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葵附生真菌Penicillium thomii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海葵(anemone)附生真菌Penicillium thomi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海葵附生真菌Penicillium thomii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青霉酮A(I),对甲基苯甲酸(II),1-O-十六碳烷酰-2-O-(9-十八碳烯酰)-3-O-(9,12-十八碳二烯酰)甘油酯(III),5α,8α-环二氧-24ζ-甲基胆甾-6,22-二烯-3β-醇(IV)和大黄素(V)。结论青霉酮A(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III,IV和V系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黄海葵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化学成分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 (Berkly]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I),(Z)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II);(E)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III),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IV),其中化合物(III)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分析,结合文献报道数据照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3.
黄海葵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黄海葵 [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Berkly) ]附生真菌 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到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对羟基苯乙醇 ( ) ,(Z)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 ;(E)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 ( ) ,其中化合物 ( )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分析 ,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照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来源于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真菌Penicillium sp. MYA5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旋光、ECD等波谱分析方法,并与相关文献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化合物1~7分别为penicophenone C (1),communol G (2),1-(2,4-dihydroxy-5-methylphenyl)ethan-1-one (3),penicophenone A (4), conidiogenones C (5), cis-3,4-dihydro-3, 4, 8-trihydroxynaphthalen-1(2H)-one (6),(-) - (S)-3-hydroxy-3-methyloxindole (7)。结论 化合物1是为新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 (Z)-6-acetyl-3-(1,2-dihydroxypropylidene)-5-hydroxy-8-methylchroman-2-one的同分异构体,我们也首次确定了该已知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化合物3、7为首次从Penicillium 属中获得;其中,化合物5对HL-60以及BEL-7402有着很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04 μM和1.16 μM。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源于南极(44.42° W,60.54° S,水深239 m,水温-1.16 ℃)海参体内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3-88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Sephadex LH-20色谱、反相ODS柱色谱、高效液相柱层析等色谱分析方法,对Penicillium sp. S-3-8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并通过1H和13C NMR及质谱(LC-MS)等现代波谱解析手段,并与相关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结论 鉴定化合物 1 – 9 分别为2-acetyl-4(3H)-quinazolin--one(1), benzo[d]thiazol-2(3H)-one(2), Octadecyl phenylpropanoate(3), diisobutyl phthalate(4), butyl-isobutyl-phthalate(BIP)(5), ergosterol peroxide(6), melithasterol B(7),22E,24R-5α,6α-epoxyergosta-8(14),22-diene-3β,7α-diol(8)和cerevisterol(9)。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来源于南极海域海底沉积物(47.09° W,62.05° S,水深1393 m)真菌Penicillium sp. S-2-10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并对所得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浸膏进行系统分离纯化,据化学指征和生物学活性两方面特点,采用Sephadex LH 20凝胶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高效液相柱层析等色谱分析方法,通过核磁(1H-NMR和13C-NMR等)及质谱(MS)等波谱分析方法,并与相关文献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化合物1~7分别为Benzoic acid, 2-(2,6-dihydroxybenzoyl)-3-hydroxy-5-(hydroxymethyl)-methyl, methyl ester (1), chrysophanol (2), Volemolide (3), Ergosta-6,8(14),22-trien-3-ol (4), 2-aminophenoxazin-3-one (5), 2-benzothiazolol (6), benzoic acid (7)。结论 化合物3,4为首次从Penicillium属真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浙江普陀岛海泥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wqh-57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方法 将菌株进行大规模发酵,乙酸乙酯萃取,采用小孔树脂MCI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通过核磁(1H NMR和13C NMR)和质谱(MS)等波谱分析方法,并与相关文献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该真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结果分别为physcion (1)、emodin (2)、7-hydroxy-2-(2-hydroxypropyl)-5-methylchromone (3)、isorhodoptilometrin (4)、2-(2’, 4’, 6’-trihydroxyphenyc)-(7-hydroxy-5-methyc) chromone (5)及(Z)-N-(4-hydroxy styryl) formamide (6)。其中,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3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红树林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0935030发酵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环(脯氨酸-苏氨酸)(1).环(脯氨酸-酪氨酸)(2),1-呋喃基-1,2-乙二醇(3),(3p.4B,22B)-12-烯-3,22,23-三羟基-齐墩果烷(4),甘露醇(5),尿苷(6)和甘草素(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7具有明显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分离自西沙隋氏蒂壳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以期发现结构特异并且活性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对隋氏蒂壳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用真菌2号培养基发酵,发酵后的菌丝体采用溶剂提取、萃取和现代色谱分离纯化手段,再运用现代核磁波谱技术并结合高分辨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系统,检测化合物与肿瘤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并提供化合物与肿瘤相关蛋白的结合动力学数据。结果 通过分离隋氏蒂壳海绵共附生真Penicilliumchrysogenum的菌丝体提取物,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结果为conidiogenone(1)、2-acetylquinazolin-4(3H)-one(2)、15β-hydroxyl-(22E,24R)-ergosta-3,5,8,22-tetraen-on(3)、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4)、 2-((2E,4E)-hexa-2,4-dienoyl)-5,6-dihydroxy-4,6-dimethylcyclohex-4-ene-1,3-dione(5)、(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6)、2-(1-hydroxyethyl)quinazolin-4(3H)-one(7)。结论 化合物3和6是从Penicillium属内第一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是从真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第一次分离得到,化合物5与肿瘤蛋白VEGFR-1、FGFR有亲和作用,KD的数值分别为7.78×10-3和1.44×10-1 μ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毒菇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 Zhu L.Yang&T.H.Li)来源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Penicillium sp.YNJ-22的次级代谢产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菌株Penicillium sp.YNJ-22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评价其细胞毒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其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从真菌Penicillium sp.YNJ-22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嗜氮酮类化合物,分别为(11E)-isochromophiloneⅣ(1)、(11Z)-isochromophiloneⅣ(2)、epi-isochromophiloneⅢ(3)、sclerotioramine(4)、penicilphilone A(5)、geumsanol F(6)、WB(7)、geumsanol G(8)、penicilazaphilone B(9)和geumsanol D(10)。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  相似文献   

11.
南海海绵Rhabdastrellaglobostellata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南海海绵Rhabdastrella globostellata中分离到四个有机化合物,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2DNMR和NOESY)等方法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5(29)-亚甲基-26-甲基-26-乙基胆甾醇(Ⅰ),(13E,15E,17E,22E,24E)-3,12-二氧-13,15,17,22,24-五烯-26-异臭椿酸(Ⅱ),β-吲哚酸(Ⅲ)和尿嘧啶(Ⅳ)。其中,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是新化合物,化合物(Ⅰ)通过乙酰化反应获得化合物(Ⅴ),化合物(Ⅱ)通过重氮化反应获得化合物(Ⅳ)。  相似文献   

12.
南海绣球海绵Iotrochita ridley 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国海南岛海域采集的黑色绣球海绵(Iotrochita ridley)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C42H85NO5和C42H85NO4。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和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Ⅰ),N-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Ⅱ)。这是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2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黄海葵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青岛产黄海葵的乙酸乙酯部位,首次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1)、2’-脱氧核糖尿嘧啶(2)、胸腺嘧啶(3)、脱氧核糖胸腺嘧啶(4)  相似文献   

14.
绢毛蔷薇果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绢毛蔷薇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将醇提取物用H2O溶解,EtOAc萃取,经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并结合化学转化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euscaphic acid 3,4-monoacetonide (1), euscaphic acid (2), 4-O-β-D-吡喃葡糖基没食子酸甲酯(3),槲皮素(4),齐墩果酸(5),豆甾醇(6)。结论:1是新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从辽东楤本(Aralia elata)的根皮中分得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胡萝卜甙-6’-棕榈酸酯(6’-O-palmitoyl-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A_5)、罗盘草甙A(silphioside A,A_9)、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A_(10))、竹节人参甙I_b(chikusetusaponin I_b,A_(11))、楤木皂甙A(araloside A,A_(12))、楤木皂甙C(araloside C,A_(15)、楤木皂甙G(araloside G,A_(16))、无梗五加甙D(acanthoside D,B_1)。化合物A_5,A_9,A_(11)和B_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A_(10)为新天然产物,A_(1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楤木皂甙G,归属了化合物A_9,A_(15)的~(13)C-NMR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6.
柽柳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姜岩青  左春旭 《药学学报》1988,23(10):749-755
从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sis Lour)的干燥嫩枝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柽柳酚、柽柳酮和柽柳醇,7个为已知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胡罗卜甙、3′,4′-二甲基槲皮素、硬脂酸、正三十一烷、正三十一烷醇-(12)及三十二烷醇乙酸酯。用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夏枯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现代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夏枯草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波谱(IR,UV,FAB-MS,1D and 2D-NMR)解析分别鉴定为3β,16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O-(6′-丁酰基)-β-D-吡喃葡糖苷(I),乌苏酸(II),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III),槲皮素(IV),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V)和咖啡酸乙酯(VI)。结论: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夏枯草皂苷B(vulgarsaponin B),I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V,V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蜂海绵Haliclonasp.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采自我罱海的蜂海绵Haliclomasp.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Haliclonasp.中分离出2个结晶性化合物1和2。应用波谱分析和元素分析鉴定1和2的结构分别为1,3-二甲基黄嘌呤和对羟基苯甲酸。这是从海绵中分离出上述化合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南海多刺网结海绵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中国南海多刺网结海绵(Gelliodes spinosella Thielle)的正丁醇可溶物中分离出3个有机化合物,通过UV、IR、~1HNMR、~(13)CNMR和EIMS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苯乙酸(2)和α-苯基丙氨酸(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