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差异,研究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方法:提取2011—2020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应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结果:2011—2020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东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增长速度较慢、配置水平高,但差距大;中部地区增长速度慢、配置水平低、差距小;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快、配置水平低、差距小;东部和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小;总体地区差距在大多数年份主要由地区间差距引起。结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需重视地区差距,本研究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近十年来卫生人力资源在省级层面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LISA检验及相对发展率指数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全局Moran'sI显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聚集水平不断下降,地区差异不断缩小;LISA结果显示天津、石家庄和广东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的卫生人力资源增长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与卫生人力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尽管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空间分布差距在不断缩小,但省级水平上仍存在分布的不均衡。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卫生人力资源信息有助于可视化的展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2—2020年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均衡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为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31个省份中医药人力资源为基础,运用基尼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域空间自相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2—2020年,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见习中医师及中药师(士)平均增速分别为8.02%、2.28%、2.50%;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及不同省份之间中医药人员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且西部地区资源均衡性较差;局部聚集特征逐渐凸显,形成了“东部地区高-高聚集”和“西部地区低-低聚集”效应。结论:建议均衡调整资源配置结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各省份应健全中医药人才效能盘活机制,促进资源合理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2012~2021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方法: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指数等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需的耦合协调度,利用空间全局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2~2021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供需系统协调等级由失调-勉强协调向失调-中级协调发展;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域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省份,冷点区域为西藏。结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向好发展,但各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为优化区域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各地区需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卫生人才结构,强化卫生人才培养能力;进行区域规划时多关注边缘省份,加强中心省份与边缘省份的交流合作,缩小各地区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5~2017年重庆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测量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区差异,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差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态势。结果:2005~2017年重庆市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逐年增加;各指标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以2009~2013年尤为显著,区域间差异是引起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卫生人力资源呈空间正相关分布,各指标全局莫兰指数随年份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热点区域较恒定的位于经济水平较好的主城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的边远地区。结论:新医改促进了重庆市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地区分布差异缩小,空间聚集性下降,但区域间差异仍占主导地位,近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有反弹趋势,建议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力政策和规划,重点关注执业医师等高质量卫生人员的配置,加大对渝东南和渝东北边远地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地区差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与空间分布演变,为卫生监督体系的改革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集聚度指标评价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卫生监督人员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结果:2014—2019年,我国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配置总量与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下降4.93%和8.76%;2019年,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1—2018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 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收集河南省2011—2018年人口资料和各项卫生人力资料,采用集聚度方法测量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演变态势。结果 2011—2018年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总体HRAD接近于1,但总量仍然不足,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各项Moran’s I指数均大于0,热点区域位于豫中地区,冷点区域位于豫南地区。结论 2011年以来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逐渐优化,空间集聚性下降,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建议强化政府主导责任,综合多种因素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海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基层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13软件对2018年上海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绘制洛伦兹曲线,从人口、地理两个维度进行配置公平性分析。结果洛伦兹曲线显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师(士)及中医全科医生按人口分布的曲线弯曲度较小,按地理分布的曲线弯曲度较大。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师(士)及中医全科医生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70 4、0.244 4和0.212 2;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558 6、0.460 2和0.703 6。泰尔指数分析结果与基尼系数保持一致,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区域内差异。结论上海市基层中医药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仍不足,区域间差异是造成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因素。应注重提高中医药资源的可及性,克服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导致的人力资源分布差异,使各个地区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中医药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医改以来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为相关部门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对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千人口卫技人员、医师和护士数量均不断增加,2018年较2009年分别增加3.38人、0.93人和1.96人,每平方公里卫技人员、医师和护士数量分别增加0.53人、0.14人和0.32人。3类卫生人力资源的HRDI值均逐年提升,2018年分别为2.80、1.02和1.23;但各市(州)间的单位卫生人力资源空间配置水平差异明显,成都市最优,三州地区最劣。[结论 ]新医改以来四川省3类单位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稳步增加,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情况得到大幅度改善,全省空间区域聚集特征明显,市(州)间配置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20年湖北省县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进行可视化呈现,为优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衡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运用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空间集聚效应,绘制LISA图对聚集效应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卫生人力资源按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Gini系数分别为0.53、0.85。按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全局Moran''s I分别为0.22、0.46,说明存在空间聚集性,通过计算局部Moran''s I所绘制LISA图显示低—低型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鄂东、鄂中地区以及地理面积广的鄂西地区。结论:湖北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有待提高,空间分布欠合理,政府在制定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政策时,需要同时考虑人口和空间因素规划卫生技术人员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算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时空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2014—2021年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借助可视化工具揭示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利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21年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效率总体稳定但呈下降趋势,尚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来看,不同省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制约了效率提高;从全要素的空间演化来看,我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省份已转向效率地正增长,东西部地区整体高于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波动幅度较大;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和病床使用率对效率具有正向作用。结论: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技术水平和管理体系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分析了2004—201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编制人员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提出人员优化配置建议.方法:通过GeoDa分析编制人员全局和局域空间差异.结果:我国疾控中心编制人员配置总体上由西向东递减;2019年,23个省疾控中心人员数量不符合编制标准,14个省专业技术人员占比、3个省卫生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机构法中医总费用的总量、发展及结构等,研究北京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发展状况.方法:运用机构法中医总费用、机构法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结果:北京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快于卫生服务的发展;中医药资源在机构间流向逐步优化;中医类医院提供了更多的中医药服务,非中医类医院中医资源发展缓慢;城郊中医药资源差异逐步减小;北京市对中医服务的利用整体优于全国.结论:深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衡各方利益;引导中医优质资源下沉,使中医药费用继续向基层流动;加强非中医类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发展;完善郊区中医资源配置,缩小城郊医院中医服务差距;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形成多元化办医局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源配置情况,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策略优化中医医师资源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空间自相关、极差率与泰尔指数等多元方法探讨中医医师资源配置的省域分布差异、空间格局及其变动情况。结果:2012—2020年,全国中医药人员数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共有7个省份中医医师资源配置水平低于规划标准,省际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至东南递减的趋势。区域间配置不均衡呈扩大趋势,资源空间聚集程度加深,配置水平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的天津、河北,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结论:我国中医医师资源配置水平总体空间分布差距呈扩大趋势,省际间不均衡。建议重点关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劣势省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我国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为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机构分层分析框架,应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熵值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资源配置整体呈上升态势,但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不高,各省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机构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养老机构的总耦合协调度水平略高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后者的耦合协调度平均状况优于前者,且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整体来看,两类机构的相对发展度均由资源配置滞后型向服务利用滞后型方向发展。结论:在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中,应关注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注重养老资源配置的地区公平性,加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规划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结合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相对发展度情况,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洛伦兹曲线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口、地理面积和经济状况3个维度分析我国2015-2019年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趋势.[结果]3个维度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以下、0.6以上和0.2 ~0.3;泰尔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性分析我国各省份和区域之间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和配置公平性,为政府优化配置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9年我国各省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从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角度计算不同省份和区域的资源集聚度,分析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整体...  相似文献   

18.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我国医学科学特色的中医药为医养结合注入了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关注。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进而为完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