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完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的接续工作提出建议。方法:筛选2020年11月—2022年9月河北省国采第三批中采购期为一年的品种及相关可替代品种的采购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间断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药品采购量、采购金额和日均费用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接续政策实施后,中选产品三个指标均下降,且变化不显著;未中选产品采购量、采购金额持续增加,日均费用持续下降;集采品种三个指标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可替代品种短期内日均费用显著上涨,其采购量、采购金额无显著变化。建议:各地以稳定为核心科学制定接续规则,合理设定价格基线及区间,促进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加强可替代品种量价监测,逐步扩大集采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第二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在常州市不同等级医院的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双组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和描述性统计,依托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数据,分析第二批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对江苏省常州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影响差异。结果 第二批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后,常州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采品种均呈现不同程度药品使用频度(defined drug dose numbers,DDDs)上升、采购金额下降和药品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 DDDc)下降的现象,其中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采中选品种使用增长效果更明显,在具体药物种类上,心血管系统类、消化系统类药物受政策影响更明显。结论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医院的用药特点制定更为灵活、有针对性的集采品种使用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细化到不同种类药品的使用情况。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持续性检测各级医院的合理用药情况,并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使用集采品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低价药集中挂网采购政策实施前后西药的采购量和种类的变化,探究集中挂网采购政策对低价药供应保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药品供应保障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支持。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西药采购量和种类的变化。结果:低价药集中挂网采购政策干预后,西药的采购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政策实施之后西药采购量比基线水平每月多增加253 926.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2=253 926.9,P<0.001)。同时西药的种类也在增加,且政策干预之后比政策干预前每月多增加307.48种(β2=307.48,P<0.0001),总体来看,西药的采购量和种类都比政策干预前有所增加。结论:低价药的集中挂网政策总体上解决了药品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的用药需求,可以考虑在全部医疗机构中实施此政策,进一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以及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本研究聚焦于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以2018年8月为政策干预时点,回顾性收集干预前(2017年1月—2018年7月)和干预后(2018年8月—2019年10月)全省基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DRG-PPS)改革对浙江金华7家试点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改革试点医疗机构7类运行指标的月度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和改革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两阶段,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各类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三级医院各类指标时间趋势无显著差异,出院人数保持增长趋势,住院费用药占比和医务性费用占比分别保持下降和上升趋势。二级医院出院人数增速放缓,人均住院费用改革后呈下降趋势,次均门诊费用由降转升。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持续下降,但改革后降幅趋缓。结论:DRG-PPS改革前后试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三级医院运行平稳,二级医院存在住院费用向门诊费用转移的可能,乡镇卫生院患者费用负担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执行前后调血脂药品市场变化,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基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综合数据库2015—2021年样本医院调血脂药品销售数据,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前后调血脂类药品总体销售额、集采与非集采他汀品种的销量及销售额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品种集采原研药厂家、过评厂家与未过评厂家的销量、销售额占比进行分析。结果: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后,调血脂药品市场呈现出销售额下降的趋势;具体集采品种在销量、销售额表现上呈现一定的差异;集采原研品种在销量占比下降的同时,销售额占比小幅增长。结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在节省药品费用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未真正显现“专利悬崖”现象及同类可替代药品销售额上涨等问题。建议在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时,应当合理遴选集采品种,加强对同类可替代药品及未过评仿制药使用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湖北省新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影响,为“十四五”时期调整医疗救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使用咸宁市所有4个县2018年7月—2020年9月月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简称“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救助支出、就医行为和救助效果三个维度分析医疗救助制度运行情况的变化。结果:政策实施后,医疗救助总支出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在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减小,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或指定转诊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增加;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实际负担费用显著减少,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发生人数占比显著下降。结论:新健康扶贫“985”政策节省了救助支出,规范了农村贫困人口就医行为,改善了救助效果。下一步应科学设定医疗救助标准、适度拓展救助对象,同时规范救助管理体制,提高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医院实施院前检查对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择耳鼻喉科(腺样体肥大、中耳炎)和血液科最常见的2种疾病(白血病、淋巴瘤),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提取实施院前检查前后各6年共144个月的患者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院前检查实施前后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变化趋势.结果 院前检查实施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和淋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相关指标的变化,为推动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分析某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1年后,医院中标药品使用率均大幅提高,药品需求结构从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为主转变为以抗肿瘤药物为主,60%的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使用金额构成比变化明显等;药占比和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比例降低,门诊/住院费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下降明显;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限定日费用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显著改变了某院的用药结构,降低了医院药占比,有利于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山东省药品使用的影响,为后续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山东省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25种药品采购数据,运用间断时间序列法分析药品采购量、采购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药品价格指数在政策执行前后的变化。结果 山东省实施带量采购政策后,药品采购量和用药频度有所上升,采购金额明显降低,日均费用和药品价格指数出现断崖式下降。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助于破除药价虚高现象,减轻百姓用药负担。建议增加药品多样性,配套其他机制协同发力,真正实现惠及民生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政策降价的持续效果,探索集采药品价格稳定运行的措施。方法:基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综合服务平台全国医疗机构前五批集采药品的采购数据,利用拉氏价格指数和费式价格指数,描述集采药品的价格变化。结果:集采中选药品“断崖式”降价、降幅达50%~85%,同通用名的未中选药品“波动式”降价、降幅达10%~40%,且降价效应持久,部分药品中选后价格反而升高。结论:国家集采政策不仅可以持续、大幅降低中选药品价格,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也使得同通用名未中选药品价格有所降低。建议构建集采药品价格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药价监测,扩大药品集采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梳理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实施中的难点痛点,为促进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及主题分析法,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N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在政策目标和标准、政策资源、组织间的沟通、执行机构特点、政策系统环境及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偏好6个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建议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弥补政策缺位和漏洞;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和兼容性,补充人力资源缺口,保障物质资源供应;建立有效的省份间信息共享和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明确执行机构的主体定位,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管和评估,规范各方的行为和责任;关注医药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建立新政策机制以适应环境变化;平衡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偏好,引导各方形成合理的期望和目标,促进政策执行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开展,医药行业市场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作为制药行业中的弱势企业,中小药企面临的困境不容忽视。中小药企具有创新意愿强、结构精简、转型容易等优势,也有资金少、人才缺乏等劣势。文章首先阐述中小药企发展现状,然后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AHP-SWOT分析法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中小药企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得出中小药企最优竞争战略为扭转型战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应对带量采购背景下中小药企所面临的困境,探寻中小药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