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有针对性地对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人所支付的费用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为相关的医疗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选昆明地区有代表性的六家省、市级公立医院为研究现场,抽取了2003~2005年3月底5537例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人的病案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为诊断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统计。采用R(2.0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男性占67.1%,女性占32.9%,多好发于青壮年组,平均年龄36.63岁。农村人口有高的交通伤害比例占32.6%,损伤部位及伤害严重程度显示,头和下肢分别占30.8%和21%,且头部有较严重度损伤比重。交通伤害住院病人所支付的费用以治疗费用为最高。结论头部和下肢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多发部位,急救系统应针对损伤部位,给予相关应的救护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和死亡,减小医疗费用的开支,减轻个、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3—2007年居民意外死亡情况。方法从广州市卫生局死亡监测中心获取广州市居民2003—2007年4873例死亡个案资料,观察不同人群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和原因,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意外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3—2007年广州市居民意外死亡率每年平均下降7.6%。男性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意外死亡的发生率随年龄呈J型分布,但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对称的抛物线形。交通事故、自杀、中毒、坠落、溺水、他杀是最为常见的意外死因,但不同人群死因分布有所差异。结论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说明意外死亡是可防可控的,不同人群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和死因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欧阳净  彭永富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9,(32):2501-250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药费的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总药费、抗菌药物费用及其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年度为统计单位,住院患者每人每日平均总药费为371.77元,平均增长率为11.94%;每人每日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0.35元,平均增长率为11.92%,两者均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呈正相关,而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稳定在29.68%左右。结论:我院2003~2007年住院患者平均每人每日总药费和抗菌药物费用均存在上下波动现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抗菌药物费用与总药费的比值基本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3~2007年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艳  彭永富  何菊英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8,19(35):2731-2734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应用密度(AUD)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头孢菌素类药DDDs、DDC、AUD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56%、2.84%、13.08%。其中,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的AUD年均增长率略高于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各年度DDDs与AUD最大,其AUD比例在50%~70%之间波动;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的DDDs和AUD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6.35%、84.37%,增长最快。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的AUD最大,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的AUD剧增。为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奕钧 《中国药业》2011,20(22):11-12
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已成为各国解决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方向,而选择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无疑是重要的手段.它不仅能调控医疗服务供方与需方的行为,而且是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风向标.该文从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选择,并对其理性选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药历管理软件及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医院2003—2007年听神经瘤患者使用的药品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多类药品均被使用,限定日费用(DDDc)不断降低。结论药物在辅助手术治疗、并发症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不断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腹股沟疝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医院2003—2007年施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使用以抗菌药物消费金额最多,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最高,而氨基糖苷类明显逐年下降。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选择起点偏高,应加强合理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8.
周唯敏 《中国药业》2011,20(12):51-52
目的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门诊和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处方,记录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金额等数据,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麻醉药品处方用量较大者为盐酸吗啡注射液及硫酸吗啡缓释片,其DDDs排序位居前列。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基本符合其管理规定,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结石摘除术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构成和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03—2005年全年肝胆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病案资料,统计分析其费用构成比例和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手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治疗费等。在不同付费方式中军队患者的费用最低,非医保患者的费用最高,2003—2005年平均费用大体上呈增长趋势。结论住院患者的药费和其他医疗费用构成比例不舍理,需要有效地利用相关医疗卫生资源去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查阅2006-2007年本院出院病历1227份,按照统一的自制表格,对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查阅病历中220份(17.9%)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中治疗用药病历不合理用药达14.5%(74份/511份);预防用药病历不合理用药达20.4%(146份/716份).围手术期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治疗用药疗程过长、药物选择及联合用药不当等最为严重.结论 各级医院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肝癌和鼻咽癌高发区进行联合筛查,建立肝癌、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及“双阳性”人群队列,定期复查和追踪,分析高危人群的自然转化规律,探究“双阳性”人群与肝癌或者鼻咽癌高危人群的区别.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广西某社区人群进行“乙肝两对半”和“EB病毒VCA-IgA抗体”联合检测,且每年复查.结果 2011年建立了983例肝癌高危人群、639例鼻咽癌高危人群和70例“双阳性”人群队列.2012年复查“双阳性”人群中EB病毒VCA-IgA抗体的自然转阴率低于鼻咽癌高危人群(P=0.005<0.05).而2013年复查“双阳性”人群中EB病毒VCA-IgA抗体自然转阴率则明显高于鼻咽癌高危人群(P=0.000<0.05).结论 同时感染HBV和EBV后,两病毒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双阳性”人群的防治应区别于肝癌或鼻咽癌高危人群;“双阳性”的早期发现是肝癌和鼻咽癌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且复查工作应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EBV-DNA水平与VC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88例,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V-D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CA-IgA抗体滴度。结果鼻咽癌患者中,EBV-DNA阳性率81.82%,VCA-IgA阳性率89.77%,健康体检者中,EBV-DNA阳性率6.67%,VCA-IgA阳性率31.11%,两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早期(I、Ⅱ期)鼻咽癌患者EBV-DNA水平及VCA-IgA滴度与晚期(III、IV期)鼻咽癌患者EBV-DNA水平及VCA-IgA滴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EBV-DNA与VC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有极高价值,可作为监测病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人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2l例,在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术后接受常规放疗,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对照组23例行常规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口干症状且放射剂量相同,放疗后2年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放疗后2年,对照组无口干燥症(G1)0例,轻微干燥症(G2)6例,占26.1%,中度口干燥症(G3)12例,占52.2%,重度口干燥症(G4)5例,占21.7%;试验组无口干燥症(G1)13例,占61.9%,轻微干燥症(G2)6例,占28.6%,中度口干燥症(G3)2例,占9.5%,重度口干燥症(G4)0例;中至重度口干燥症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颌下腺移位术能明显减轻鼻咽癌患者的口干燥症状,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贵州省苗族、布依族及汉族EB病毒感染情况并探讨EB病毒特异性Zta-IgA、EBNA1-IgA与VC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苗族、布依族及汉族共3040例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EB病毒的Zta-IgA、EBNA1-IgA、VCA-IgA标志物水平,分析上述指标诊断鼻咽癌的价值。结果3040例研究对象中,Zta-IgA阳性率为15.03%;EBNA1-IgA阳性率为16.09%;VCA-IgA阳性率为14.41%(χ2=16.027,P=0.000);Zta=IgA、EBNAI-IgA、VCA-IgA阳性率均为布依族最高(Pd0.05);〉45岁组Zta-IgA、EBNA1-IgA、VCA-I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45岁年龄组(P〈0.05);吸烟、饮酒可以明显提高Zta-IgA、EBNA1-IgA、VCA-IgA阳性率(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升高。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EB感染率水平较高,应开展Zta-IgA、EB-NA1-IgA、VCA-IgA监测;三者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早监测、早发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明  周航  张大全  胡作怀 《贵州医药》2003,27(9):799-800
目的 观察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在治疗鼻咽癌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1997年5月至1998年12月采用^60Co体外放射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鼻咽癌30例。结果 全部病例都随访4年,2例鼻咽局部复发。4年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远处转移8例,张口困难3例,无1例病人发生硬软腭穿孔。结论 联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增加鼻咽腔内照射剂量,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联合后装腔内放疗还可以适当减少鼻咽癌外照射剂量,有利于降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I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48例鼻咽癌组织和12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癌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0.05);在肿瘤TNM分期中,T3+T4期癌组织ST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1+T2期(P〈0.05);在临床分期中,Ⅲ+Ⅳ期癌组织ST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而其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TAT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增强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可作为鼻咽癌恶性潜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鼻咽癌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比较,找出摆位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方法以进行放射治疗的40例鼻咽癌患者为对象,20例患者接受常规外照射,另外20例行适形放疗,对其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拍摄120张射野验证片。常规放疗组摆位误差x轴(3.95±2.10)mm、Y轴(3.50±2.03)mm和Z轴(3.02±2.10)mm大于适形放疗组的x轴(1.78±1.03)mm、Y轴(1.53±0.92)mm和z轴(1.60±1.11)mm。结论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采用适形放疗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有效地提高摆位的雷傅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诱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60只耳)鼻咽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和声阻抗-导纳测试,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 本组30例患者(60只耳)中,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16只耳(26.67%),明显多于低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5只耳(8.33%);确诊时年龄、随访时间是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低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显著低于高频段,诱发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及随访时间,临床需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降低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石文娟  徐莉 《安徽医药》2018,22(11):2209-2212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120例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平均得分(59.44±17.98)分,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平均得分为(50.59±4.64)分。家庭月收入、临床病理分期、肿瘤是否转移和屈服应对方式是影响放疗鼻咽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患者正面应对方式与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正相关(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情感功能呈正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数患者采用正面应对方式,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与正面、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不同时期各症状群的评分变化,及不同时期评分变化的相关性,为延续性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病史问卷(MHQ)及主观全面评定(SGA)5种问卷评价,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肿瘤科进行同步放化疗的8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48.43±11.80)岁,对同步放化疗的不同时期[治疗前(T1)、治疗第14天(T2)、治疗第28天(T3)、治疗结束当天(T4)、治疗结束后1个月(T5)]各种症状群发生的频率、强度等进行评分,并根据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不同时期及临床分期(Ⅰ和Ⅱ期为早期组,Ⅲ期为中期组,Ⅳ期为晚期组)进行分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向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5种问卷评分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 MSAS、EORTC QLQ-C30、MHQ及SGA的评分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SAS:F=109.295,P<0.001;EORTC QLQ-C30:F=3.526,P=0.019;MHQ:F=195.156,P<0.001;SGA:F=82.605,P<0.001)。多个症状群评分不同时间点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MSAS症状群T1比T2、T1比T3、T2比T3、T2比T4、T3比T4、T3比T5、T4比T5:均P<0.05;MCMQ症状群T3比T4、T4比T5:均P<0.001;EORTC QLQ-C30症状群T1比T2、T3比T4、T3比T5、T4比T5:均P<0.001;MHQ症状群T1比T4、T2比T3、T2比T4、T3比T4、T3比T5、T4比T5:均P<0.05;SGA症状群T2比T3、T2比T4、T3比T4:均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随着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其症状是显著变化的,并存在时间相关性,临床上可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并根据症状群动态变化实施个体化干预,在减轻患者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