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在中医学中多以"口眼斜"、"吊线风"而命名.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而成.笔者自1997年以来以针灸加TDP神灯照射为主治疗本病8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4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灸治疗,侧重症状重一边,针灸手法用深刺、重捻。主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下关、牵正、颧髎、颊车、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夹承浆,配以健侧合谷、太冲,患侧外关、中脘、足三里,双侧风池,针刺深度,春夏浅刺、秋冬深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次,1次/d。拔针后艾条点燃温灸,再局部按摩。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通常指周围性、非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区别在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多伴有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而周围性无此症状,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的面瘫,即单纯的一侧面颊肌肉弛缓、口跟歪斜、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多因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的面神经炎所引起。临床西医常使用激素、神经营养药、局部循环改善等药物,疗效较好。本病在急性期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医十几年来,认为本病针灸加中药局部热熨,配合西药,疗效显著,病程明显缩短,且不易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1996~2003年,采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100例,发现面神经麻痹越早针灸治疗越好,且早期运用正确的针刺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回坤 《中医药信息》2009,26(5):109-111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大量相关文献,从针刺治疗、电针疗法、灸法治疗、穴位注射、梅花针治疗、拔罐治疗进行归纳总结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方法及其疗效,对该病进行辨证分型、分期。结果: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治疗方法众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15年来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研究针刺经络的选择,以及针灸方法包括电针、针刺、针刺手法、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讨论针灸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结果:通过直接刺激和间接刺激方式联合治疗面瘫急性期,可加快其恢复时间及提高临床治愈率。结论:运用混合型刺激疗法来寻找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最适合点,使针灸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更优、更快。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2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1997年,笔者用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热邪偏盛型25例效果较好,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24天,最短3天。热证辨证依据为额纹平坦光亮,上眼睑下垂,甚则  相似文献   

8.
王英  郭喜军 《光明中医》1998,13(4):29-30
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体会王英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050009)郭喜军河北省中医院(050009)关键词:针灸/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祖国医学的“面瘫”、“口眼斜”的范畴。为多发病和常见病,男性略多。在临床上我们以针灸为主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应用疏风散邪方联合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疏风牵正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疗效明确,可以促进面神经的早期恢复,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围型面神经麻痹(西医称Bell,s面瘫)是临床常见病,是由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我院于2005年01月-2008年10月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采用按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4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5例和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55例。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症有显著疗效,应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临床表现一侧出现口眼歪斜,额皱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针灸配合中草药治疗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针灸治疗的面神经麻痹82例.结果:痊愈72例(占87.8%)显效7例(占8.8%)无效3例(占0.37%).针灸疗法是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神经麻痹是因面部感受风寒,局部病毒感染,面神经缺血、水肿,或附近组织有炎性病变等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的“中络”范畴。面神经麻痹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广针灸主治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结合封闭疗法治疗本病1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针灸治疗的面神经麻痹82例。结果:痊愈72例(占87.8%)显效7例(占8.8%)无效3例(占0.37%)。针灸疗法是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透入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2015年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透入结合针灸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针灸治疗方法,应用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透入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患者更有益,临床效果更确切,有助于恢复患者面部神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俊亮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43-43,5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症,本病发病急速,其病因多与感冒、着凉及头面部受风吹拂有关。其主要表现是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口眼歪斜、流泪、不能鼓颊、示齿等症状。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其病程分期辨证施治周围面神经麻痹病人48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多由风邪人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容貌和面部机能,而且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甚至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伤害,因此早期治疗尤为关键。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对86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针灸推拿结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本病又称为“面瘫”。由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它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病损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