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毕业临床操作技能考试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我校临床操作技能毕业考核的运行效果,对参加操作技能考试的99届临床专业毕业学生以及监考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老师对现行临床技能考核的设计与组织表示了认可。在临床实习中,临床技能考核能有效引导学生和教师重视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规范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的培训途径,树立护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的自信性,缩短护生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的适应期。方法①带教老师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培训;②观看护理技能规范操作的演示;③护生进入临床之前,带教老师制定带教计划;④为护生提供护理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和场所;⑤实习期间,对带教老师和护生进行带教计划的考核;⑥临床实习的中期,进行各项护理技能操作的抽查;⑦临床实习结束之前进行各项护理技能操作的强化训练和全面考核;⑧临床实习之前的教育实习。结果①学校对护生的毕业考核中护理技能操作的迭标率达到100%;②医院对护生在实习前护理技能考核的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对实习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学习的影响,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的中山大学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自愿参加临床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与未参加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技能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实习学生妇产科学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对护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重组、优化,并规范考核,完善和加强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三阶段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毕业技能考核优良率从2004年的61.5%,2005年的67.7%上升到87.9%,全面提升了护理学教育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目标管理法的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参加为期4周的实习.对照组按常规实习大纲给予带教指导,实验组根据实习大纲制定明确的完成目标,采用目标管理法进行护理带教.实习期结束,两组实习护生均参加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知识考核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逐一比较.结果:上述各项比较结果,实验组都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目标管理法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根据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与特点,探索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模式,优化考核项目,制定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建立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与评价标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该考核与评价体系适合于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经过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其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未经过该体系培训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及临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是医学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更是医学生毕业时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过渡的关键,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及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习阶段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目前高通量的临床检验工作依赖智能化、自动化仪器完成,而实习考核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方式。本文拟对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及量化考核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解决以往单一的出科考试评价模式,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评价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实习前临床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对护理本科生的主要作用。方法对2015年即将踏入实习阶段的护理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名,对照组30名。纳入试验组的30名学生在实习前会接受临床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强化训练。试验周期为4周,干扰措施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临床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评价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前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临床实习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注重毕业实习前综合培训打好后期临床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护理学生安排毕业实习前的护理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服务理念等强化培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树立服务理念,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院在加强医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方法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对临床实习生毕业前临床综合素质的评估仅限于出科考试、毕业理论考试、病历书写、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学生实习自评及带教老师评语等。近年来的医学教学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校护理专科2010级2个班级、2011级2个班级,实验组178人,对照组176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训方法,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指导下的实训方法,比较两组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后综合素质能力。结果:两组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后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实习前的临床技能综合训练中,采取临床路径下带教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实习期的临技能综合训练效果,缩短学生临床实习适应期。  相似文献   

12.
提高实习医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实习医生全身体格检查技能的强化训练、护理操作训练和医疗操作训练,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方法对临床医学本科1999级、2000级实习学生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强化训练;对实习(一系)的2000级学生进行护理及四大穿刺技术训练。与1998级学生、1999级在其他医院实习的学生和2000级二系学生对比观察。结果经成绩对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技能培训工作从"松散式"边学边做的模式转变为与"规范化"、"制度化"的培养模式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实习医生临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量化考核在长学制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量化考核在长学制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及制定《八年制临床医学实习生妇产科工作量化表》,量化考查实习工作完成情况,在出科时对学生全方位综合考评,并调查学生主观态度及收获。结果:通过量化,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优良。量化工作完成多少与综合考核成绩呈正相关(P<0.05)。问卷调查中,70%(35/50)名学生表示有量化考核的科室实习收获更大。结论:在长学制妇产科临床实习中加入量化考核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客观的临床能力考试模式。本校连续3年在医学生的毕业考试中进行,对教师及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考场的准备、考官及学生等都有不同的要求。OSCE作为临床技能的考核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实习计划及实习方式进行改革,探索研究生临床实习新的教育模式。方法纠正过去制定实习计划方面的不足,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培训要求为准则,借鉴美国的培训经验,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研究生培训和管理计划,使硕士研究生实习内容与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内容相结合,实行预习-实践-总结的学习方式,大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实习,研究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以及各项考试成绩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进行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的改革,对培养临床高层次的医学研究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考试( OSCE),是近30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更为标准化的评估临床能力考核方法,是以临床技能为基础的考核工具,目前该方法己被证实有效,且方法可行、可靠,但在我国中医院校的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简化考核模式,使之适应我国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综合评价需要,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要求较高与实习实际操作机会少、临床技能考试难以规范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实习阶段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根据“三基”要求,开设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分析到课率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对到课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到课率>80%的学生的各项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到课率≤80%的学生(P<0.05),培训对于辅助检查判读的成绩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探索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的实施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808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第5、6、7学期进行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采取多元化预约方式:个人自主网络预约、书面预约、“挂号式”网络预约;多元化开放模式:学生自主练习、“工作坊”式专项操作培训、团队补课;多元化练习模块: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综合技能。对学生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和实习结束后两阶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比较2015级与2014级毕业技能考试成绩。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多元化实验室开放后,92.61%(664/717)的学生对开放模式满意;93.58%(671/717)的学生对预约方式满意;94.42%(677/717)的学生认为其能促进学习动力;97.35%(698/717)的学生认为其能激发学习兴趣;96.51%(692/717)的学生认为其能帮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习后返校问卷显示:98.02%(741/756)的学生认为能提升临床技能;92.33%(698/756)的学生认为能培养临床思维;95.63%(723/756)的学生认为能增强实习自信心;94.18%(712/756)的学生认为能增加职业归属感。2015级临床医学生的毕业技能考试成绩[(90.33±5.59) vs. (82.22±7.19)]和单项技能成绩均优于201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增强学生实习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模式在普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随机在普外科参加临床见习的学生中抽取60名分为两组,分别接受PBL教学和LBL教学,见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PBL组总分及病例分析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组学生对普外科见习明显更感兴趣,在查阅资料、自学、...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是评估者通过直接观察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即时给予评估和反馈,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形成性评价工具,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将DOPS引入全科医学专业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在全科医学科毕业实习中应用DOPS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于2018年9-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均安排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参加为期1周的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为期1周的临床实践。对照组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在1周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开展2次DOPS形成性评价,两组由相同教师授课。轮转结束时,应用小型临床评价演练(Mini-CEX)、临床技能操作评分、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76.67±6.20)、(72.50±7.6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ni-CEX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体格检查、人文关怀、沟通技巧、整体表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PS临床操作时间为(11.32±1.76)min,反馈时间为(13.14±2.21)min,合计时间为(24.46±1.97)min。>80%的学生认为DOPS有利于发现自身操作中的小问题、有助于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可行性强、可以提高操作技能、培养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结论 在全科医学科毕业实习中开展DOPS作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和Mini-CEX成绩,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