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引流时间、肺功能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癌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明显较小,能够较少术中出血量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及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组)和观察组(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PCT、...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疗效。方法:本研究中患者均为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根据术式分为胸腔镜组17例和常规开胸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开胸组( P <0.05),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腔镜组术后胸壁疼痛好于传统开胸组,胸腔镜组术后两周肺功能恢复程度优于传统开胸组( P <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达到传统开胸相似的根治程度,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诊治食管癌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胸腔镜治疗135例(腔镜组),接受传统外科根治术治疗105例(开胸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应用Kaplan-Meier计算2组生存率,Cox风险模型分析胸腔镜治疗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胸组(t=5.986、4.563,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t=6.325、10.387,P<0.05),而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8、1.078,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食管癌术后生存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辅助化疗有关(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胸腔镜治疗食管癌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胸腔镜治疗食管癌较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快,3年、5年生存率与开胸术相当。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胸腔镜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左胸入路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所有肺癌患者,据术式不同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25例和常规开胸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肿瘤根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开胸组,淋巴结清扫数量2组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术后胸壁疼痛、药物使用率低于传统开胸组;胸腔镜组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程度优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虽然较传统开胸耗时长,但能够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将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者(n=30)作为观察组,行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者(n=28)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节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经右胸、腹部两切口或经右胸、腹部、颈部常规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食管癌患者行开胸手术,设立为对照组;其余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FEV1、FEV1/FVC、PEF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3.65±16.24)min、术中出血量(129.48±37.09)mL、住院时间(9.1±1.4)d,分别短于对照组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它克服了传统开胸术式的缺点,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5例接受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术后ICU治疗人数均较开放组患者低(P < 0.05),而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 < 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TNM分期?围手术期病死率(30 d)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方面,两组患者房颤?喉返神经麻痹?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胸腔镜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胸腔镜行食管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64例,其中,行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2例为全胸腔镜组,其余32例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观察指标。结果全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123.8±25.1)min、术中出血量(172.1±30.3)m L、胸引流管保留时间(3.1±1.1)d、住院时间(15.6±2.7)d,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全胸腔镜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30例常规开胸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32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具有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开胸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89例食管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胸腔镜组(53例)和开胸组(36例),胸腔镜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胸腔镜组24 h引流量(137.1±10.5)mL、术中出血量(139.23±23.1)mL、手术时间(31.43±15.2)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1±1.23)d均明显优于开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开胸组的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段、恢复快,且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电视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组31例)和常规三切口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22例)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本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19.6±28.4)mL、胸管留置时间(6.2±0.9)d、术后住院时间(19.8±1.5)d,并发症发生率19.4%,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优于食管癌完全开放三切口术,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针对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为21.9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仅为12.2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非常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治疗中、上段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3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25例开胸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①术中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种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比较,观察组24 h引流量,36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中、上段早期食管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的优点,随着技术提高、掌握熟练,可降低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7.
秦恺 《当代医学》2021,27(21):86-88
目的 探究胸腔镜术、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单肺通气时肺血分流率(Qs/Qt)、炎性因子、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胸术组(n=39)与胸腔镜术组(n=47).比较两组患者单肺通气不同时间节点的Qs/Qt、炎性因子水平与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T1、T2、T3、T4时点,胸腔镜组Qs/Qt水平均明显高于开胸术组(P<0.05);胸腔镜术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术组(P<0.05);术后,胸腔镜术组患者TNF-α、IL-6、IL-8、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术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开胸术组(P<0.05).结论 实施胸腔镜术、开胸手术均对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并发症、生存时间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开胸术比较胸腔镜术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而与胸腔镜术比较,开胸术患者单肺通气的Qs/Qt明显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及体会,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其中有3例术中中转开胸.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平均为(13.8±3.4)/例:(11.1±2.6)/例;胸部手术失血量更少(160.5±24)ml:(290.5±36.5)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更短( 3.9±1.5) d:( 4.9±2.4) d;肺部并发症更少( 7.3%) :(15.6%) ;总体住院时间更短( 12.3±3.5) d: ( 15.4±5.6) d; 但胸部手术时间更长( 125±43.5) min/ 例: (60.5±30.6) min/例.结论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作为外科微创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对外科医生手术技术及器械要求较高,但多方面的优点弥补了开胸手术的不足,只要硬件条件及临床手术条件允许下,应积极推广应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淋巴清扫彻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09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并诊断为胸腺瘤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胸外科接受传统开胸的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开胸组)和同期接受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带管时间、疼痛评分、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1年内复发率、2年复发率差异和2年生存期等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开胸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均高于胸腔镜组(P<0.05).两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2年总生存率为68.85%,开胸组为63.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近期预后方面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