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补液、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保护血管同时使用下肢弹力袜(GEC)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等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及股、腘静脉血流速度.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和2.5%,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应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8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6例,对照组62例。在手术后6小时至出院后14天,干预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加双下肢使用弹力袜,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弹力袜能显著预防妇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栓情况和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提高腘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妇科盆腔术后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另50例患者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即穿经络弹力袜。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及足背皮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术后穿经络弹力袜能增快血液流速及缩短皮温回升时间,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双下肢平卧使用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双下肢平卧使用弹力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皮温、胫后静脉流速及静脉流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皮温、胫后静脉流速及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下肢平卧使用弹力袜能改变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加血流速度,从而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2例人工肝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方法,置管完成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置管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1),静脉管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项置管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同时还有效改善了患者下肢静脉的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降低了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穿着足球袜或弹力袜配合运动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35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在预防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LEDVT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APTT、TT及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LEDVT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手术后应用弹力袜联合使用抗血栓压力泵干预可显著降低LEDVT的发生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徐萍 《当代护士》2017,(12):30-31
目的探讨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预防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卧床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以及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组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液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提高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液速度,有利于血流循环加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体位活动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体位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栓发生率。结果:分娩后3、5 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经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体位活动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颅脑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胭静脉和胭静脉流速。结果:两组相比股静脉和胭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措施应用于颅脑外科术后患者,对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2.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素钠联合压力泵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7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7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压力泵治疗,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股静脉血流速度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15.58%),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PT及APT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联合压力泵能够明显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相似文献   

14.
朱春霞 《妇幼护理》2022,2(18):4176-4178
目的 探讨产妇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产妇 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预 防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下肢症状、疼痛、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静脉血流速度与通畅情况、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以及静脉通 畅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通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性护理能改善静脉血流速度及凝血功能,提高静脉通畅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缓解疼 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风险评估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评估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评估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风险评估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峰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评估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卒中,可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肤色发绀、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增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相似文献   

17.
石苗苗 《妇幼护理》2022,2(14):3175-317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妇科癌 症手术患者共 94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 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下肢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原时 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观察组纤维蛋白水平、D-二聚体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股静脉、 腘静脉和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疼痛、静脉血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癌症手术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肿胀,改善凝血状况, 预防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安排穿好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医用弹力袜的基础上安排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变化情况、发生血栓情况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除FIB外其他凝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 0.05),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 0.05)。结论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回流,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下肢深静脉的血流速度,达到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侯黎莉  孙唯珺  姚丽文 《护理研究》2008,22(11):984-985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医用弹力袜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医用弹力袜.比较两组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术后使用医用弹力袜能改变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加血流速度,从而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流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2周后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两组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流速、下肢肿胀率以及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降幅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腘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肢肿胀和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