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药的真伪鉴别,饮片的切制,生药的贮藏保管,成药的制造,几千年来,经历代药工人员的创造发明,巩固提高,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因为过去各有师承,派系不同,操作方法亦因之而异。解放后,由于党正确的执行中医政策,大力挖掘老药工的经验和技术,加以整理,我等不揣简陋,拟将南京市中药工的经验,作成记录,分别发表。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借以抛砖引玉,使中药的百花园地开得万紫千红,老药工的一技之长均能继承下来,进一步获得相应提高,这就是我们的深切愿望。  相似文献   

4.
5.
6.
杨镇帮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65-765
古人云:“病求良医,医求良药。”何谓良药,笔者愚见,除药材地道,采收及时外,合理的加工是关键。为此,根据我多年来在我院中药加工饮片厂工作中就中药饮片加工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述如下。1 质地坚硬类药材的切制这类药材由于质地坚硬,浸泡时间比较长,但既不可伤水,也不可欠水,太过药效成分易流失,不及则伤刀易碎,影响饮片的美观,因此可采用“加热切制法”,此法具有缩短浸润时间,达到饮片完整平坦的优点。如,三棱:将原药材拣净杂质,大小分档,分别入清水浸泡至5成透,捞起(夏季摊润,冬季可加盖闷润),常淋水至8成透…  相似文献   

7.
<正>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1.参类(包括各种红参、白参、西洋参):这类药材配方量一般不大,目前各地仍以手工切制为主。切制方法:将药材放蒸笼内(量少可用小瓷缸、瓷碗代替),置存水的铁锅上(缸、碗可放存水的钢精锅内),然后置煤炉或电炉上,加热蒸软,取少量斜放刀床上切斜片(薄片)边切边取,切完为止。注意:①铁锅或钢精锅内存水以烧开后水不接触药材和不溢入碗内为宜。蒸制时间以蒸软无硬心即可。②未切部分应放蒸笼内或钢精锅内,并保持一定热度和软度,暴露则易变硬,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药饮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提高饮片质量,是各级医疗单位及医药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谭新 《中国中药杂志》1985,10(11):20-22
<正> 本文重点介绍姚述元同志三十年来对中药饮片的手工切制经验,包括铡刀、片刀的使用,以及对一些濒于失传的传统药物的特殊处理等,以期为继承中药饮片传统切制经验,保证饮片质量尽微薄之力。手工切制中涉及到的铡刀的选用、安装、整修与保养等问题已有文章介绍(《中药通报》(2):25,1982),在此从略。  相似文献   

10.
中药饮片切制经验点滴刘静芬(湖北省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武汉430021)在实际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中药饮片切制经验,现分5类简单介绍。1根及根茎类药材11参类(包括各种人参、西洋参)这类药材多以手工切制为主,配方量不大。可取药材去芦,置蒸制容器内,上盖一湿布,放炉上加热蒸软,趁热切片(斜薄片)。注意切制时边切边取,未切的放容器内保持热度,否则暴露变硬难切片。上盖湿布是为了使药材更快蒸软至无硬心。12山药将药材大小分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药材切制前的水处理和不同性质药材的各种切法。同时,还介绍了手工及机械切制的不同的操作技术及其要令。  相似文献   

12.
中药饮片切制的操作工艺,直接影响饮片质量的控制。在实践中,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药材本身的具体情况,如药材的湿度等因素,制定操作工艺。对此,就几种常用中药饮片的切制,谈一点实践体会。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  相似文献   

13.
<正> 蒲县乔家灣药材分銷站段廉楨同志,为了改进切药工具,在去年二月起經过三次的試驗,基本上成功了。其工作效率提高了五倍多。例如:香附、元胡、郁金等药品,在历来未有片子貨,現在利用新工具,就能切成片子供应。又如川芎、花朮、白朮、干姜、良姜、半夏等在过去五个人切一天的貨,今天一个人切就够了。不但这样,切下的飲片还比从前切的好,均匀一致,更便于煎服。尤其是檳榔,在过去只有宨T切药的技术人員才能切好,其他人就是学上二、三年也是不行的;但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切。現將新工具的制备和使用方法介紹如下。工具的制备:(一) 刨子:(形如木匠用的刨子相同),取一个直徑三四寸長約尺余的木料,用推刨推成四方形(長短粗細由使用者自选)。在中間鑿一个斜縫:在縫內裝刃子一个,另取一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小学徒,学习中药炮制加工,得益于家中前辈教诲。在饮片切制技术经验上,有一己之得,一技之长。现总结如下。 饮片切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以前《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细切”,“削’等饮片切制用语。汉·张仲景《伤寒论》写道:“附子劈八片。”唐·孙思邈《千金方》有“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饮片更详尽了,如附子煨熟切片,半夏、天麻等药都注明切片用。清·吴仪洛《本草从新》柴胡条记载“切为饮片”。可见饮片的切制,医家非常重视。药材切制的目的与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①便于调配时分取剂量。②切成片易浸出药材所含有效成分。③便于进一步对药材加工炮炙或制剂。④便于包装管理及运输。因此,中药切  相似文献   

15.
談飲片切制     
我們曾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求賢問道,登門拜訪的办法,整理了一些老药工的經驗,并部分的搜集了飲片切制的近代技术。以前讀了1962年8月号“江苏中医”刊载邹坚白等同志“漫談中药饮片切制”一文,感到內容丰富很有受益和启发?璐艘怖凑務劯鋈颂寤帷?一、飲片的概述中药在調配处方时,除細小的花、种子、果实外,一般多切制成片或咀段等,便于煎煑发揮药效,所以飲片可认为适于湯剂、茶剂、浸剂、煎剂等最适当形式。药材切制的目的与作用有以下几点: 1.便于調配时分取剂量,每人的服用量有  相似文献   

16.
"饮片"在近代多指切制成片状等形态而直接用于调配处方的中药,其作为汤剂用药形式出现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中药汤剂用药形式最初在汉代为"(口父)咀",魏晋以后为坐捣"粗粒",北宋时期则为粗末煮散.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为宋亡后回忆之作)中首次出现"作坊"出售"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记载,一般研究者视之为中药饮片开始应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中药饮片切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以前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细切”、“削”、“剡”等早期饮片切制用语.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遗产,我们就中药饮片切制中常用的术语进行搜集和整理.现分述如下. 一、饮片规格金钱片:多为横片,形圆如钱.如郁金、半夏、莪术等. 柳叶片:又称竹叶片.片面斜度较大,切出来的片形似柳叶或竹叶状.如黄芪、藁本、千年健等.  相似文献   

18.
19.
中药材切制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水处理 ,使药材质地软化 ,利于切片。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洗法、泡法、润法等 [1 ] ,但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还要根据药材的质地与大小的不同 ,以及季节气候温度的高低不同来决定浸渍的时间 ,原则上应少浸多润 ,以闷透为度。现根据不同药材水处理的不同要求 ,分别讨论如下 :1 软化水的水质与加水量炮制药材的用水 ,应为可供饮用的净水 [2 ]。采收时鲜切的中药材 ,一般在产地收获时就进行清洗加工切片 ,干燥后直接应用于临床。所以一定要选用清洁流动的可直接饮用清水或自来水 ,用于清洗或浸渍药材 ,保证药物的…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饮片切制前的水处理程度及其操作时的常用术语: 分档:系指将原药材按其质地、大小、长短、粗细等分拣,以便在淘洗、浸润、切制时对其分别处理。发泡:系指质轻体松的药材在洗润过程中,未掌握好“水头”,因吸水过多,使药材泡松,从而切片时易粘刀,而且有效成分损失过多。伤水:系指药材在水中一次性浸泡时间过长,伤水后的药材有效成分流失而降低药效。欠水:系指含纤维、粘液质类的药材在浸润时应少用水或缩短浸润时间。富水:系指含淀粉,鞣质类的药材在浸润时宜多用些水或延长浸润时间。看水头:系指检测通过水处理后的药材软化程度,一般判断方法有:弯动法、折断法、劈开法、穿刺法、指掐法、手捏法、牙咬法等经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