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额预付制改革对黄州区医共体基层医疗服务供给的影响。方法:收集黄州区医共体月度数据,描述性分析基层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效率及数量的变化,利用间断时间序列检验总额预付两次政策改革前后服务供给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黄州区分别于2018年、2019年开展并完善总额预付制改革。改革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医师日均诊疗人次及床位使用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两阶段政策改革后基层门急诊人次及其占比均呈增长趋势(P<0.05),第一阶段政策改革后出院人数及其占比显著增长(P<0.05)。结论:总额预付制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供给增加,但仍存在门急诊服务量增长趋势平缓、住院服务量不合理增长的问题,第二阶段政策改革应进一步扩大总额预付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明市内部年薪工分制改革与外部医共体打包支付及其他一系列配套政策改革下医疗服务供给的变化情况,以及内外部经济激励政策的协同影响机制。方法:以三明市2015年8月年薪工分制改革、2018年1月医共体打包支付改革为政策干预时点,采用间断时间序列(ITSA)分段回归模型对3个政策时段月度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年薪工分制实施后,全市及基层门急诊人次均较改革前有大幅提升,医院门急诊人次仍保持既往上涨趋势。医共体打包支付实施后,全市、基层、医院门急诊及入院人次的上升趋势均明显减缓,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结论:发挥外部经济激励的宏观调控作用,能够规范由不合理内部经济激励引起的过度医疗服务供给行为;内部与外部经济激励联动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DIP的政策框架范围内,探索DIP支付方式与紧密型医共体总额付费政策融合模式,分析各模式对医共体服务行为影响。本研究应用博弈论从政府和医共体、医共体和医疗机构双层经济激励结构,即外部支付方式和内部分配模式两个层面,构建医共体打包付费三个组合模式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DIP支付方式既用于外部支付,又用于内部分配时,扩大服务量为最优策略,容易导致医共体内外竞争;当只用于外部支付,不用于内部分配,仍持续对外进行服务扩张,内部分配制度的设计空间不足;当不用于外部支付,只用于内部分配时,有助于通过按人头总额付费削弱医共体对外的无序竞争,同时通过DIP支付规则,应用区域内不同点值规范医疗机构恶意扩大服务量的不合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现影响制约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改革激励效应的因素,为促进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改革提供研究证据。方法:以样本地区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政策文本及其激励效应为研究对象,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模式的设计要素与其激励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超支分担、购买服务范围、结算方式是影响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方案激励效应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采取供方承担超支风险、购买服务范围包含县域外医疗服务和预付制结算方式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模式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全面推广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进程中,为了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缓解三级医院医保费用控制压力,分级医疗的作用日渐明显。真正实现分级医疗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各项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0年所有单一病种住院患者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研究医保预付制与患者的相关支出水平的关系。结果医保总额预付制减少了大型检查、普通检查和化验的数量;降低了普通检查费用、自费药品费、手术材料费、检查费、中草药费等;提高了医保药品费、住院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总体而言,医保总额预付后,总费用却上升了6.6%。相对于自费患者,预付内患者的总费用低了4.6%。结论医保总额预付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支出,但不能统一地降低患者医保各项支出,该制度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总额预付制中医、保、患三方的利益关系.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政策解读、文献研究等,分析三方利益关系.结果 我国实行的总额预付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政策制定、实施方法、奖惩机制等方面不统一,需要从医保基金测算、筹资渠道、政策监管、配套措施以及各方支持等方面创造条件.结论 总额预付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但在医院医保费用合理测算、保护参保人利益和其它配套措施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系统梳理三明市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的协同治理模式,以尤溪县总医院为例分析改革效果。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定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分别评价尤溪县总医院支付方式改革年度数据、月度数据。结果:支付方式改革多元治理主体间、改革政策间存在协同机制。改革后,尤溪县医保基金结余率提高至2.84%,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数占比从50.8%提高至6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障碍的公共卫生管理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城乡居民医保患者出院次均自付费用降幅达20.1%。结论:政府主导促进了治理主体间协同,多元治理主体间协同促进改革政策协同,明确、协同的改革政策促进医共体、管理者、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改革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支付方式改革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总额预付制的基本理念、强化机制以及总额预付制对医疗成本、医疗供给数量、服务质量以及供给方行为变化等几个方面系统的梳理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总额预付制对医疗供给行为以及除了成本控制之外的医疗系统表现,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的认知都非常有限,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制度背景下总额预付制的市场表现及其差异、总额预付下医疗供给行为的跨期选择等问题,并改进评估总额预付市场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DRG收付费一体化改革仍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点内容,但是尚处地方试点探索阶段,其影响机制有待探讨。本研究基于博弈论,从患者、医保部门、医疗机构三个利益相关者出发,以福建泉州市和三明市改革模式为例进行运行模式分析。研究发现,患者侧的收费标准差异是影响改革结果的重要内容,收费标准“一刀切”容易加剧患者自付负担;在合理的预算控制和支付标准下有助于缓解医保基金支出负担;改革能够激励医疗机构节约医疗成本,仍需防范不合理医疗行为。建议患者侧仍依据实际发生医疗费用进行比例结算,以病组支付标准作为自付上限;合理制定年度预算,协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推动支付标准的合理确定;加强监管机制,防范病组高套。 相似文献
13.
从总额控制的基本概念着手,介绍了总额预算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影响以及优缺点评价,分析并总结了总额控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总额的制定与调整机制、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机制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尚未形成、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是当前我国总额控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改革路径;科学测算和设计,综合考量多元化目标;逐步构建多元支付体系,配套措施落实到位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总额预付的实施要求医院有先进的医保信息系统支持.我院医保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建立数据支持系统,为医院医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福建省尤溪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研进行资料收集,采用统计描述和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尤溪县通过试行医联体总额预付制、持续探索完善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制度、实行差异化支付政策以及强化医保监督管理职能等,实现了医保基金运行基本平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以控制、县域内就诊率显著提升、基层服务利用逐步增加、医院收入结构得以优化、患者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结论与建议:尤溪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利于激发医疗服务提供者内生控费和质量提升动力、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但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信息化支撑作用尚未发挥到位、病案首页质量仍难以满足需求,需进行针对性完善,并同步推进其他相关领域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六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与医院控费策略的实施情况,探讨医保支付方式与医院控费策略选择之间的相关性,为改进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医院控费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描述样本医院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院控费策略情况,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按项目付费、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是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样本医院采取的控费策略主要有费用控制策略、限制供应策略、质量管理策略等,且其中更多的医院选择了质量管理策略,不同支付方式下的控费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院控费策略选择之间存在相关性,建议在制定支付方式相关政策时,配套合理医院控费策略降低医院费用超支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性的医保支付方式既可以实现医保资金的成本效益,又可以使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遵循患者健康收益最大化原则。由于医生代理人职能的不完善,完全的预付费用和按费用支付都无法抑制医生的目标收入和诱导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中,采取以诊疗效率相关的预付费用为基础,混合以边际成本小于边际费用及平均费用支付的支付,不仅可以弥补医生服务成本,还可以约束医生诱导需求等行为,完善医生代理人作用,使医保支付趋近中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1990~2002年医院医疗工作量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了解上海市医院医疗工作量情况 ,为卫生部门和医院管理者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分析上海市 1990~ 2 0 0 2年医院医疗工作量变化情况。 [结果 ] 本市医院医疗工作量从 90年代中期开始稳步提高 ,医保政策对医院医疗工作量影响显著 ,医疗服务体系构架的变化对病人的就医流向产生很大影响。 [结论 ] 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深化医院综合改革 ,加快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