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豫医无毛小鼠的无毛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外公布的小鼠、大鼠及人无毛基因的cDNA序列做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确定该鼠无毛基因的特异性.结果:克隆测序结果为一923 bp的片段,相当于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无毛基因cDNA序列的3 150~3 565 bp位置,包含4个外显子(外显子13~16)及3个内含子(内含子13~15);与本室以前所测昆明小鼠无毛基因部分DNA序列100%同源,其外显子部分共416 bp,可编码138个氨基酸,与国外公布的小鼠、大鼠、人的无毛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5%、8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7.8%、84%.结论:①克隆定序了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部分DNA序列;②排除了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突变发生于本段序列的可能;③无毛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同源性很高,应属保守基因,其蛋白质产物可能在一些基本的调节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推测豫医无毛小鼠的无毛基因可能也位于14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Unev无毛小鼠的无毛性状与无毛基因(hairless gene,hr)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的hr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本单位培育的Unev无毛小鼠hr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与分析.结果 获得了Unev无毛小鼠及野生型hr的全部编码区序列(3546 bp).Unev无毛小鼠hr基因与野生型小鼠hr基因的长度及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外小鼠hr基因序列(Z32675)相比,同源性为99.7%,共10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2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和昆明小鼠的hr(AY547391)相比,同源性为99.6%,共1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3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但这些突变是由种属差异造成的.结论 Uncv无毛小鼠的无毛性状产生与hr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豫医卷毛大鼠与其他物种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差异.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豫医卷毛大鼠EGFR c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技术对BN大鼠、家鼠、黄牛、猕猴和人EGF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遗传学分析.结果:获得了豫医卷毛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豫医无毛小鼠(YYHL)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并与Mus muscnlus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测出YYHL DNA序列1 824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816 bp,其不同之处有27处,变异方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其中在12外显子中有一无义突变(G→A),导致该部位由编码色氨酸的UGG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GA.结论:YYHL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基因组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豫医卷毛大鼠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进行比较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豫医卷毛大鼠EGF基因c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与BN大鼠、家鼠、原鸡、猕猴和人EG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遗传学分析。结果:获得了豫医卷毛大鼠EGF基因全长3522bp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X437943)。豫医卷毛大鼠EGF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与BN大鼠、家鼠、原鸡、猕猴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7.8%、83.4%、59.7%、76.5%、73.5%,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79.9%、52.9%、69.6%、69.4%。结论:EG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不同物种之间也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豫医无毛小鼠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二者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对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特异性程度。结果 本实验共测出豫医无毛小鼠DNA序列1746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733bp,两者不同之处有32处,均位于内含子,突变形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结论 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内含子中的插入、缺失和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豫医无毛小鼠眼球组织学的结构,探讨豫医无毛小鼠视物能力差的原因.方法:取豫医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各5只,于室温(20~28 ℃)饲养,饲养期间观察2组小鼠眼睑、眼球外观,12周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眼球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豫医无毛小鼠仔鼠时期眼睑外观正常,12周龄时眼睑及皮肤有许多油脂黏附,头侧、眼睑及体侧出现皱纹和褶痕,眼睑松垂,眼球变混浊,视物能力、敏感性及行动性均降低.昆明小鼠饲养期间眼睑及眼球无明显变化.豫医无毛小鼠角膜、视网膜、睫状体组织学结构与昆明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豫医无毛小鼠眼球的组织学结构与昆明小鼠相同,其视物能力差可能是由眼睑松垂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豫医无毛小鼠H 抗原系统的同源性。方法:采用近交培育20 代2 月龄雌性豫医无毛小鼠皮肤异体移植法。结果:经100 d 观察,受试小鼠无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移植皮片全部为永久性接受。结论:豫医无毛小鼠突变种群经20 代近交培育,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立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原位PCR荧光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原位PCR的方法对豫医无毛小鼠中期染色体标本的无毛基因进行检测,并设立PCR反应液中无Taq DNA聚合酶、无引物、无bIo-11—dU/TP等进行多组对照。结果染色体标本上出现1—2个黄绿色的扩增信号,而对照组则无。结论本实验为以后进行该基因的精确染色体定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突变无毛小鼠近交系的育成及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培育突变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 ,鉴定其基因纯合度 ,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强迫杂合性全同胞兄妹交配法进行分离近交系培育。生化标记检测、皮肤移植试验和毛色基因测试法对其基因纯合度进行鉴定。并采用相应方法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育成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基因高度纯合的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现已达 3 0代。结论 :可以认为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是一个遗传上高度纯合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DNA原位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位PCR技术对检测基因组变异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原位PCR检测豫医无毛小鼠皮肤和脾的石蜡组织切片,并以健康昆明小鼠皮肤和脾的石蜡组织切片、PCR反应液不加Taq DNA聚合酶、不加引物和引物不带生物素作为对照。结果:豫医无毛小鼠皮肤和脾石蜡组织切片中检测到清晰的杂交信号,而且杂交信号位于细胞核内;4组对照均未出现杂交信号。结论:原位PCR在基因组变异检测方面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无毛小鼠同类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培育包含无毛基因的同类系小鼠新品系,明确无毛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方式。方法:将无毛基因通过杂交互交导入法分别导入615、C57BL/6、BALB/c、DBA/2共4种近交系。结果:已完成4代导入杂交的第1代、第3代均表现有毛,第2代、第4代互交育出615、C57BL/6、BALB/c、DBA/2共4种无毛小鼠,其脱毛规律同豫医无毛小鼠。结论:无毛基因可以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表达。  相似文献   

13.
豫医无毛小鼠寿命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对豫医无毛小鼠寿命的观察 ,探讨突变基因对无毛小鼠寿命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生产繁殖状态下 ,随机选取无毛小鼠雌雄各 50只 ,杂合子有毛小鼠雌雄各 2 5只 ,饲养条件、营养状况、实验方法等均相同 ,观察每只小鼠自然衰老的过程 ,并计算出各自的寿命。结果 :纯合子无毛小鼠平均寿命雌性为 (30 3 .3± 35 .0 )d、雄性为 (2 61 .6± 41 .2 )d ,杂合子有毛小鼠平均寿命雌性为 (382 .7± 35 .7)d、雄性为 (353 .0± 37.2 )d。纯合子无毛小鼠与杂合子同性别有毛小鼠寿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突变基因可能对无毛小鼠的寿命有影响 ,豫医无毛小鼠可作为衰老模型供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14.
促性腺激素作用下豫医无毛小鼠超排卵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超排卵的最佳条件 ,提高超排卵效果。方法 :30只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 5IU、8IU、10IU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间隔 4 8h注射 ,比较排出卵母细胞的数量。结果与结论 :腹腔间隔 4 8h各注射 8IU的PMSG和HCG超排卵效果最好 ;各剂量组右侧卵巢比左侧卵巢超排卵效果好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培育的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昆明小鼠作对照,分别对不同日龄豫医无毛小鼠的体重、体长及脏器重进行测定。测交实验测定突变基因的类型。一般组织学方法研究其皮肤结构,并观察描述了无毛小鼠的脱毛规律。结果:无毛小鼠生长发育迟缓,寿命缩短,且皮肤组织学结构变化显著,突变基因经测交试验证实为常染色体上的单一隐性基因。结论:无毛小鼠有别于裸鼠和昆明小鼠,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胞内出现由染色质形成的新月形凋亡小体并伴有空泡.结论:YYHL眼睑的结构变化导致其视力下降;YYHL眼睑皮肤毛囊细胞凋亡是导致其眼睑无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