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广州两地接受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计算其健康效用值,单因素分析使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Tobit回归模型。结果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699。在5个维度中,存在困难比例依次为日常活动能力(56.8%)、行动能力(55.0%)、自我照顾能力(50.8%)、疼痛/不适(42.0%)、焦虑/抑郁(24.7%)。Tob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收入1 001~5 000元、未患有慢性病、每日睡眠时间6~8 h是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形式,其难点在于“医养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社区“医养结合”。社区医养结合的主要形式包括社区在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外,或通过与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或设立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护理、康复和医疗服务。居家医疗服务包括医疗机构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以及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方式提供的医疗服务。然而,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社区居家养老如何实现“医养结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介绍了该市在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中的具体举措,分析医养结合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总结精准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建立中医药和智慧医养体系、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通过促进医养功能耦合、提升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制度、拓宽医养结合融资渠道、壮大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路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真正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现状、特点和问题,为完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12个省/市选择包含10种类型的34家提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进行现场调研,运用主题框架法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格局正在形成;整合型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有一定探索,须进一步总结推广;多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和保障措施还不完善。结论和建议 应建立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和保障政策;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主体作用,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探索适宜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面对多样化、复合化的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推动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是如今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南京市秦淮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运用协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多主体协同下社区医养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协同管理特点与优势,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社会主体、家庭的组织与协作,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多主体协同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实现多层次协同治理,激发核心主体内生动能,促进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我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政策“碎片化”且部门权责重叠、筹资机制不健全、养老观念陈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充足、养老服务人才资源匮乏、服务设施落后、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结论:完善法规体系,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财政支持,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搭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养老产品和服务模式,营造良好风气,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卫生》2023,(11):9-11
<正>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2]25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研究制定《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并于2023年11月1日印发。《指南》参考相关部门标准规范,遵循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家和社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各地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但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存在医院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薄弱,机构的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偏重养老院等各种问题。本文将从定义、基本要求、机构养老建设要求、社区养老建设要求、居家养老建设要求和基地智慧化建设要求等方面对“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标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因此,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和健康养老双重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健康老龄化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医养结合在健康老龄化产业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在描绘中医药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的大趋势下,我国已经明确医养结合工作要以社区医疗服务为依托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在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能力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建议,社区开展医养结合需要多部门协同,针对老年患者需求进行测算、制定标准,实现制度、资源的融合、协调和合理配置,整合服务,使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健康治理的视角,从政策指导与愿景、系统设计、协同合作、监管能力、问责制与透明度、信息收集与监测六个方面对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的治理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的治理功能主要面临长期发展计划与目标缺乏、政府多部门协同效率欠佳、非政府力量参与治理作用有限、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后续问责制与透明度不明晰等问题。未来应从完善相关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制定、持续深化部门间协同合作力度、重视多中心治理能力的发挥以及强化监管与问责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2.
少子老龄化是我国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少子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需求、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代际失衡问题,对医疗保险筹资和服务提供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面临少子老龄化和经济低迷的双重挑战,一直在进行卫生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文将系统梳理日本医疗保障应对老龄化的改革历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系统框架和协同理论,从政府治理、多层次保障、筹资与支付、基金预算与卫生资源、整合型服务等方面总结日本医疗保障和卫生体系的变革给我国带来的启示,为我国完善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走向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欣 《中国卫生产业》2020,(2):194-195,198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长,医养结合服务有效推动以及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怎样借助现有医疗环境支持,在合理规划、调整布局,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二者高效合作,该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社区卫生环境和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在医养结合下深化社区建设的同时全面推动新时代下我国卫生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013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筹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医养结合”“居家社区”等为关键词检索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官方网站2013年1月—2021年9月发布的政策文件;对纳入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主题框架分析。结果 共纳入28项相关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参与发文最多(19项),其次为民政部(14项)。纳入政策涉及的筹资主题包括财政经费支持(14项)、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19项)、社会资本(10项)、投融资和财税价格政策(5项)以及其他(福利彩票和社会捐赠)(3项)五类主题。现有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筹资政策的资金筹集和风险分摊功能亟待提高。结论 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明确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筹资的责任,加强资金风险分摊原则,以实现充足、可持续的筹资目标;加强对不同举办主体机构筹资政策安排的均衡性,确保社会资本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参与;同时注意加强政策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具体化,促进政策落地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我国医疗领域掀起对"医疗供给侧改革"的讨论热潮.阐述我国实施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策略;"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将面临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供给侧改革思路将从构建能够合理分流患者的有序就医格局、以公立医院改革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质效、引入社会办医力量发展健康服务业三个方面入手引领中国医疗服务体系重构,同时支付制度改革引入预付制、卫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互联网医疗兴起都将配套医疗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从而将以公立医院为主体、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转变为全面涵盖预防、体检、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多环节、多流程的整合型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持续的我国健康老龄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给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描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特点,分析了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得出健康老龄化是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阐述了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医疗服务和预防服务融合的概念框架, 设计医防融合水平测量的指标体系,并用实证数据测试指标体系的信度和适用性。方法结合现有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的概念框架和我国卫生体系的特征,构建基层卫生服务提供中医防融合的概念框架;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医防融合水平测量的指标体系;测试指标体系的调查数据来自广西两县中6个乡镇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重点疾病患者以及常住居民。结果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上的融合表现在个人、机构和体系三个层次上,融合的实现需要在筹资激励、组织、信息系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环境,供方融合行为可促进需方预防性服务利用和健康行为的改善。基于此框架开发了包括5个维度、共28个指标的测量指标体系。在广西两县测试指标体系,显示测量结果与两县整合导向改革阶段相符合,并识别出医防融合支持环境中需要加强“激励”和“组织”维度。结论本研究指标体系整体信度较好,能识别需要加强的支持政策,在整合型卫生体系改革背景下,有在全国不同卫生体系发展水平地区测试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江苏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县城为例,借鉴DMIC整合医疗服务发展模型的9大维度对县、乡、村医务人员慢性病整合服务协作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医务人员跨机构慢性病协作提供改善方向。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相结合,对27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村医在整合协作工作中参与度最强,但人力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县、乡、村医务人员均对开展跨机构协作工作表示高度认可,但实际协作水平低;县、乡、村连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