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重对青年人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指标.[方法]通过测量114例年轻健康人的身高、体重,测量其头、上肢、下肢、躯干、肋骨、骨盆、脊柱和和全身骨密度(BMD),以及上肢、下肢、躯干和全身骨矿含量(BMC).并分析体重与骨矿含量和骨密度间相关性和体重对两指标的影响.[结果]两性体重与下肢、躯干、全身BMC相关性均较体重与这3个部位BMD的相关性强,男性体重与BMC的相关性不如女性;体重标化的下肢BMC具有最小的变异系数,其次是全身和躯干的BMC变异系数较小.[结论]体重与BMC和BMD均呈正相关,尤其和BMC相关性最强,故分析骨矿含量时,用体重校正可更加准确反映个体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跟骨超声骨密度变化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纳入RA患者260例。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及跟骨骨密度(阿洛卡跟骨超声骨密度仪)与骨密度系列参数[如声速(speed of sound,SOS)、骨折风险系数(osteosono-assessment index,OSI)、骨强度(transmission index,TI)],其中SOS以中国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为基准计算T值。分析RA患者的骨密度情况以及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有60例RA患者纳入治疗组,给予碳酸钙600 mg/d和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12月后骨密度系列参数的差异。结果 (1)260例RA患者平均年龄为(53.28±12.65)岁,...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可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1],在女性人群中尤其常见.该病导致的OS性骨折,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与生活[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患者腰椎(LS)、左侧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骨丢失和骨转换的影响。方法对31例门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患每日服用1片碳酸钙和维生素D复合剂(每片含元素钙600mg和维生素D125IU),连服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腰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碳酸钙和维生素D复合剂每日1片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疼和腿痛性痉挛,有明显疗效。可以维持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男性腰椎骨矿含量( 2.7%),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血清250HD( 13.8%)和BGP(%29.5%),减少尿HOP/Cr比值(-17.5%)。结论老年人每天1片碳酸钙和维生素D复合剂对防止骨丢失,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绍兴第二医院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骨质疏松者75例为骨质疏松组,未出现骨质疏松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全身数字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基于MRS评估绝经后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骨密度及VAT/SAT比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2020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绝经女性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DXA检测结果显示分为OP组25例、低骨量组32例、正常骨量组43例.对比三组受试者BMD、FF、VAT、SAT、VAT/SAT的差异,并分析腰...  相似文献   

8.
150例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BALP,光电比色法测定TRAP,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运端骨密度.[结果]随着年龄增加,BALP、TRAP均增加,SOS值减少.经方差分析BALP、SOS值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P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年龄、BALP、TRAP均与SOS值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54、-0.346、-0.488.[结论]绝经妇女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且BALP是反映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变化的骨代谢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腰围与血压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筛选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再对自愿参加的1082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的测量。结果男、女儿童血压及血压偏高检出率均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体重正常儿童;腰围偏高组也明显高于腰围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MI,WC与儿童SBP,DB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定期检查超重、肥胖儿童的血压,对预防和控制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云坤 《现代医院》2013,(11):50-51
目的研究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在经过该项治疗后,33例患者感觉运动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占总数的73.33%;10例患者感觉运动肌力部分恢复,占总数的22.22%,2例患者的感觉运动肌力没有显著改善。跟踪调查一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优良率为95.56%。结论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对于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地稳定脊椎,对于遭受压迫症状的患者效果十分明显,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胡田生 《现代医院》2012,12(2):48-49
目的探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利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1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3例全部痊愈,其中158例一次复位成功,5例因病史超过3 d,第一次复位未成功,于次日第二次复位成功。结论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疗效确切,无须其它医疗器械辅助治疗,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腰椎骨组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分离成年大鼠腰椎(L1~5),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取成骨细胞,骨髓诱导法分离获取破骨细胞,并对在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进行鉴定与功能评价。[结果]所培养的成骨细胞表达标志性分化基因,具有较好的钙化能力;破骨细胞表现为多核巨细胞外观,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具有良好的骨吸收功能。[结论]成功分离、培养获得了成年大鼠腰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腰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艳菊  郭艳巍  袁晓明  陈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08-5009,5011
[目的]为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进展,了解血栓前状态诊断指标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52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子痫前期轻度者28例,子痫前期重度者2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的孕妇32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正常孕晚期组PT、APTT及PLT各平均值与子痫前期轻度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AT-Ⅲ平均值显著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22< 0.05),DD平均值显著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18< 0.05).子痫前期轻度组PT和APTT各平均值与子痫前期重度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AT-Ⅲ平均值显著高于子痫前期重度组(P<0.05),DD平均值显著低于子痫前期重度组(P=0.011< 0.05).[结论] AT-Ⅲ、PLT及DD是提示血栓前状态的敏感因子,妊娠期血液AT-Ⅲ和PLT水平呈现下降,而DD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时,提示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较为严重,子痫前期正在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七城市居民体重指数变动趋势及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向华  鲍秋菊 《营养学报》1998,20(3):250-254
目的:对北京、上海等七城市35岁以上居民14666人的BMI变化情况、BMI对血压的影响进行随访研究。将基线BMI按<20、20~25、>25kg/m2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肥胖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性肥胖患病率分别是18.38%与24.5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SBP、D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BMI呈正相关关系。3年随访期间,男女队列分别有45.30%和45.48%的人BMI升高,男性BMI升高了0.21kg/m2,女性升高了0.31kg/m2,人群平均SBP、DBP和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上升,BMI增高人群的平均SBP、DBP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MI恒定和BMI下降人群(P<0.01)。  相似文献   

15.
矽肺患者血液流病变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矽肺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我们测定了本院门诊及住院的83例不同期别矽肺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结果显示:晚期(Ⅱ、Ⅲ期)和进展期矽肺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不仅与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的粘弹特性有关,而且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和IgA的含量增加有关,而与纤维蛋白原未显示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 调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探讨体质指数 ( BMI)与体脂含量、腰臀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 对 1 0 0 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 ,按 WHO对亚洲成年人的 BMI新定义分为 5组 ,对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和生物电阻抗法 ( BIA法 )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 以 BMI法判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男性超重率和 度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女人群中 度肥胖发生率均较低 ;在相同 BMI组中 ,男性的平均年龄比女性低 ( P<0 .0 1 )。而 BIA法和皮褶厚度法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 BMI法 ,且女性体脂含量、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肩胛下皮褶厚度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 BMI均与体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超重组的腰围平均值为 80 cm,而男性 度肥胖组的腰围平均值 >90 cm。结论 : 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年龄早于女性。以 BMI法判断肥胖和以 BIA法及皮褶厚度法体脂含量法判断肥胖有很大差别 ,仅以 BMI判断肥胖不够准确 ,尚需考虑年龄、性别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北京市所三甲医院4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474例脑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0.61%,有偏瘫、麻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视野缺损、四肢活动不灵、失眠、情绪低落等临床症状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或减轻临床症状,可减少认知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108例,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孕妇分为早期治疗组(妊娠20周内,40例)、晚期治疗组(妊娠20~37周,35例)和未治疗组(33例),组间比较妊娠不良结局、围产儿不良预后新生儿Apgar评分与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早期治疗组足月分娩率、正常新生儿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妊娠不良结局率与围产儿不良预后率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晚期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新生儿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阳性率,先天梅毒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晚期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妊娠与围产儿不良结局,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风险,其中治疗时机越早,其对妊娠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闻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运城 市中心医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38例患者,均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治疗.术后随访6~28个月,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功能评估并测量腰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 者术后6周及最终随访ODI、VAS评分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与随访时腰椎前 凸角及椎闻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nderson疗效评估结果为优12例,良23例, 可3例,无差例,优良率为92.11%.2例不融合,融合宰为94.74%. [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 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能有效地改善ODI、ODI术后评分,维持术后椎闻隙高度,改善腰椎前凸角,融合率、优良率较 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