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探讨法律政策工具侧重点与不足,为优化法律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法律政策工具和突发应急管理2个维度对我国颁布的16个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体系建设相关文件进行分析。结果:311个政策文本编号中,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上,环境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最高(211条,67.8%),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53条,17.1%),而供给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较低(47条,15.1%)。在应急管理维度上,准备阶段所占比例最高(179条,57.6%),其次是响应阶段(70条,22.5%),而预防阶段(32条,10.3%)和恢复阶段(30条,9.6%)相对较少。预防和恢复阶段中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少(1条,0.32%),准备阶段重视环境型政策工具(125条,40.2%),而供给型政策工具相对较少(6条,7.4%)。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政策工具类型多样化,但结构有待调整优化。重环境轻供给与需求,重事发准备与响应,轻事前预防与事后恢复,建议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监测预警,加大人力、物资和基础设施等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下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社区防控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究其在疫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变化及侧重点,为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体系制定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39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社区防控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Y维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结果 政策工具总体分布差异化显著,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疫情第一阶段政策颁布数量相对较多、针对性强。结论 环境型政策工具是社区防控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但不同阶段具体政策工具选择使用侧重点不同,第一阶段供给型科技运用工具使用最多,第二阶段需求型公共服务工具使用较多,第三阶段需求型分级诊疗工具使用较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不同阶段,及时优化调整社区防控政策,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政策工具,增强政策工具适切性,通过政策体系引导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情况,为基层中医药领域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出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结合利益相关者维度,对2012—2022年基层中医药发展领域的35份国家及直属部委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政策工具维度中供给型最多(46.68%)、环境型次之(37.91%)、需求型最少(15.40%);利益相关者维度中政府和医疗机构使用政策工具较多;医疗技术人员和居民使用政策工具较少。结论:各类政策工具及其子工具使用结构不均衡;对医疗技术人员和居民需求关注不充分,政府和医疗机构内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各利益主体政策工具效用发挥受限。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改善政府和医疗机构内部政策工具“倾斜”现象,以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4.
路珍  刘伟  路光贤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65-216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均等化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医改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起步早,相关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南京模式被国家卫生部推广。但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距明显,与均等化目标差距较大。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描述了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提出了实现均等化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探讨政策工具侧重点与不足,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应急管理2个维度对我国颁布的7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 234个政策文本编号中,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上,环境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最高(60.26%,141/234),其次为供给型政策工具(35.90%,84/234),而需求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较低(3.85%,9/234)。在应急管理维度上,事中管理所占比例最高(66.24%,155/234);而事前管理(29.91%,70/234)和事后管理(3.85%,9/234)相对较少。环境型政策工具(46.10%)及需求性政策工具的(22.22%)事前管理比例高于供给性政策工具(3.57%)。结论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看,环境型政策工具占绝对优势,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适中,需求型政策工具显著短缺。从应急管理维度看,事中管理最为侧重,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占比较低。建议加快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知现状,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广西3个城市,每个城市分别抽取1家三甲医院、1家县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知晓度及态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个人及个人所在单位的影响,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未来发展重点的认知等进行调研。[结果]45.12%医务人员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政策受关注度不高;医务人员对该政策的主观认知度虽存在差异,但认知程度普遍较高;72.26%的医务人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个人有正面影响;61.04%的医务人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所在单位有正面影响;91.81%的医务人员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80%以上的不同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基层医疗机构需共同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结论]服务手册、专栏、医生培训等宣传手段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认知,绩效考核等方式能提高医疗机构的重视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基础上,可允许不同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有针对性重点开展卫生服务项目,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全面、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2009—2022年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发展政策文本的内容特点,为持续完善优化县级公立医院政策体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构建的“基本政策工具—系统维度—发展阶段”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政策条目进行频数统计与交叉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的95篇国家层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在3个发展阶段中,政策工具的开展总体上基本以环境型工具使用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为辅的特点;系统维度工具的使用具有差异性,宏观维度居多;基本政策工具与系统维度工具之间的组合搭配较为合理,二者内部的子维度占比在各发展阶段维度中基本稳定。结论 政策制定者应结合战略需求与社会环境等发展背景,进一步统筹基本政策工具与系统维度工具运用的均衡性与合理性,合力推动新时代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拓展深化,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政策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建议。方法 选取2003年—2021年间中央层面发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政策,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应急管理过程、基本政策工具、系统论视角,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类并分析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 政策工具维度中,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别占比58.1%、2.5%,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现象;应急管理维度中,事前管理占比76.25%,而事中、事后管理仅占13.13%和10.63%;系统论维度中,系统内外部子模分别占比79.28%和20.63%。政策工具—应急管理过程维度分析结果表明,事前管理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与环境型政策工具在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使用都较少;政策工具—系统论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内部子模相比于外部子模使用了更多的政策工具,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最高;系统论—应急管理过程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整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中,内外部子模都倾向于做好事前管理,占比达70%。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均等化试点政策下,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改进完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均等化试点政策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流动人口建档率为28.3%,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性质、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流动范围、流动时间、流动原因、是否居住在试点城市是影响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处于较低水平,均等化试点政策效果不明显,应加大宣传力度,优化资源组合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助力均等化试点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2.
《Vaccine》2015,33(32):3970-3975
BackgroundVaccination uptak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can be assessed in a variety of ways, including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being up-to-date (UTD), measures of UTD that consider dose timing, like age-appropriate vaccin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from individual doses. This analysis compared methods of operationalizing vaccination uptake and corresponding risk of pertussis infection.MethodsCity-wide case-control study of children in Philadelphia aged 3 months through 6 years, between 2001 and 2013.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solate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each measure of vaccination uptak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odds of pertussis.ResultsBeing UTD on vaccinations was associated with a 52% reduction in risk of pertussis (OR 0.48, 95% CI: 0.34, 0.69). Evaluation of delayed receipt of vaccine versus on-time UTD yielded similar results.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risk of pertussis for each additional dose received with 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pertussis infection observed from the first (OR 0.48, 95% CI: 0.28, 0.83) and second dose (OR 0.17, 95% CI: 0.08, 0.34). Additional doses conferred minimal additional protection in this age group.ConclusionExamining vaccination status by individual doses may offer improved predictive capacity for identifying children at risk for pertussis infectio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UTD measure.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尘肺病患者145例死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汉中市尘肺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原因,以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45例尘肺病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平均发病年龄、死亡年龄及患尘肺病后的存活年限。结果矽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均早于煤工尘肺和石棉肺,尘肺病的主要死因为患肺部疾患,患尘肺病后的平均存活年限为12a。结论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对尘肺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tages of change of smoking, in terms of psychosocial, structur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mong inhabitants of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METHODS: Cross-sectional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survey on health related behaviour. Subjects were 2009 current and former smokers, aged 20-46, living in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in Rotterdam,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the Netherlands. Three groups of smokers wer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ages of change-definitions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precontemplator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contemplators/preparators) and former smokers (actors/maintainer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and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were compared regarding psychosocial factors (attitude, social norm, self-efficacy), structural factors (neighbourhood problems, material deprivation, financial problems, employment status)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ge, gender, marital status, cultur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level). Former smokers were compared with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regarding structur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ess correlates of stages of change. RESULTS: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prevalence = 19%) reported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stronger social norms and higher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in quitting smoking than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prevalence = 57%).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less often were Dutch-born, more often had attende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ing or university and more often reported experiencing two or more neighbourhood problems compared to smokers not planning to quit. Former smokers (prevalence = 24%) were older, more often Dutch-born, married, employed and higher educated, compared to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Furthermore, former smokers less often reported material deprivation and financial problems than smokers planning to quit. CONCLUSION: Among people living in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different factors correlate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change of smoking.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西林瓶装注射用水的装量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查西林瓶装注射用水的实际分装量是否符合2005年版《药典》三部要求,按照2005年版《药典》三部中“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分装规格为0.8ml的西林瓶装注射用水10000瓶,随机在分装过程的前、中、后阶段共抽取100瓶,轧盖、目检。分别用1ml标定注射器及1ml普通无菌注射器抽取每瓶注射用水的实际体积,以t检验法对实际抽取量与标示量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与2005年版《药典》三部要求分装附加量为0.1m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办法》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改:《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规定医疗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作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8.
Occasionally, the efficacy of screening for cancer recurrence has been evaluated by mean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However, these studies generally have not been designed and analyzed in a manner that will yield an unbiased result. The commentary shows that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studies of the efficacy of screening for the presence of a given cancer in persons with no history of this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of screening for recurrence will improve its chances of obtaining valid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
何梅  何龙  苏惠  黄越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34-4835
目的:揭示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制定地贫预防控制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近3年137例地贫儿(45例重型β-地贫、29例中间型β-地贫、32例中间型α-地贫和31例巴氏胎儿水肿综合征)出生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地贫儿出生相关社会心理因素顺位依次为:基因携带者不知情(70.07%)、经济困难(21.17%)、心理因素(5.11%)、其它(3.65%)。基因携带者对自身情况不知情是本组地贫儿主要出生相关因素,与其它出生相关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因携带者自身的认识与重视是预防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贫高发区人群携带者(轻型β-地贫、α-地贫特征和静止型携带者)的检出及系统管理是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应进一步应用生物、社会及心理的医学模式搞好地贫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可乐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数量的影响.方法 31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0.6ml生理盐水、0.3,0.6ml可乐灌胃),腹腔注射组(0.6ml可乐注射)和阳性对照组(0.6ml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组.灌胃及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测定小鼠精子的运动参数,并观察其畸形发生率.结果 高剂量组肾脏系数与阴性对照、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小鼠附睾系数明显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的精子平均移动角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精子密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及腹腔注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与腹腔注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乐对小鼠精子活性和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