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目的:分析59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GLM患者超声图像,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2.7±5.5)岁,平均病程...  相似文献   

2.
<正>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与较常见的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同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二者多发生于30~40岁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互有交叉,易误诊为同一种疾病,延误治疗。本组回顾分析我院经超声诊断为GM和PCM并行手  相似文献   

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及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stitis,GLM)又称肉芽肿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炎性疾病,由于临床病理尚未被充分认识,误诊误治仍有发生[1~9].为此,对近3年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及细胞学诊断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病由Kessler等[1]于1972年首次报道,国内于1986年首先由戚沛霖[2]和马国华[3]分别报道1例和6例。1986年以后才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至2008年国内期刊报道共有291例,目前报道最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及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本院行超声检查的20例(21个病灶)GLM患者(GLM组)、32例(34个病灶)PCM患者(PCM组)及20例(22个病灶)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分析并比较GLM、PCM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GLM组的平均年龄小于PCM组、乳腺癌组,PCM组的平均年龄小于乳腺癌组(P<0.05);PCM组的乳头凹陷、乳头溢液发生率高于GLM组(P<0.05)。PCM组的病灶部位外象限、纵横比<0.7、边界不清晰、边缘不光整、血流信号Ⅱ~Ⅲ级、周围有高回声、腋窝有淋巴结肿大占比低于GLM组(P<0.05);乳腺癌组的病灶部位外象限、边界不清晰、有钙化灶占比高于PCM组及GLM组,纵横比<0.7占比低于PCM组及GLM组,血流信号Ⅱ~Ⅲ级占比低于GLM组,高于PCM组(P<0.05);乳腺癌组的边缘不光整、周围有高回声占比高于PCM组,腋窝有淋巴结肿大占比低于GLM组(P&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IGM)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上的影像表现,提高对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均经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20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观察、记录IGM的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动态增强扫描分布及内部强化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signal intencity curve,TIC)等,综合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表现为肿块者1例,边界清楚,边缘强化,表现为非肿块者19例,非脓肿形成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为(0.93±0.15)×10-3mm^2/s,以区域分布(11/19,57.9%)、段样分布(6/19,31.6%)为主,内部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4/19,73.7%),纵横比1.73±0.66,伴微脓肿(T2WI、DWI明显高信号,ADC值明显减低,无强化)形成者17例。结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MRI上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微脓肿的形成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对IGM的正确认识和诊断,可为临床诊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总结囊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近5年(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病例35例,其中具有中性粒细胞的囊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的组织学形态特点的病例25例,总结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同时对其组织学标本行抗酸、PAS、W-S、CD3及CD20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筛选CNGM病例25例,所有病例为女性,年龄24~58岁,中位年龄33.5岁。发病部位为:左侧乳腺15例,右侧乳腺10例。16例有哺乳史。所有病例均有可触及的肿块伴疼痛。其中4例B超怀疑为恶性,随访到19例,4例复发。光镜下特点为以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症,在肉芽肿内具有混合性的炎症和明显的脂质吸收空泡,内衬中性粒细胞,其中15例淋巴细胞的分布较典型,CD3阳性的T细胞紧邻空泡外侧的中性粒细胞层,CD20阳性的B细胞主要分布在肉芽肿的周边部位。在组织化学染色中,在脂质吸收空泡内发现8例PAS(+),8例银染(+),其中5例两者同时(+),1例抗酸杆菌(+)。结论 CNGM有其特有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T、B淋巴细胞及杆菌在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琳  宋爱莉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110-1111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乳腺疾病,由于缺乏统一认识,较易误诊。本文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四方面文献分析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9.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却极易误诊为乳腺癌而造成误治。现对本院近5年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患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分型、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表现和特点,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简略分型。结果3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发现混合回声结节型15例、片状低回声型9例、弥散型7例;其中3例混合回声结节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8/31)。结论超声可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和分型,能提高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病理证实为NPM的病例,其中浆细胞性乳腺炎(PCM)54例,肉芽肿性乳腺炎(GLM)17例,比较这两种病理类型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征。结果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相似的声像图表现,但GLM更常见腋窝淋巴结增大,与PCM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 PCM和GLM本身的声像图表现相似,结合病史及腋窝淋巴结情况可以帮助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超声二维、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表现,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42例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可分为3型:弥漫性低回声区型21例(50%),混合性包块型16例(38%),均质结节型5例(12%);其中术前超声诊断为炎性包块20例,乳腺癌10例,纤维腺瘤4例,性质待定8例,超声诊断为炎性肿块的符合率为48% (20/42).结论 通过对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分型,结合其临床特点,可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31-443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虽然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的乳腺良性疾病,但该病具有病情凶险,且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经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等均是引发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高危因素。在某个角度上分析,因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暂无规范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中西医治疗等方法,但实际治疗方式仍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中西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张祥盛(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256603)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granulomatousmastitis,IGM)是乳腺的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972年首由Kessler氏报告,迄今报告不足百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均因左腋下或腋前肿物伴疼痛入院,皆曾就诊于外院,1例行乳腺彩色多普勒及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考虑为副乳炎症性病变,1例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考虑乳腺炎,予抗感染等治疗均不理想,后转至我院就诊。入我院后经乳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经验,2例均考虑为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皆在术前使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后,行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检查措施,易误诊。临床及病理科医生应加强对其认识,临床接诊类似本文患者时应拓展诊疗思维,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表现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中等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显示阻力指数(RI)较高。结论认识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的特征,可提高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彩超检查肉芽肿性乳腺炎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分析1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并计算血流参数。 结果15例肿块均为低回声,13例形态不规则,14例回声不均匀,9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二维声像图类似乳腺癌的恶性征象。CDFI:共11例肿块检出血流信号,检出率73.3%(11/15),但血供相对较少,多为0~1级,以周边部为主,血流参数多为低速低阻。 结论二维声像图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难度大,彩超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虽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但多能提示为良性病变,可大大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为例,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要对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和分辨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治疗应采取个体化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滨州医学院256603张祥盛,韩玉贞,田东,李冰,张燕,吴淑华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炎性内芽肿病变,1972年Kessler[‘]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告[‘一’]。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病史及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复发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搜集有关GLM复发因素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16日。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涉及1 741例GLM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GLM复发率为16%[95%CI(12%,21%)],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棒状杆菌感染[OR=4.80,95%CI(1.76,13.09),P<0.01]、吸烟[OR=11.01,95%CI(1.14,106.78),P<0.05]等是GLM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GLM复发率较高,且受棒状杆菌感染和吸烟等因素的影响,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研究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