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脏断流术后症状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TIPS术治疗的19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既往接受过脾切除断流术48例(A组),未接受脾切除断流术144例(B组)。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因素。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门静脉高压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TIPS术后192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随访5~65个月,平均(35.13±7.68)个月。TIPS术前、术后A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B组(P<0.01),A组术后远期肝功能优于B组(P<0.05),A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脏断流术后症状复发患者随访9~64个月,TIPS术后门静脉高压症状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Child-Pugh评分(HR=1.653,95%CI=1.721~3.298,P=0.003)、HE(HR=1.023,95%CI=0.908~0.965,P=0.008)及脾切除(HR=0.981,95%CI=1.019~1.584,P=0.041)是影响术后H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症状复发患者效果良好。术前接受脾切除断流术对术后支架分流道通率及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术后HE发生率较低,可能获得较好的远期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TIPS术治疗的22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分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组(PLT<40×109/L,n=44)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LT 40~100×109/L,n=185)。绘制术后肝肾功能折线图,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TIPS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术前平均PLT分别为(30.5±7.7)×109/L、(65.1±16.9)×109/L,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随访期间,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支架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4%、6.9%,2年支架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9%、11.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0,95%CI=0.25~2.52,L...  相似文献   

3.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总结CT导向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采用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15例脾亢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为(62.0±9.8)x109/L,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结果 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31.0±4.6)%,术后1个月PLT为(96±11)×109/L,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术后l例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脾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类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行TIPS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IPS术的30例PHT患者术前1周内、术后4~6周内的常规CT三期类灌注扫描图像。按照术后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软件计算AEF值,AEF值为(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将结果与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相结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较术前AEF值明显增高(0.521±0.093 vs 0.446±0.057,Z=-4.214,P<0.05);有效组25例(出血治疗有效23例,腹腔积液治疗有效2例),无效组5例(出血治疗无效2例,腹腔积液治疗无效3例),有效组较无效组AEF值明显增高(0.533±0.098 vs 0.463±0.021,Z=-2.1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术后AEF值0.501为临界值预测TIPS术后短期内疗效,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100%,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01)。结论常规CT三期类灌注扫描参数AEF值可能能定量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术后短期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灌注量在评估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1例接受TIPS且在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灌注量,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判断性别、年龄、术前门静脉灌注量、术后门静脉灌注量等与TIPS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因素,然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患者TIPS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而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灌注量在评估TIPS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中是否有应用价值。结果 111例行TIPS患者中,82例(73.9%)发生术后肝脏凝血功能障碍。卡方检验表明既往出血次数、术前凝血功能障碍、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术前门静脉灌注量、分流的门静脉选择、术后门静脉灌注量与TIPS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TIPS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概率(P)的方程:p=exp(9.541-0.007a-0.30b)/1+exp(9.541-0.007a-0.30b),公式中a为术后门静脉灌注量, b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结论 TIPS术后门静脉灌注量是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TIPS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灌注量在评估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TIPS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内、1、3、6个月分别行超声检查,比较患者术后1周内与术前门静脉高压指标变化,并通过超声检查肝、脾变化以及支架内血流情况,包括正常、狭窄和闭塞。结果术后1周内,患者门静脉压力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肝脏分流叶缩小,左叶代偿增大,脾脏缩小,随访期间超声共检查出6例(次)支架内狭窄,均复通成功,2例支架闭塞,复通失败后重新置入支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检查TIPS术后患者肝、脾变化情况,还能较好地观察支架内血流情况,尽早发现支架内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双支架植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对常规TIPS穿刺技术进行改良,采用覆膜支架和裸支架建立分流道,测量TIPS术前后门静脉主干压力。术后3、6、12、24、36个月进行规律随访,复查超声或CT,了解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92例患者完成TIPS术(常规TIPS 22例,改良TIPS 70例),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门静脉主干压力由术前(44.1±6.8)cmH2O降低为术后(23.0±3.4)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随访(21.4±7.9)个月(3~43个月),85例支架内血流通畅,4例分别于术后10、13、24、33个月出现分流道闭塞,再次植入1枚支架后血流恢复通畅,3例分别于术后4、18、30个月死于多脏器衰竭或消化道出血。术后1年、2年、3年累计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8.9%、...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磁共振波谱(MRS)成像监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脑代谢改变,分析与TIPS术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有关的因素及其对术后脑代谢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5例拟行TIPS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病例组,12名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均行MRS检查.病例组在TIPS术前及术后1周予以MRS、肝肾及凝血功能、血氨及彩色多普勒监测,并监测TIPS术中及术后1周的门体压力梯度(PSG).MRS定位右侧基底节,以肌酸(Cr)为参照计算各代谢物相对浓度.所有研究对象在MRS检查后行数字连接试验-A(NCT-A)和数字符号试验(DST).结果 15例患者TIPS术后有3例出现HE症状(Ⅰ~Ⅱ期,17~45天).术前病例组较对照组的NCT-A及谷氨酸盐复合物(Glx)/Cr升高,DST、胆碱(Cho)/Cr及肌醇(mI)/Cr降低.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较A、B级患者在术后的Glx/Cr升高、mI/Cr降低.术后HE患者较非HE患者的mI/Cr降低,Glx/Cr升高.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术后PSG降幅及分流道流速与TIPS术后HE发生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PSG降幅与术后脑代谢中Glx/Cr呈正相关(r=0.693,P=0.004).结论 术前肝功能状态对TIPS术后脑代谢改变有明显影响.TIPS术后PSG降幅过大,与术后HE发生及脑代谢改变均具有相关性.MRS对确定TIPS术后PSG降幅的合理阈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Viatorr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符合TIPS治疗指征,均接受Viatorr支架行TIPS术治疗。术中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术后1、3、6、12个月,之后每年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评价分流道通畅情况,并通过电子病历、临床或电话随访患者肝功能、凝血4项、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和生存时间。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PPG、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变化,Kaplan-Meier法分析分流道通畅率和生存率。结果 42例均成功施行TIPS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直径8 mm Viatorr支架42枚。PPG均值由术前(26.85±6.00) mmHg(1 mmHg=0.133 kPa)降低为(11.62±4.54) mmHg(t=11.359,P<0.05),平均降低(55.63±16.77)%。与术前相比,术后3 d总胆红素浓度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14.5(2~39)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9.5%(4/42),其中1例接受分流道再通;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1%(8/42)。术后1、2、3年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1.9%、83.9%、77.4%,生存率分别为94.7%、89.4%、82.0%。肝硬化相关死亡率为9.5%(4/42),均于术后2~30个月死于终末期肝病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Viatorr支架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术后分流道通畅率高,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肝癌伴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6例肝癌伴门静脉高压EGVB的患者施行TIPS联合TACE治疗,男11例,女5例,年龄49~74岁,平均(59.5±8.4)岁。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上腹部增强CT进行随访。TACE术后1个月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肝癌疗效。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存活率。结果 16例患者TIPS技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压力梯度(PPG)由术前平均(36.5±4.9)mmHg降至术后平均(8.2±2.5)mmHg(t=18.595,P<0.01)。16例患者共施行36次TACE,术后出现肝脓肿1例,经穿刺引流脓腔消失。16例患者随访3~122个月,平均(34.9±34.3)个月。TIPS联合TACE治疗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分别为6、5、2、3例。TIPS术后24个月支架内再狭窄1例,经再次球囊扩张后通畅。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脏及相关脏器时间-密度曲线(TD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方法 对拟行TIPS的20例肝硬化患者于术前2~3天、术后1周分别行肝脏灌注扫描.记录并观察第一肝门下方(TIPS支架下端)门静脉主干层面门静脉、肝实质、脾实质等3个感兴趣区的TDC形态、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V)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IPS术前比较,术后门静脉、肝脏、脾脏TTP提前(t/Z=3.322、2.242、-2.298,P=0.004、0.037、0.022)和门静脉PV增高(t=-2.613,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实质PV降低(t=1.137,P=0.270),脾脏PV升高(t=1.137,P=0.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脏TDC由术前的速升缓降型、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转变为术后速升缓降型.结论 门静脉、肝实质、脾实质TDC变化可直观地反映TIP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对20例患者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TIPS及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18例成功建立分流道,2例因严重并发症未成功.结果 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术前平均门静脉压梯度(27.11±4.86)cm H2O,术后平均门静脉压梯度(17.13±3.81)cm H2O,控制出血近期有效率为100%,再出血率为16.7%.术后血像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出血停止,腹水吸收明显.结论 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影像导引下预穿刺塑形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接受TIPS术治疗的56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借助术前CT影像显示的肝静脉和门静脉,设计肝静脉穿刺点(A点)、穿刺角度和方向、预期穿刺的门静脉靶点(B点),精确测量A、B点三维距离,并对穿刺针进行塑形。记录术中门静脉穿刺次数,观察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穿刺次数为(1.68±1.32)次。穿刺1次成功40例(71.4%),2次成功8例(14.3%),4次成功2例(3.6%),4次仍未成功6例(10.7%),其中4例联合门静脉间接造影后穿刺成功,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结合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置入定位导管后穿刺成功。5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49例(87.5%)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经肝右静脉穿刺50例(89.3%),经肝中静脉穿刺6例(10.7%);穿刺门静脉右支47例(83.9%),穿刺门静脉左支9例(16.1%)。门静脉压由术前(39.46±7.09)cmH_(2)O(1 cmH_(2)O=0.098 kPa)改善至术后(24.95±3.41)cmH_(2)O(t=17.726,P<0.01);门体静脉压差由术前(28.25±5.50)cmH_(2)O改善至术后(16.13±4.32)cmH_(2)O(t=20.017,P<0.01)。未发生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借助CT影像对TIPS穿刺针进行预穿刺塑形,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食道胃底静脉、腹水的变化,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支架再狭窄等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及即刻止血率100%,门静脉压力术前(44.7±3.5)cmH2O,术后(23.6±3.8)cmH2O(P<0.01),门静脉主干直径术前(1.64±0.035)cm,术后(1.27±0.047)cm(P<0.01),脾静脉直径术前(1.26±0.027)cm,术后(0.95±0.023)cm(P<0.01)。肝性脑病发生率13.6%(19/140),腹水好转率89%(65/73),术后12个月复发再出血8.6%(12/140),支架再狭窄15.7%(22/140)。结论 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肝功能和凝血系列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相应治疗。在双介入组,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33±0.65)×109/L和(3.63±1.0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是(7.98±3.0)×109/L和(163±91)×109/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7±0.25)cm,术后24个月为(1.31±0.23)cm(P<0.05);术后24个月11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6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1例患者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16%(4/25),3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在外科治疗组,术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2±0.60)×109/L和(41.0±12.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为(9.3±2.56)×109/L和(321±12.5)×109/L(P<0.0...  相似文献   

17.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S术治疗。其中混合型8例,肝静脉型5例,肝静脉广泛闭塞型1例。TIPS术中对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7例从肝静脉开口处行门静脉穿刺,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4例从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3例经皮穿刺开通肝右静脉后再经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术后对分流道支架开通情况进行长期随访。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4.9±1.4)kPa,降至术后(3.2±1.5)kPa,术后随访5~64个月,2例因支架狭窄分别于术后13、24个月再发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TIPS适用BCS合并有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对于已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成形术后再发或加重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亦为适应证,但手术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Fluency覆膜支架在经颈静脉门腔分流术(TIP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21例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随访时间2.0~24.0个月,平均(10.1±4.6)个月;均为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原发性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伴大出血1例,布加综合征1例.分析患者术后支架开通情况,门静脉压力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1例患者共放支架25枚,均成功放置,支架直径10 mm 2枚、8 mm为23枚;覆膜支架长度6~8 cm.所有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25.4±3.5)mm Hg(1mm Hg=0.133 kPa)降为(15.4±2.8)mm Hg,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5,P<0.01).随访期间,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于术后4个月死亡,1例随访期间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术后24个月死亡,1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于术后2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15个月出现肝静脉端狭窄,行第2枚支架治疗效果良好,余17例随访7~17个月支架无狭窄.患者死亡前1周复查超声示支架均通畅.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存活6个月以上的19例患者,术前Child肝功能评分(6.3±1.4)分,术后6个月评分(6.4±1.9)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5,P>0.05).结论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能明显提高TIPS术后开通率,但长期效果及肝性脑病的评价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IPSS创伤性小,降低门脉压可靠,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脾脏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型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及经验。方法在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下对1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经皮穿刺脾脏RFA, RFA平均时间为(46.4±5.4)min。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A。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止血及胸腔积液引流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RFA后1个月行腹部CTA检查示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的比率为34.3%~71.8%,平均(56.20±13.09)%。术前血细胞计数示:白细胞为(3.88±1.75)×109/L,红细胞(4.06±0.37)×1012/L,血小板(48.14±11.33)×109/L。 RFA术后1个月复查示:白细胞(5.62±1.61)×109/L,血小板(132.29±33.20)×109/L;与术前相比,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升高(P<0.05)。结论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RFA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型脾功能亢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