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群70例纳入健康组。糖尿病组患者根据其HbA1c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6%~8%,n=51)与糖尿病B组(8%~12%,n=50)。比较各组CA19-9、CA12-5及CY21-1等指标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B组CA19-9、CY21-1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CA19-9、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1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糖尿病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72)、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32),分别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Cys C)、肌酐(Cr)、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微量清蛋白(U-mAlb)等项目。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Cys C、hs-CRP、U-RBP和U-mAlb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或P<0.01),并且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越差,Cys C、hs-CRP、U-RBP和UmAlb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T2DM患者HbA1c水平越高,血糖控制越差,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对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于通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90例,同期来通城县人民医院接受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同时对不同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2DM患者FPG、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此外,血清CA19-9阳性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清CA19-9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血清CA19-9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此外,联合FPG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HbA1c、空腹血糖、年龄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排除肿瘤提供参考。方法以27 IU/ml作为切点,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CA199水平分为升高组和对照组,研究两者之间的HbA1c、空腹血糖、年龄的水平差异,并用Spearmman相关分析研究HbA1c、空腹血糖、年龄与血清CA199水平的相关性;同时,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病例按HbA1c水平,分为67%,78%,89%和>9%4组,比较分析各组及与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血清CA199水平。结果 CA199升高组HbA1c水平、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及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两两比较,只有控制差易并发症组(HbA1c>9%)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4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1c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与CA199升高存在正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特别是HbA1c>9%易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CA199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该院25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血糖控制一般亚组及血糖控制差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HbA1c、CA199、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PG、HbA1c、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差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亚组及控制一般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差亚组及血糖控制一般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FPG、HbA1c均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3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HbA1c与CA199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相关抗原15-3(CA15-3)、糖类相关抗原19-9(CA19-9)、糖类相关抗原72-4(CA72-4)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5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以年龄匹配300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健康组。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受试者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亚组间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糖控制后1个月复查相关指标,并对可能影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其他混杂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EA、CA19-9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血清AFP、CA15-3、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显示,年龄越大、血糖水平越高,则血清CEA、CA19-9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1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控制后血清CEA、CA19-9水平低于控制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吸烟及饮酒均是血清CEA、CA19-9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饮酒是血清AFP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肌酐、白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在血糖控制达标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一定程度升高,临床应充分评估相关指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长期随访观察,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9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与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确诊并住院进行正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6"%~7"%,47"例)、B组(7"%~8"%,50"例)、C组(8"%~9"%,49"例)、D组(≥9"%,51"例)。疾病各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CA19-9、AFP、CEA、CA724、CYFRA21-1、NSE、CA125、CA153和HE4的水平。Spearmman相关分析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肿瘤标志物与HbA1c是否存在相关性;并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A19-9(7.28"~21.55"U/ml)、CEA(1.89~3.95"ng/ml)、CA125(8.60~15.80"U/ml)和HE4(51.86~90.26"pmol/L)较健康对照组CA19-9(2.72~7.35"U/ml,P=0.000)、CEA(1.18~2.76Ong/ml,P=0.002)、CA125(7.76~12.42"U/ml,P=0.035)和HE4(44.21~65.48"pmol/L,P=0.003)明显升高。糖尿病四组之间D组CA19-9(9.00~41.86"U/ml)、CEA(2.88~5.56"ng/ml)水平显著升高,D组血清CA125(10.50~19.00"U/ml)水平明显高于A(7.36~13.16"U/ml,P=0.000)、B(7.90~14.53"U/ml,P=0.014)组,但和C(8.67~16.94"U/ml,P=0.064)组无差异;B组的血清HE4(55.76~102.80"pmol/L)水平明显高于A(48.54~80.43"pmol/L,P=0.048)组,其余组间无差异。Spearm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19-9(r=0.246,P=0.002)、CEA(r=0.334,P=0.000)、CA125(r=0.287,P=0.000)与HbA1c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清HE4(r=-0.015,P=0.849)水平变化与HbA1c无关。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是血清CA19-9(P=0.000)、CEA(P=0.000)、CA125(P=0.015)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EA、和CA125水平可出现异常升高,且水平升高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临床诊疗时应注意该现象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张昱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515-5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剔除糖尿病肾病、消化道疾病、肿瘤患者)根据CA199水平分为CA199阳性组(n=80),CA199阴性组(n =305),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血糖控制平稳后CA199水平变化.[结果]CA199阳性组FBG,HbA1C较阴性组显著升高,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组血糖控制平稳后复测CA199较初入院时显著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与血糖控制不达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8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健康者6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采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法检测FMN,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采用CHOD-POD法检测TC,采用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LDL-C。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均明显升高;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DL-C和TC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P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435 2,P0.05),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18 9,P0.05);HbA1c水平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57 3,P0.01)。结论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和CA199)的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07例(T2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DK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比较3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再分组,比较各组间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利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空腹血糖、HbA1c和4种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和T2DM组相比,DKD患者血清中CA125和CA199水平均显著增高。不同HbA1c水平组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HbA1c与CEA、CA125、CA199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患者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空腹血糖、HbA1c与CEA、CA125、CA199之间呈正相关,且血糖控制不理想时,CA199和CA125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59例,健康对照者(NC)59例,均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别用稳态模型HOMA-β和HOMA-IR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检测血清CA19-9及其他生化指标。 结果:T2DM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数)]为14.48(12.05,19.30)U/mL,高于NC组[5.03(4.37,7.38)U/mL], P<0.05。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7.0% T2DM患者组、HbA1c<7.0% T2DM患者组及NC组血清CA19-9水平依次下降(P<0.05)。血清CA19-9水平与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OGTT-2 h血糖(2hPG)、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0.786、0.7560.782,P均<0.01),与空腹胰岛素(FINS)、HOMA-β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8、-0.644,P<0.05或0.01)。以血清CA19-9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FPG、HbA1c、HOMA-β进入最后方程(P<0.01)。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NC组,与FPG、HbA1c和HOMA-β相关,可作为判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类抗原(CA)199、CA50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76例,按HbA1c水平分为控制组(HbA1c7%)38例和失控组(HbA1c≥7%)3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A199、CA50、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患者控制组与失控组血清CA199、CA5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失控组血清CA199、CA50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CA199水平与HbA1c、FBG存在相关性(r=0.29,P=0.011;r=0.504,P=0.000),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P0.05);T2DM患者CA50水平与HbA1c、HDL存在相关性(r=0.437,P=0.000;r=-0.234,P=0.042),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血清CA199、CA50低水平升高,与血糖、血脂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有助于防范CA199、CA50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与唾液酸及Lewis血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方法 对1 000例2DM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CA19-9、唾液酸(SA)、HbA1c及Lewis血型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 2DM患者中,CA19-9均值高于对照组,CA19-9阳性率为17.9%.CA19-9阳性2DM患者SA均值低于对照组,CA19-9与SA水平负相关(r=-0.675,P<0.01).CA19-9阳性Lewisa b-型2DM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Lewisa-b 型患者,并且与SA水平负相关程度提高(r=-0.791,P<0.01),而CA19-9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592,P<0.01).CA19-9阳性2DM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下降明显,SA显著升高.结论 2DM患者CA19-9升高是Lewisa血型物质与唾液酸和葡萄糖非酶促反应的结果,非恶性升高.2DM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糖尿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为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肿瘤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3个亚组(每组20例):A组(HbA1c>11.1%),B组(HbA1c7.0%~11.0%),C组(HbA1c<7.0%),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4组对象血清中TS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A、B、C3组TS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B、C亚组TSGF水平呈依次递减(P<0.05)。结论糖尿病组患者TSGF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高低有关,血糖控制越差TSGF越高,提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19-9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中CA19-9水平,分为CA19-9正常组(CA19-9≤37 U/ml)及CA19-9升高组(CA19-9>37 U/ml)。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等方面有无差异。对上述因素进行血清CA19-9升高相关因素逐步logsti回归分析。结果女性、HBA1c、TC、LDL-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糖尿病病程、FPG、IGF-1、甘油三酯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总胆汁酸(T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12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检测各组血清CA19-9、NSE、TBA、LDL,比较2型糖尿病人群和健康人群四项指标的差异;根据HbAlc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lc)水平四项指标的差异;分析HbAlc与四种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NSE、CA19-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水平HbAlc患者TBA、CA19-9存在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LDL(r=0.205,P=0.002)、CA19-9(r=0.211,P=0.002)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SE、CA19-9的升高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HbAlc水平与CA19-9有较好的相关性,推测CA19-9升高与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与15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良好( < 6.5%)、尚可(6.5 ~ 7.5%)、控制差( > 7.5%)3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99,比较4组CA199水平.结果:(1)HbA1c控制差组的CA199水平[(18.67 ± 8.29)U/mL]显著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0.52 ± 4.31)U/mL,良好组(11.03 ± 5.04)U/mL,尚可组(12.51 ± 6.60)U/mL,P < 0.01];(2)CA199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经控制血糖2周后,CA199水平下降至(35.63 ± 3.30)U/mL,与治疗前(40.20 ± 1.01)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较正常人高,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尚可及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20例糖尿病患者(分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清CA19-9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CA19-9水平为(14.80±12.45) U/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34±3.55)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清CA19-9水平(20.85±14.88)U/mL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的(8.76 ± 4.15)U/mL 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清 CA19-9水平(8.76 ± 4.15)U/mL 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9-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7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者,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无糖尿病及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n=30),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为实验组(n=52),检测2组的VEGF、NO、ET-1及HbA1c水平,分析2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实验组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3项指标与HbAlc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VEGF、ET-1高于对照组(P<0.01,P<0.05),NO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HbA1c为(7.5±1.3)%,对照组为(5.5±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A1c与VEGF呈正相关(r=0.599,P<0.01),与NO呈负相关(r=-0.470,P<0.01),与ET-1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其可能与血糖控制欠佳有关。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敬泽  王健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01-110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按HbA1c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控制尚可组(HbA1c≤7.5%)和控制差组(HbA1c>7.5%)。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的相关性。结果MB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51,P<0.001),MBG=-0.70+1.30×HbA1c;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示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HbA1c≤7.5%组的HbA1c与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血糖相关,而HbA1c>7.5%组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结论HbA1c受全天平均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控制尚可组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而血糖控制差组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