控网络,发现GAS5最有可能通过吸附hsa-miR-650和has-miR-532-5p调控包括SLC7A2和LONRF2在内的25个基因的表达,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结论lncRNA GAS5可能在乳腺癌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可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结合mircoRNA(miRNA)来间接调控下游mRNA的转录及降解,从而调控肿瘤发生与发展。lncRNA FOXP4-AS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笔者前期研究发现,FOXP4-AS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呈低表达,发挥抑癌作用。此外,笔者通过数据库预测miR-507可与FOXP4-AS1互补结合。因此,本研究探讨FOXP4-AS1通过调控miR-507及其下游靶mRNA抑制PTC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miR-507在甲状腺癌(T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TC中的临床意义。qRT-PCR检测PTC细胞系(TPC-1、K1)和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中miR-507的表达水平,以及过表达及敲低FOXP4-AS1后检测miR-507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FOXP4-AS1与miR-507靶向关系。分别在FOXP4-AS1过表达及敲低稳转株上转染miR-507的模拟物、抑制物,并分别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功能的变化。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507下游靶点并用qRT-PCR验证。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R-507在TC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TC患者与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腺外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均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Nthy-ori3-1细胞比较,miR-507在两种PTC细胞中呈高表达,且过表达和敲低FOXP4-AS1后,两种PTC细胞中miR-507的表达水平随之反向改变(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FOXP4-AS1与miR-507靶向结合,并抑制miR-507的表达。细胞功能实验及功能回复实验显示,FOXP4-AS1过表达后,PTC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能力和抗凋亡能力明显减弱,同时加入miR-507的模拟物后,PTC细胞以上功能回复(均P<0.05);敲低FOXP4-AS1后,PTC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能力和抗凋亡能力明显升高,同时加入miR-507的抑制物后,PTC细胞以上功能回复(均P<0.05)。数据库预测与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507下游可能涉及CAMK4,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AMK4的表达水平随FOXP4-AS1表达水平的上调、下调呈同向改变,且其表达水平随miR-507模拟物和抑制物的加入而反向改变(均P<0.05)。结论 FOXP4-AS1可以靶向结合miR-507,并可能通过海绵作用抑制miR-507表达水平调控PT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细胞凋亡。CAMK4可能是FOXP4-AS1/miR-507通路发挥抑癌作用的下游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仙茅苷(Curculigoside,CUR)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成骨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对lncRNA MEG3/miR-181a-5p信号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诱导成骨细胞分化,CCK-8法筛选CUR浓度;数据库预测lncRNA MEG3与miR-181a-5p结合位点;利用转染技术将BM-MSCs细胞分为NC组、CUR组、CUR+3-MA组、CUR+pc-NC组和CUR+pc-LncRNA MEG3组,qRT-PCR检测lncRNA MEG3、miR-181a-5p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细胞ALP活性,MDC法检测细胞自噬体数量,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的表达。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OP大鼠,大鼠分为对照组(CT组)、模型组(OP组)、OP+CUR组(灌胃15 mg/kg CUR),CT检测大鼠胫骨骨形态学,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LC3Ⅱ/Ⅰ、Beclin1与lncRNA MEG3、miR-181a-5的表达。结果 25 μg/mL以上浓度的CUR显著提高BM-MSCs细胞增殖活力(P<0.05);lncRNA MEG3与miR-181a-5p具有靶向结合位点;与NC组相比,CUR组细胞ALP活性、自噬体数量以及LC3、Beclin1表达增加(P<0.05);与CUR组相比,CUR+3-MA组细胞ALP活性、自噬体数量以及LC3、Beclin1表达减少(P<0.05);与CUR+pc-NC组相比,CUR+pc-LncRNA MEG3组细胞ALP活性、自噬体数量以及LC3、Beclin1表达减少(P<0.05)。OP组大鼠骨形态学评价以及LC3Ⅱ/Ⅰ、Beclin1、miR-181a-5p表达较CT组下降,lncRNA MEG3表达增加(P < 0.05);OP+ CUR组大鼠骨形态学评价以及LC3Ⅱ/Ⅰ、Beclin1、miR-181a-5p表达较OP组增加,lncRNA MEG3表达降低(P<0.05)。结论 CUR可能通过调节LncRNA MEG3/miR-181a-5p信号轴促进OP大鼠成骨细胞自噬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脊髓损伤和微小RNA-148a-3p(miR-148a-3p)/Kruppel样因子4(KLF4)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7~9周龄,体重215~255 g。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脊髓损伤组(SCI组)、艾司氯胺酮50 mg/kg组(E组)和艾司氯胺酮50 mg/kg+miR-148a-3p抑制剂5 mg/kg组(EI组),每组12只。S组予去除椎板处理,SCI组仅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E组和EI组分别于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50 mg/kg和艾司氯胺酮50 mg/kg+miR-148a-3p抑制剂5 mg/kg,连续注射7 d。于建模后1、4、7、10 d采用斜板实验计算最大倾斜角度、行为学实验计算运动功能BBB评分评估大鼠脊髓神经功能。建模后10 d BBB评分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脊髓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qPCR法检测脊髓miR-148a-3p、KLF4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神经元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AS5)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在人骨肉瘤U2OS细胞和人正常成骨hFOB 1.19细胞中,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GAS5和微小RNA (miR)-2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 (TIMP2)蛋白的表达。转染pcDNA-GAS5重组质粒后,采用噻唑蓝(MTT)法和Trasnwell小室法检测GAS5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检测GAS5对miR-221表达的影响。利用Starbase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GAS5与miR-221以及miR-221与TIMP2的靶向关系。转染miR-221模拟物和miR-221抑制剂后,观察miR-221过表达对GAS5调控的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miR-221对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hFOB 1.19细胞相比,U2OS细胞中GAS5和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miR-2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GAS5:P=0.0001;TIMP2:P=0.0003;miR-221:P=0.0004)。GAS5过表达可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殖48h:P=0.0005;增殖72h:P=0.0002;迁移:P=0.002;侵袭:P=0.001),而miR-221过表达可明显逆转GAS5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增殖48h:P=0.0002;增殖72h:P=0.0003;迁移:P=0.0001;侵袭:P=0.0001)。Starbase软件预测到miR-221存在能够与GAS5互补结合的位点,还存在能够与TIMP2 3′UTR互补结合的位点;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221过表达后野生型GAS5(GAS5-WT)和野生型TIMP2 (TIMP2-WT)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均为0.0003);同时,GAS5过表达后,U2OS细胞中miR-22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01),反之miR-221明显升高(P=0.0001);miR-221过表达后,U2OS细胞中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03),反之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09)。结论:GAS5可通过靶向抑制miR-221促进TIMP2表达,进而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1.
bFG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Allen氏WD(weightdrop ,WD)技术 ,以 10 g× 2 .5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 ,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bFGF治疗组 (A组 )分别于术后即刻 1、2、4、8、12、2 4及 48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 2 0 μl(含bFGF10 0 u) ,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 2 0 μlbFGF ;对照组 (B组 )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后 1、3、7、14、2 8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TUNEL)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 ,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A组。结论 :bF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布特别及其意义。方法:Wistar雌性大白鼠54只,使用改良Alien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l、4、8、24、72h、7、14及2ld处死取材(每时间点n=6)。应用HE染色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结果:损伤后4h,在损伤段及邻近段可见末端标记的阳性神经细胞,损伤段灰质中阳性细胞数24h达高峰,72h白质中阳性胶质细胞数量达高峰。相邻节段阳性细胞数量在72h达高峰。灰质中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以胶质细胞为主。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是继发损伤期的重要病理变化,并有其时相和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现象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48只SD大鼠为分两组,Allen's法致伤脊髓(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分别于术后4、8、24、48、72、168h处死,采集脊髓标本,应用HE、TUNEL当色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HE当色显示轻度损伤后 髓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小出血灶,后期为胶细胞增生,中度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大片出血灶,继之出现损伤部位细胞液化坏死,后期空腔形成。TUNEL染色显示,术后4h即出现细胞凋亡,术后8h达最高峰,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术后48h开始减少,术后72h和168h仍可见到凋亡的胶质细胞,术后4h和8h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损伤节段内,结论: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从形态上看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是脊髓继发性损害中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胚胎脊髓和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AxCA-BDNF)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明胶海绵填充组(A组),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应用胚胎脊髓移植组(B组),脊髓半切洞损伤损伤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C组)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后应用胚胎脊髓和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D组)。手术后1、3、7、14、28d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以及Bcl-2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B、C、D四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图像分析发现,各组凋亡细胞核为A>B>C>D;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顺序为D>C>B>A,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有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大鼠胚胎脊髓和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探讨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 -2、Bax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Allen′s法致伤脊髓 ,于术后 4、 8、 2 4、 48、 72、 168h采集脊髓标本 ,1组作为对照组 ,分别行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 -2、Bax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显示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Bcl-2在术后 4h开始出现阳性表达 ,2 4h达高峰。Bax术后 4h出现阳性表达 ,8h时达高峰。结论 :脊髓损伤后存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 ,Bcl-2、Bax基因对调控细胞凋亡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植入急性成年大鼠损伤脊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于脊髓损伤模型,以评价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方法:42只Wistar大鼠以改良Alen法(50gcm)打击脊髓,3天后将孕14天(E14)FSCS20μl植入损伤空腔,移植后2、4、6、8、10、12周,以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存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结果:移植细胞逐渐长大。充满不规则空腔,宿主NF、5-HT、CGRP纤维分别出现于移植物,GFAP纤维于宿主移植物交界处适量存在。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成星形细胞的细胞器日渐完善,细胞功能活跃。复杂及多样突触与细胞连接,将上述细胞与神经纤维、胶质纤维、毛细血管网在三维空间内连接成一体,并与宿主紧密嵌合。结论:(1)成年大鼠脊髓损伤3天后植入FSCS可以存活。(2)移植物进入宿主后,出现再分布,继而器官样分化。(3)长、短传导束进入移植物,显示了移植物的桥作用。(4)成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营救作用。(5)移植区内出现多种突触,提示移植物中继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50例急、慢性脊柱外伤病人MRI的检查结果,描述了15例急性期脊髓损伤后水肿和出血的MRI信号改变和35例慢性期脊髓损伤后脊髓囊变、纤维化和脊髓萎缩的MR信号改变。探讨不同MR信号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用高压氧(HBO)处理后脊髓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复制SCI模型,0.1MPa和0.25MPaHBO处理后,取损伤脊髓作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脊髓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分布均匀,胞膜,胞核正常,组织间隙正常,单纯损伤组示组织出血,疏松水肿,细胞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处理后,0.25MPaHBO组及0.25MPaHBO+激素(L,M)组脊髓恢复最明显,组织水肿,细胞空泡变性减轻,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完整,结论:HBO治疗可明显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代谢,增殖与存活,血管生成,延缓细胞衰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另外,mTOR信号通路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及修复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mTOR信号通路相关抑制药物相继问世,并在免疫抑制和抗肿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mTOR信号通路的细胞分子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调节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产生神经保护、神经再生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医传感针观察伤段脊髓氧分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传感针观察脊髓损伤(SCI)后伤段脊髓氧分压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变化、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改变Allen法致伤大鼠脊髓,于伤前和伤后1/2、1、3、6、24、72、168h,用中医传感针技术测量脊髓氧分压,应用光、电镜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应用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结果:SCI后伤段脊髓氧分压明显下降(P<0.01),与病理变化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一致。结论:中医传感针可应用于测量SCI后脊髓氧分压;脊髓氧分压是脊髓损伤研究中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