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csn2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饥饿耐受和寡营养环境下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Sm csn2基因的缺失菌株及回补菌株,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培养基创造寡营养生长环境供其生长。生长曲线检测寡营养生长环境下Sm的生长,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寡营养生长环境下Sm的生物膜表型,蒽酮硫酸法检测Sm生物膜中胞外多糖的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生长曲线结果显示csn2基因缺失抑制了饥饿胁迫下Sm的生长,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菌株、csn2基因缺陷株、回补菌株在营养充足培养条件下所得生物膜胞外多糖/细菌比值为0.44±0.07、1.05±0.13和0.57±0.08,在寡营养条件下所得生物膜胞外多糖/细菌比值为0.93±0.24、3.05±0.21和1.32±0.46,表明csn2基因缺失增强了Sm在寡营养环境下胞外多糖的合成能力;在饥饿胁迫下,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gtfB、gtfC的表达水平分别显示出2.5和1.8倍的增加,gtfD的表达水平下调2/3。结论csn2基因对Sm的生理功能及毒力特性表现出多种影响,包括饥饿耐受和胞外多糖合成,这些改变可能与csn2基因缺失引发复杂的调控网络相关。  相似文献   

2.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重要的机会致病真菌。近年来,研究发现它能与口腔常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发生相互作用,对维持口腔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白色念珠菌自身具有黏附、产酸、耐酸等作用,能使牙体硬组织脱矿,并能产生胶原蛋白酶降解牙体硬组织的有机质,具有致龋潜能。本文从白色念珠菌在患龋人群中的检出率、致龋潜力、与变异链球菌的交互作用、与其他口腔细菌的交互作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拓展对口腔微生物在龋病中作用的认识,为龋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基于牙源性干细胞的牙髓再生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部分研究结果已用于临床治疗。随着对牙髓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学者发现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泌体因其相较干细胞而言具有来源广泛、效果直接、免疫排斥反应小等优势, 有望通过募集宿主细胞的方式再生牙髓组织。本文将介绍牙髓再生和外泌体组织再生的研究现状, 结合牙髓组织再生特点和外泌体生物学特点, 对外泌体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探究外泌体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变异链球菌(下称变链菌)htrA-clpP双基因缺陷株的生长特点;比较缺陷株与标准株在饥饿条件下生长情况的差异。方法:将两菌株分别培养在含有10 g/L葡萄糖及无碳源的TPY培养基中,37℃微需氧条件下培养,从接种入培养基开始以2 h为间隔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600 nm下测定各菌株在两种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比较其生长情况的差异,同时在各时间点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测定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生长的两菌株耗糖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缺陷株在含10 g/L葡萄糖和无碳源TPY培养基中生长时,生长周期都发生了改变,对数期峰值提前且此阶段生长速度较标准株快(P<0.05),而标准株的对数期峰值及平台期A值均明显高于缺陷株(P<0.05);②标准株和缺陷株在无碳源条件下生长时细胞的生长能力较葡萄糖条件下明显降低(P<0.05);③缺陷株消耗葡萄糖的速度较标准株快(P<0.05)。结论:htrA和clpP基因缺陷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变链菌的生长及抗饥饿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乳牙牙髓病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针对我国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治疗术式选择不一的问题,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专家进行专题讨论, 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乳牙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 制订此标准。本指南中乳牙牙髓治疗包括间接牙髓治疗术、牙髓切断术和根管治疗术(牙髓摘除术)。由于对乳牙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选择尚未达成共识, 故此项内容未纳入本指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的医疗条件与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并无显著提高的状况形成了悖论, 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欠缺。医学人文素质是一种医务人员必备的综合素质, 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和塑造时代所需要的医生和医学的必由之路。近期出版的《口腔医学人文》教材和"推进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共识", 正是我国口腔医务人员在改进口腔医学教育, 提升口腔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方面进行的努力, 这些努力将促进口腔医学的人文复归, 培养更好的口腔人, 发展更好的口腔医学事业。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序列治疗是指以唇腭裂患者达到良好外形、正常功能和心理健康为目标, 通过多学科协作, 共同制订治疗计划, 以外科整复为主要手段, 在最佳的时间点进行最合适治疗的团队治疗模式。唇腭裂序列治疗团队是一个多学科组成的医疗团队, 建议至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口腔正畸医师、病理语音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本指南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正式申请立项并获学会批准, 于2022年正式发布。本指南描述了适宜中国唇腭裂患者人群的序列治疗相关诊疗技术, 涵盖唇裂、牙槽突裂及腭裂的初期、二期手术、正畸治疗、语音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 适用于中国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是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已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口腔医学的未来。口腔医学专业人员需要认知、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紧跟医疗新时代的步伐并在医疗实践中开展应用。本文就人工智能在口腔医疗、科研、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作一介绍,并对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患者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发病率较高, 患者人数较多, 且其生理、病理状况复杂, 对口腔修复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临床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目前, 国内外均无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相关指南或标准发布。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 形成推荐性应用指南。本指南涵盖了老年患者口腔修复诊疗中常见的临床场景, 包括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总原则、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为口腔修复医师及相关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 以实验研究为基础, 以临床和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后, 形成推荐性应用指南。本指南制订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以指导和规范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临床诊疗行为, 提高牙齿漂白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疗效, 有效降低漂白剂的临床不良反应, 促进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牙列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流程。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牙列游离端缺损患者12例, 男性7例, 女性5例, 年龄(59±3)岁。采用口内扫描技术获取牙列、牙槽嵴及颌位关系的三维模型, 常规设计制作并试戴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金属支架就位于口内, 再次口内扫描获取牙列、牙槽嵴及金属支架的复合模型, 采用虚拟模型置换游离端牙槽嵴数字化印模的方法获取游离端修正模型。在游离端修正模型上设计栓体栓道式树脂基托及人工牙列三维模型, 并采用数字化切削技术制作基托及人工牙列树脂模型, 利用栓体栓道精准就位基托及人工牙列, 并用注塑树脂粘合金属支架、树脂基托及人工牙列, 打磨抛光后完成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临床试戴后与设计数据对比, 结果显示在人工牙列、树脂基托与就位栓体连接杆的连接处以及人工牙列与树脂基托连接处存在0.4~1.0mm的误差, 面误差为0.03~0.10mm。12例患者戴用义齿后, 仅2例患者因压痛而复诊调磨, 其余病例未见任何不适。本项研究使用的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制作流程可基本解决游离端修正模型的数字化制取以及树脂基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讲述不同浓度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在正畸、牙周、牙体牙髓、口腔颌面外科等生理病理环境中的不同作用。H2S高度参与了口腔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牙周组织的健康和稳定是获得安全、高效正畸疗效的基础,是达到正畸治疗美观、功能、稳定目标的重要保障。牙齿的稳定需要健康牙周组织的支持,正畸牙移动需要牙周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牙齿的良好排列以及平衡的力体系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的促进和维护作用。健康矫治离不开健康牙周组织的存在和改建;通过合理的正畸治疗可以获得和维持更健康的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正畸与牙周具有紧密相连、相互维护的辩证关系。健康矫治不能缺少牙周护航。  相似文献   

15.
除恢复咀嚼功能外, 稳定良好的美学效果已成为口腔种植治疗的重要目标。临床医师需要清晰了解影响美学成功的因素, 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 从而保证修复义齿与天然牙的协调美观, 获得理想的软硬组织结构。本文针对目前口腔种植领域的新进展, 从种植体的颈部设计、个性化基台制备、组织增量以及龈乳头高度等方面, 对影响口腔种植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和讨论, 为提高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美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 瓷贴面修复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为规范临床行为,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 详细阐述瓷贴面修复治疗中的材料选择、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和瓷贴面粘接流程等内容;对如何获得坚固耐用的瓷贴面修复效果, 预防修复后并发症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体验等提出专家建议;并结合口腔美学专业特色提出以美学设计为导向, 强调局部与整体美学结合, 联合多学科进行瓷贴面修复的理念, 为制作符合口腔美学内涵的成功瓷贴面修复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体外牙颌模型上具有不同经验的操作者行计算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准确性和操作时间。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对上下颌牙颌模型, 将其固定于仿真人头颅模型上模拟临床操作, 每个模型上下颌各10个牙位, 共120颗牙, 由2位具有不同经验的操作者(新手和经验者)分别在自由手与导航技术[包括动态导航技术(dynamic navigation, DN)和静态导板技术(static navigation, SN)](每位操作者每种技术各20颗牙)下完成显微根尖手术中骨开窗与根尖切除操作, 记录操作时间。术前拍摄牙颌模型锥形束CT, 模拟手术路径规划;术后拍摄锥形束CT, 在导航精度分析软件中比较模拟与实际手术的路径在测量起点、终点和角度的偏差。结果对于起点偏差, 新手与经验者间仅在自由手组中[分别为(1.44±0.49)、(1.02±0.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67, P=0.020)。新手和经验者在终点和角度偏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手组内, DN和SN亚组的起点偏差[(0.76±0.32)和(0.66±0.20)mm]均显著低于自由手亚组(q=7.58, ...  相似文献   

18.
咬合感觉障碍(occlusal dysesthesia,OD)是一种以患者持续性咬合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客观上缺乏与主诉感觉相符的咬合异常,或无阳性客观检查结果支持主诉症状。OD在临床并不常见,一般发生于口腔治疗后,且患者常表现出严重的精神心理异常;目前对其认识有限,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本文旨在对OD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功依赖于合理的方案设计、良好的患者配合以及高质量的复诊监控。高质量的复诊监控要求正畸医师能较好地完成对牙齿移动的实时监测, 包括评估牙齿位置是否与矫治方案一致, 以及根骨关系是否安全合理。然而, 临床上进行频繁的放射性检查并不现实。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图像处理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方法均显示出监测牙齿移动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监测牙齿移动的应用逐一介绍, 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孤立中切牙是一种罕见的牙齿发育异常, 可发生于上颌和(或)下颌、乳牙列和(或)恒牙列。本文报道2例正中孤立中切牙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过程, 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