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ease,CD).Irisin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肌肉因子,具有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调节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在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已逐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Irisin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之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现在普遍认为IBD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改变等多个方面,其中肠道菌群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人体肠道内数量巨大的细菌影响肠黏膜免疫系统功能,诱发具有IBD遗传易感性个体的肠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IBD发病.  相似文献   

3.
4.
炎症性肠病(IBD)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多认为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等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和慢性肠道炎症,但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正常肠道微生物群可形成生物屏障,起到促消化、营养吸收、免疫、抗肿瘤以及代谢等作用,对宿主的健康有益。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已经确定了IBD中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IBD发生有关。因此,探索和运用血清学微生物标志诊断IBD成为可能,也为IBD治疗方案提供了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属于极易复发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多累及结、直肠,病变严重者会累及全消化道,临床常见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1]。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其中UC病变部位为结、直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以反复的腹泻、腹痛和脓血黏液便为主要表现;CD病变范围可累及整个消化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炎症性肠病(IBD)在全球的发病率普遍增加,IBD的预防及治疗也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卫生假说"可能为研究IBD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提供方向.研究显示,寄生虫等病原体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并营造免疫抗炎微环境,从而有效干预感染后的炎症发生发展,为包括IBD在内的自身性免...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0,(2):148-151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它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1].树突状细胞 (DC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一类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它在启动免疫应答与诱导耐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3].肠道DCs在识别细菌、诱导耐受及T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DCs在IB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预防与治疗IB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对治疗后炎症指标、疾病评分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肛肠科行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14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疾病评分及治疗效果,16s rDNA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经肠菌移植后,第15周临床有效率为85.71%(13/15);患者炎症指标、Mayo及疾病评分、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病因复杂,相关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IBD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等在IBD的进展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IBD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容易出现较大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来包括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内的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IBD治疗方法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IBD的发病因素、菌群与机体、IBD间的联系,粪菌移植治疗IBD的机制及相关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评述,以期为临床治疗IBD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28-131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 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 例,克罗恩病(CD)45 例,另选择50 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 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 组(P<0.05);UC 组和CD 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各炎症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C 组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存在相关性。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IBD 活动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菌群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病较多,临床迄今尚无彻底治愈方法,患病率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动物模型对研究IBD机制,筛选药物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IBD发病的微生态学改变和免疫紊乱特征,对国内IBD造模方法进行综述,为最终建立符合人类IBD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新型动物模型打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9,(1):73-76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血便,在发达国家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可达到30/100 000,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在发展中国家亦常见,中国IBD在广州、武汉、大庆、成都、西安的发病率分别为1.8/100 000、2. 8/100 000、12. 6/100 000、3/100 000、6/100 000,并且逐年迅速上升[1]。目前认为IBD发病  相似文献   

1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反复炎症性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肠道疾病,目前普遍认为与免疫异常反应有关;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传导,姜黄素在治疗IBD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除了胃肠道恶性肿瘤以外比较严重的一种慢性胃肠道疾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最新研究发现该疾病与胃肠道粘膜免疫反应失衡有关。现有证据表明,对于遗传易感者来说,机体处理肠道抗原过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类型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IBD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肠道出现溃疡和肠道黏膜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1]。目前,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与IBD中表现出的某些典型临床特征有关,并且在IBD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肠道胆汁酸受体(FXR)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主要由胆汁酸激活,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胆汁酸,改变胆汁酸组成来影响肠道FXR活化状态。肠道FXR激活后,通过调节下游基因表达,参与调节胆汁酸、糖、脂质代谢;通过影响胆汁酸合成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及肝脏肿瘤发生,可作为胆汁淤积、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肝脏肿瘤等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肠道FXR激活后可能不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但可减轻胆汁淤积、改善肠道炎症、减少肝脏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非特异性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目前也尚无治愈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整合素受体、Janus激酶(JAK)/STAT通路和肠道菌群等靶点在IB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被逐渐揭示,并随之涌现出多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干细胞移植、粪菌移植、白细胞吸附等。虽然不少新型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但已初步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或许可以弥补既往治疗方案的不足,为IBD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本文就新型IBD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徐睿玲 《医学综述》2012,18(23):3944-3947
炎性肠病(IBD)是遗传易感宿主对异常的环境因素作出免疫反应的结果。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调控人体多种生理过程。目前发现,miRNA在IBD中表达异常,这可能有助于今后明确IBD的发病机制,并且在疾病的诊断、靶向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