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其免疫功能低下,容易伴发各种病原体感染。近年来随着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检测技术发展和肾移植手术的增多,肾移植术后HPV-B19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导致术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移植肾功能恢复,甚至导致移植肾损伤或预后不良。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受者HPV-B19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国家肾脏移植质控中心组织专家,从HPV-B19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制订肾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的临床诊疗规范,以期为我国肾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HPV)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两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早发严重贫血且进行性加重,输血治疗无效。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综合骨髓穿刺活检、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 DNA等方法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等治疗后2例患者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贫血患者,特别是伴随网织红细胞缺乏者,应考虑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可能性。骨髓穿刺及荧光PCR检测结果是诊断纯红再障的主要依据,免疫抑制剂减量和应用IVIG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受者感染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B19)且多次复发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 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后感染HPV-B19的37例受者中有8例复发,本研究对这8例受者的临床表现、诊疗措施、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8例受者经过多疗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IVIG)、转换免疫抑制剂及降低免疫抑制强度等综合治疗后,贫血症状改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稳定,并在复发时使用同样治疗措施有效。8例受者最后1次复发后继续随访1年,8例受者再无复发且Hb水平稳定[(136.8±12.0)g/L],整个感染期间肾功能稳定。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因免疫力低下,易感染HPV-B19且容易复发。当受者感染HPV-B19后,应定期监测Hb及网织红细胞水平,尤其是治疗好转的受者一旦再次出现Hb进行性下降应立即引起重视,进一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相似文献   

4.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可以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但术后感染依然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B19V)是一种对骨髓前体红系祖细胞有着特殊嗜性的单链DNA病毒。正常人群感染后会清除, 但肾移植受者术后低免疫状态会增加B19V的感染风险, 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tic anemia, PRCA)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旨在就B19V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深入总结, 为肾移植术后B19V所致PRCA的进一步早期识别、预防和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行首次肾移植的5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从肾移植术后第2周起静脉滴注更昔洛韦5mg.kg-1.d-1,共30d,预防CMV感染;B组28例,没有针对CMV感染进行预防性用药。所有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随访6个月,检测其血清中CMV-IgG、CMV-IgM及CMV-DNA的表达,统计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CMV感染率、CMV病的患病率、CMV感染时间、CMV病临床缓解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项目。结果A、B两组患者的CMV感染率分别为37%和25%,CMV患病率分别为22.2%和14.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发现CMV感染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P<0.05),且发生CMV病后的临床缓解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应用更昔洛韦后发生白细胞数减少,经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恢复。结论肾移植术后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对降低CMV感染率及发病率无明显作用,但可明显延迟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发生时间,并显著缩短CMV发病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示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防性用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儿童死亡后器官捐献(deceased donor,DD)供肾移植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的357例儿童DD供肾移植相关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将297例单肾移植设为组一,60例双肾移植中,32例供体满足三"5"原则(供体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文献总结ABO血型不相容(ABO-incompatible,ABOi)肾移植在稳定期发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并导致移植肾切除的受者诊疗经验。方法 2019年11月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ABOi肾移植术1例,O型受者接受B型母亲右肾捐献,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术后给予抗排异、抗凝及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手术顺利,术后1周血肌酐降至76 μmol/L;术后15 d血红蛋白降至52 g/L,人类细小病毒B19阳性,骨髓穿刺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并调整他克莫司为环孢素A抗排斥反应治疗。术后发生3次泌尿系感染及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术后55 d麦考酚钠肠溶片更换为咪唑利宾片。受者术后74 d出现高热及突然无尿、移植肾区胀痛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型抗体效价IgM、IgG、IgM+IgG最高分别为1∶512,1∶512,1∶4 096,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双重血浆置换、IVIG及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不佳,移植肾血流逐渐消失,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肾血流终...  相似文献   

8.
邵琨  王祥慧 《器官移植》2021,12(2):155-168
在浩瀚的肾移植相关文献中,本文汲取和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移植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及新进展荟萃,主要内容包括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移植感染,移植后恶性肿瘤,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供者器官保存、修复及利用,肾移植术后肾病复发,多因素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加强对肾移植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儿童供者(10例)及成人受者(1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受者术后1、7、14、28、60 d肾功能、肝功能、移植肾长径变化情况;分析受者的近期生存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供者男6例,女4例,年龄(7±3)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共诊断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患者8例.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及必要时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转归等进行回顾与总结分析.结果 8例初次诊断时间为移植后(53±15)d(32~86 d),期间肾功能稳定.治疗前血红蛋白最低值为(58±9.3)g/L(50~73 g/L),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治疗起效时间为(22±13)d(8~47 d),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血红蛋白分别为(106.8±22.3)g/L和(116.0±20.7)g/L.患者随访(222±93)d,血红蛋白水平稳定.结论 对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必要时联合应用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肾移植4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的手术特点、术后并发症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年2月至2004年12月46例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受者及移植肾存活情况,受者生长发育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46例儿童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肾功能延迟恢复4例,尿漏1例,肝功能损害8例,肺部感染8例,全骨髓抑制3例,粒细胞减少2例,输尿管坏死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术后4周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1年人和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3年人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7.4%。结论肾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儿童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高,免疫抑制治疗应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肝移植及2例成人肾移植术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分析其发病特点、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儿童到成人肾移植可能因供肾体积过小以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而影响移植效果。目前已有多家中心使用小体积的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获得良好效果,但是使用心死亡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仍极具挑战。鉴于此,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学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在该中心实施的11例可控型心死亡儿童供肾移植给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评价葙植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特点及有效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49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中,细菌感染者22例,真菌感染者18例,病毒感染者7例,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各1例.其中31例发生于术后半年以内,28例为混合感染.住院治疗后46例康复出院,3例因重度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在明确感染病原体之前可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待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时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亲属患者肾移植的疗效及其优越性,研究儿童肾脏移植手术方案、术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的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分析14例肾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肾脏移植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应用和随访情况.结果 移植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例,严重高钠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1例,移植肾周积液3例.长期主要并发症: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3例、各种感染4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1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结束时,14例患儿平均血肌肝为96.43 mmol/L(43~125 mmol/L),所有患儿均认为移植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亲属肾移植是治疗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为理想的方法,儿童肾移植的术式应根据受者血管情况选择.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建议联合应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  相似文献   

16.
总结我国多中心儿童接受儿童供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病例的临床特点, 分析其风险因素及特殊性, 并对防治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肾移植术后24例长时间发热病例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此类患者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了探讨,认为肾移植术后长时间发热与激素冲击治疗。CsA浓度过高及粒细胞下降有关;感染主要发生在肾移植术后早期(1个月内)及中期(1—6个月),机会感染的发生率较高,CMV感染应引起重视;对肾移植术后长时间发热的病例检查手段应全面,对病因不明的病例应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危险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移植。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高危险性肾病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1例肾移植术后 9年患右肾癌患者行右肾癌根治术 ,术后随访肿瘤未复发及转移 ,肾癌根治术后 2年 ,移植肾失功能 ,再次行肾移植 ;2例因尿路梗阻致尿毒症 ,经去除感染病灶等术前准备后再行肾移植 ;另 2例高龄 (>70岁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 ,1例失败 ,1例成功。结论 :高危险性肾病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可行肾移植并取得满意效果 ,但对高龄大于 70岁患者应慎重行肾移植术。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后感染和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肾移植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排斥反应以及长期存活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目前,尽管在组织配型、移植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感染和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肾移植受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感染和排斥反应密切联系相关,直接影响到人肾的长期存活,成为肾移植术后对受者及移植肾长期存活最大的威胁.据国际多个移植中心的统计,肾移植后第1年约有75%的受者发生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26%的患者直接死亡原因是感染[1].其中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也是肾移植受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即可出现低氧血症,如进展至ARDS,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治成为企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