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称为“产后发热”。妇人由于分娩时阴血骤耗,气血失调,如在产后一、二天内轻微发热,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者,则属于生理现象。但发热过高,应当积极查明病因,及时治疗。吕×,女,31岁,职工。住院号:28392,于1983年4月22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4月7日),因过期妊娠,而在××医院行“剖腹产术”,  相似文献   

2.
郝晓宇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2023,(10):1142-1144
<正>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多仅以发热为其主诉,就诊时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且引起发热的病因繁多,其病因诊断与治疗是临床难题之一[1]。西医临床以支持性治疗为主;或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但效果不佳,且增加了抗生素耐药的风险[1]。齐文升教授善用经方治疗发热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而不同的疾病,其发热的特点及致病原因不同,治疗也就不同。以“发热原因待查”入院,而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协助医生尽早做出诊断的关键,只有早诊断,才能尽早给予恰当的治疗。若护理不当,观察不细,延误了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现将对发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发热病人都是在门诊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而收入院,长时间的发热使病人及家属心情焦急,希望尽早做出诊断,给予治疗。这时,我们护土要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回答病人的问题,谈话时  相似文献   

4.
唐珑  赵文景 《北京中医药》2021,40(1):106-108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繁多,其中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own origin,FUO)是临床诊疗中的难题,约15%的发热患者难以明确病因[1].FUO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无形中延误病情,甚至发展成为急危重症.中医辨证论治在FUO的治疗中卓有成效,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FUO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热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林生 《河北中医》2009,31(4):552-553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因其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因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笔者于多年临床实践中,对发热的辨治稍有心得,并自拟退热汤治疗发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发热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类,癌性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指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直接与肿瘤相关或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出现的发热,是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肿瘤患者发热病因中占第二位~[1]。研究表明~[2],癌性发热多见于老年男性,最常见于  相似文献   

7.
局限性肠炎又称克隆(Crohn)氏病在我国比较少见,有时是以原因不明长期发热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不明,尚缺特效治疗。我们以中医中药田七清肠饮辨证治疗一例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患者游××,男,38岁,福州人,干部,住院号:8972。因午后发热45天伴右下腹闷痛于1980年2月27日入院,患者1月24日无任何诱因而畏冷发热,汗出热不退,曾  相似文献   

8.
发热的病因较复杂 ,对病因不明者 ,除病情严重外 ,一般尽量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 ,以免造成症状不典型延误治疗。中医有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大类 ,现将中医对发热的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 2 0 0 2年共收治持续发热患者 4 7例 ,男 18例 ,女 2 9例 ;年龄 19~ 4 3岁 ;病程 3~ 36d ;体温持续 38.5~ 39.2℃。经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 ,患者均康复出院。2 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2 1 外感发热 是指人体感受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之邪所致的一些疾病 ,以发热为常见症状。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热证重用石膏临床体会徐爱年甘肃省武威地区中医院(733000)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早就诊的病因,临床医生对每位发烧患者要分析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有对症治疗的措施,目前退烧虽然有诸多办法,如抗菌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等,但对顽固...  相似文献   

10.
<正>1住院病史杨某,女,89岁。职业:退休纺织工人。入院时间:2015年12月14日。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余,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每遇季节交替便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发热、气急等症状,查胸部CT平扫示:间质性肺炎、肺气肿、肺大泡。肺功能检查示通气功能障碍。多次入住我院,行对症治疗。此次因2日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色白,量少,难以咳出,伴有发热,体温38.8℃,自行服用安乃近后症情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收入院。患者偶有心慌气急,夜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为主治疗甲型H1N1流感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中成药、西药对症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17.14岁;7例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体温最高者为39.5℃;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平均住院9.29天;中医证候表现为发热、无汗、恶风寒、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之风热犯卫证;乏力、肌肉痠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流涕、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7例患者经辨证后均以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所有病例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消失,按诊疗方案出院标准给予出院。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由Petersdorf RG和Beeson PB于1961年提出FUO的诊断标准,将FUO定义为: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38.5℃,经详细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明诊断者~([1])。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约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2,3]),因此治疗也很困难。现将史载祥教授采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的  相似文献   

13.
涂天俊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150-151
1绪论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常在产后3~4周。初期患者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压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未及时治疗的话,发热症状加重;病人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波动性疼痛、寒颤和高热。2临床护理方法2.1病因:通过整理20份性急性乳房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以下病因。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16岁,因发热并肛周不适7个月于2011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发热症状,最高至39℃。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无肛门疼痛,无脓血便。前往当地医院查体无明显异常,查血常规WBC 30×109L-1,当地医院考虑肺部疾病。给予联合使用抗生素及降温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持续输液2周,患者体温下降,仍有低烧症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示WBC 10×109 L-1。  相似文献   

15.
“发热”是一个临床常见症状,许多病证都能以发热作为主要症状出现。由于发热的病因不同,症状和治疗各异。笔者就阴虚发热病例二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发热的中西医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正确判断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意义重大,但是儿科医师对儿童发热病因的早期判断仍有一定困难,因此选择退热药物对症治疗在临床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论述了体温调节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叙述了临床常用退热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中医对小儿发热病因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中医治疗小儿发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女,16岁,学生,于2003-08-22入院。 患者于暑假期间冒酷暑摘茶叶多日后,于2003-08-07起病,出现发热、胡言乱语、间断抽搐、流涎,于外院查脑脊液诊为“病毒性脑炎”,经用激素、抗病毒及脱水药治疗无效,其后辗转中西医治疗,症状逐渐加重。自2003-08-15以来,出现持续高热、多汗、频繁抽搐、不眠,来我院求治。经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发热为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低热是临床上学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内伤发热,为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也可见于病人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高者,低热常为标本俱病,虚实相间,病情有的较长,而治疗又比较困难,本人从实践体会到;病因虽多,治疗虽难,但只要抓住疾病的分型与特点,掌握好药物的性质特点,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现将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气郁发热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78岁,主因左侧颈部淋巴结肿物伴发热3个月,于2010年6月24日以淋巴瘤待查收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T 40.2℃),予对症抗感染、降温治疗,但效果不佳。此后间断发热(T 38~39.5℃),热型不规则,发热前常寒战,逐渐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气促。患者入院时神清,间歇性发热,消瘦,乏力,口干,纳少,睡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