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行宽教授基于"间者并行"理论论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多由年老久病体虚、情志不调、饮食失节、劳逸失当、寒邪侵袭等所致。气虚痰瘀内阻为其主要病机,心肝失调为病机关键,终致"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临床上多以两者相兼为患,故以"间者并行"治之,王教授注重辨证遣方用药、分期补通兼施、兼症同治,各有侧重,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我国人群SA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在防治SA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特色.笔者现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就SA的辨治作一探讨.1 痰瘀虚是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SA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古今医鉴》说:心痹痛者……素有顽痰死血.清代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说: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痛不唯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提示SA的发病与痰、瘀密切相关.SA患者多因饮食失节,脾胃运化转枢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循经上逆,注入心中,致痹阻心阳,阻滞心气,心脉瘀滞,心脉不畅,发为胸痹、心痛;或痰浊上逆,损伤心阳,致心脉挛急闭阻,使心痛发作.  相似文献   

4.
魏勇军 《中医杂志》2012,53(5):379-381
1病因病机 高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有幸拜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高老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变化,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主要责于患者素不养慎,失于调摄;或年老体衰,肝肾两虚,阴阳失调,或形盛气衰,中气亏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养尊处优,嗜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郁久化热,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痰热内结,阻滞气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或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忧思郁怒,过度烦劳,五志化火,暗耗真阴,致阴亏于内,肝阳暴亢,阳亢风动,内风旋起,风火相煽,气血逆乱,挟痰挟火,真冲犯脑,脑络痹阻或络破血溢而致.  相似文献   

5.
<正>本人平时侍诊在侧,聆听教诲,受益颇多,现将恩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对冠心病的病机认识,近代学者多趋向于"本虚标实"之说[1]。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然以气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不畅、久病过劳、阴阳失调等多种病因作用下,人体  相似文献   

6.
闫咏梅教授认为,痰瘀互结为中风发病之关键,贯穿疾病始终,痰邪雍盛则气机升降失职,瘀血阻滞则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为中风发病过程中重要致病因素,痰可致瘀,瘀可夹痰,痰瘀胶着,相互为患,发为本病。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常从痰、从瘀辨治,一则注重祛风化痰,并擅用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远志、丹参等中药;二则注重行瘀通络,并擅用桃仁、红花、牛膝、地龙、水蛭、全蝎等中药。是以,则内风得熄,络瘀得化,风痰得消,方可事半功倍、中风告愈。  相似文献   

7.
<正>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药发挥其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在冠  相似文献   

8.
刘宇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在继承其祖父刘惠民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举隅等方面论述刘宇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对其遣方用药进行整理小结。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医学“心肾相关”理论,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位在心、病根在肾,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并贯穿于发病和病程演变的全过程;补肾活血是其重要治法,贵在标本同治、通补兼施。  相似文献   

10.
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介绍周郁鸿辨治淋巴瘤经验,认为本病以痰瘀为其本病,应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大法.并分为5型予以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曹守沛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289-2291
系统阐述金妙文教授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的思路及方法。痰瘀为高血压病病机的关键,贯穿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长期存在于病变的各个时期。临证应根据痰瘀互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采用治痰为主、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靖教授从气虚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主要为气虚痰瘀,治疗时注重气血辨证,强调以补气养血为主,活血化瘀和化痰祛湿并重,标本并治,通补兼施。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导致脑卒中在内的严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干预靶点。朱良春教授是著名的国医大师,以善治疑难杂症,善用虫类药物而闻名。朱老认为根据病位及致病特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应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性,其中本虚以脾肾不足为主,痰瘀互结为标实,是疾病核心病机。指出治疗上应注重痰瘀同治,在常用的健脾祛瘀化痰的草木类药味以外,可适当加入搜风通络之力较强的虫类药物,加强祛瘀通络的功力。根据本病病机自拟“祛痰通络稳斑方”,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提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脂调节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生物过程,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斑的效果。临床实践中也提示其可协助降低血脂,减少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面积,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张景凤教授从痰瘀论治胸痹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在引起胸痹的诸多病因中,痰瘀占有重要地位。治当以行气化痰开郁、活血化瘀止痛为主,痰瘀二者须并重,不可偏执一方。附验案1则,以资同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住入院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120例,所有病例冠状动脉狭窄50%~70%,未行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比较2组4周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总有效率(84.21%vs73.33%)及心电图改善(77.19%vs 66.67%)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UA有效且安全,可提高患者的心绞痛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皆因脏腑亏损,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气虚常为气滞血瘀的病因病理重要环节。扶正和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法则。杨积武教授通过临床辨证,分以益气活血法、疏肝养肝法、健脾养心法、补肾固本法,并结合现代医学,每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松龄教授认为诊治癫狂病应删繁就简,抓主要矛盾。痰瘀贯穿本病始末,根据病程不同,分辨患者痰与瘀的不同程度而选方择药,两种病邪尽除,方可痊愈。整个治疗过程不可一味攻伐,需培补脾胃,兼以养心宁神,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19.
邵静教授认为老年不寐病位在心神,且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由于年老体衰,脏腑精气不足,气血虚衰,或久病络瘀,情志不遂,心神失养,发为失眠。治疗老年不寐应首辨虚实,次分脏腑,以培补为本,祛邪为标,杂合以治,缓缓图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0.
张志钧教授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悬壶近50载,博采众长,擅长心、脑、老年病的诊治,现将其从痰瘀相关理论研究辨治中风的经验归纳如下。中风属危急重病,临床极为常见。该病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尤以“痰”与“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