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桔梗中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对36批桔梗药材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赤峰产区10批样品总皂苷质量分数在5.02%~9.20%,桔梗皂苷D质量分数在0.1%~0.175%,二者含量分布较窄。其他产区桔梗药材含量分布较宽,与内蒙古桔梗药材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各产地桔梗的质量总体较好,但不同产地间及同产地各桔梗样品间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浙江产桔梗的桔梗皂苷D和总皂苷含量均较高,而赤峰产桔梗品质稳定性较好;从整体质量评价角度看,桔梗质量标准中宜增加总皂苷含量的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提取方法,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及产地加工方法对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通过对33批川桔梗样品中桔梗总皂苷含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栽培年限及产地加工方法的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含量得出:生长年限一年和三年的样品中桔梗总皂苷含量差异不大,二年生样品桔梗总皂苷含量最高。未去皮样品中桔梗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去皮样品。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川桔梗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为今后川桔梗药材的栽培年限及产地加工方法合理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国家资源普查收集的产自10个省市的58批桔梗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测定其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梯度洗脱,建立不同产地桔梗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果:58批桔梗样品中有2批表面色泽,7批大小,11批断面特征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的总不合格率为36.20%;建立了58批桔梗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四川省桔梗样品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3个方面均较高,重庆市、湖南省桔梗样品3个方面均较低;对58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了聚类分析及性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成正向相关,但样品中浸出物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的差异与样品性状特征(皮部)具相关性。结论:所鉴别的性状特征,测定的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以及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优质桔梗的筛选,新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修订以及桔梗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真实、具代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玲玲  侯晓敏  胡正海 《中草药》2015,46(11):1682-1684
目的建立测定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测定方法,并准确测定我国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量。方法采用超声波甲醇提取法,称重法测定桔梗总皂苷量;采用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量,色谱条件: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不同产地的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量差别较大。在所测的桔梗药材中,浙江产桔梗总皂苷量最高,为12.03%;黑龙江、辽宁、安徽、山东、江西产桔梗总皂苷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6%;而其余各省的量均低于6%,最低的为河南,其量仅为1.57%。对于桔梗皂苷D来说,云南产桔梗的量最高,为0.654%;河北产桔梗的量最低,为0.017%。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量的测定。在我国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量存在差异。同一药材中桔梗总皂苷与桔梗皂苷D的量,未显示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三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特征。方法利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三七中总皂苷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Re和三七皂苷R1含量。结果广西靖西县不同产地三七样品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存在差异;不同部位间皂苷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根茎的最高,主根次之;同一样品中,各单体皂苷含量以人参皂苷Rg1最高,人参皂苷Re最低,不同样品中各单体皂苷间比值存在差异。结论广西靖西县各地三七质量存在差异,药材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三者含量之和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川党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的川党参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对5个不同产地的川党参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采用常规重量法测定其总皂苷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农药残留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川党参中5种重金属As、Hg、Cu、Pb、Cd进行测定。结果:5个产地川党参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5.74%~7.13%;总灰分含量范围为4.15%~4.94%;浸出物含量范围为57.83%~67.31%;多糖含量范围为14.79%~27.81%;皂苷含量范围为1.49%~2.05%。重庆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和贵州道真县4个产地样品的多糖含量和皂苷含量差异不大,湖北恩施的川党参样品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4个产地,皂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4个产地。5个产地样品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川党参质量状况良好。重庆市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及贵州省道真县4个产地的质量差异不大,湖北恩施与其它4个产地的质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孙雨默  程林  韩梅  杨利民 《中草药》2022,53(15):4844-4852
目的 研究桔梗皂苷积累与土壤元素的关系,从基因表达水平明确不同产地桔梗皂苷含量差异的原因,为桔梗药材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HPLC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桔梗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桔梗皂苷D和桔梗总皂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6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利用原子吸收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元素含量,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土壤元素与桔梗皂苷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结果 河南洛阳产桔梗根中的桔梗皂苷D和桔梗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桔梗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桔梗皂苷含量和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Cu、Ca和Zn含量对桔梗皂苷的合成起主要作用,甲羟戊酸焦P酸脱羧酶基因、法尼基焦P酸合酶基因和异戊烯基焦P酸异构酶基因是桔梗皂苷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关键酶基因,土壤元素对桔梗关键酶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 土壤元素通过调控关键酶基因进而影响桔梗皂苷的合成,其中土壤中Zn含量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与年限的桔梗药材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为桔梗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桔梗皂苷D为指标性成分,采用超声提取—香草醛比色法。结果:吉林产桔梗中总皂苷含量最高;不同采集时期以春季采收的桔梗中总皂苷含量为高;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1.8%。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便于对桔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河南桐柏县家种及野生桔梗总皂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观察桐柏县内不同区域野生和人工栽培桔梗的总皂苷含量有无差别。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桔梗”项下进行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结果:两种生长方式的桔梗总皂苷含量范围很大,质量均有优劣,人工栽培的桔梗质量有优于野生桔梗的趋势。结论:桔梗质量主要与产地、采收季节、种植年限等关系密切,野生还是栽培孰优孰劣不宜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桔梗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与年限的桔梗药材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为桔梗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桔梗皂苷D为指标性成分,采用超声提取一香草醛比色法。结果:吉林产桔梗中总皂苷含量最高;不同采集时期以春季采收的桔梗中总皂苷含量为高;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1.8%。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便于对桔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经典方桔梗汤分析桔梗-甘草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后甘草中活性成分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变化研究,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考察不同产地桔梗药材配伍甘草对复方桔梗汤指标性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验证该配伍比例对不同产地桔梗药材的普适性。方法:固定甘草的量,增加桔梗,选定5组桔梗甘草配伍比例(1∶3、1∶2、1∶1、2∶1、3∶1),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对甘草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按古方水煎法制备单味甘草、不同产地单味桔梗、不同产地桔梗配伍甘草的复方桔梗汤样品,分别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桔梗皂苷D、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不同配伍比例桔梗-甘草研究中,桔梗-甘草1∶2配伍时复方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桔梗配伍甘草后,桔梗皂苷D、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均较单味药材中含量有所增加。结论:在固定甘草量条件下,随着桔梗占比增大(1∶3、1∶2),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有所增加,但随着桔梗占比继续增大,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不再增加,甚至出现减少情况;桔梗与甘草配伍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说明了两者配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桔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立桔梗的产地加工的干燥工艺。方法以药典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测定桔梗的出干率、总皂苷与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桔梗采集后,洗净,以微波3min或80℃烘干较好,尤以微波干燥其出干率、桔梗总皂苷、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结论通过微波干燥所得的桔梗饮片其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晒干法,降低劳动强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检测波长为540 nm,测定甘肃5县1区28批黄芪和28批红芪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对照品质量在0.0498~0.1638 mg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芪和红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7%和98.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0%和2.86%(n=6)。甘肃各地区黄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5.10%、武都4.41%、陇西等3地4.21%;红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3.41%、武都4.15%、陇西等4地3.0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肃地区黄芪和红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及其对比研究。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宕昌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武都红芪总皂苷含量最高,且同一地区黄芪总皂苷含量高于红芪总皂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云南4个产地红花的重金属含量,了解4份红花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蓄积情况。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As)、汞(Hg)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Cd)、铅(Pb)的含量,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Cu)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红花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各产地红花药材中砷(As)、汞(Hg)、镉(Cd)、铅(Pb)、铜(Cu)的含量均符合限量标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既可用于质量控制,也可为不同种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加工方法对桔梗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桔梗饮片进行外观评价评分;并进行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HPLC-ELSD法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桔梗饮片的外观、浸出物含量和桔梗皂苷D含量不同,其中干燥至一定程度切制法制备的桔梗饮片优于药典法等方法。结论:不同炮制加工方法对桔梗饮片质量影响不同,自然干燥至一定程度切制法制备的桔梗饮片综合质量评价较高,且方法简便、省时省力、适合产地加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黔东南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为分析黔东南太子参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结果:黔东南不同产地9个药材样品中总皂苷含量在0.20%~0.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RSD为1.35%。黔东南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差异不太大,其中施秉县牛大场太子参中总皂苷含量最高。结论:此方法准确、可行,可作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七叶树属主要资源种类娑罗子药材化学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方法:应用HPLC法建立不同品种的娑罗子药材中七叶皂苷A,B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七叶皂苷的含量,并考察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等含量,比较不同品种娑罗子药材的化学品质.结果:不同品种娑罗子药材中七叶皂苷A、七叶皂苷B的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结合总七叶皂苷含量及水分、总灰分等常规理化实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娑罗子药材化学品质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湖北、浙江等主产地所得药材品质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不同品种的娑罗子药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中药材GAP的发展,本文采用中国药典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一年生桔梗的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某些地区的一年生桔梗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可以人药,因而各产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桔梗的采收。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35nm处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北柴胡样品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306~0.3062 m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101.44%,RSD为3.29%,不同产地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98%~2.05%;生长年限为19个月(9月28号采集)的河南嵩县北柴胡柴胡总皂苷含量达到最大富集值,为1.78%。结论: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北柴胡药材中的总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河南嵩县北柴胡的最佳采收期为生长周期第二年的9月28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重楼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为重楼种植地区的选择和其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从云南省10个产地收集8种共39份重楼药材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重楼药材中的重金属砷(As),铜(Cu),汞(Hg),镉(Cd),铅(Pb),铬(Cr)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不同产地和种类对重金属含量累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六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ISO国际标准;按《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值标准,As,Cd,Pb的超标率为15. 4%,5. 1%,2. 6%,Cu,Hg均符合相关要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可将样品按产地分为大理和昭通两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各产区种植重楼的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相关标准,重楼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域差异,为规范化种植重楼药材和其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