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孙媛媛 《医疗装备》2022,(12):143-145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12月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初次透析血流量、术后4周透析血流量、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初次透析血流量及术后4周透析血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增加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曹利云 《医疗装备》2022,(2):145-146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血流量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魏群 《医疗装备》2020,(6):171-172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透析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辽宁省辽阳辽化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单一远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次透析血流量、术后3周透析血流量均多于对照组,血管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透析内瘘患者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透析血流量,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顾鸣燕 《医疗装备》2022,(20):136-138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风险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沭阳铭和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风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1年结束时,两组内瘘直径及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内瘘直径及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风险护理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预防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任崔崔 《医疗装备》2021,(4):168-169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余钢铁集团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透析中血流量、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透析充分性(spKt/V)、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次数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的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内瘘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采用康复锻炼,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康复锻炼更能有效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6.
彭娟平 《医疗装备》2023,(9):107-109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内瘘血流改善情况、内瘘使用时间、生命质量、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流量多于对照组,头静脉壁厚度和动脉瘤横经均小于对照组,内瘘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延长内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陈良英 《医疗装备》2021,(1):155-156
目的探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热康谱治疗仪,护理4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4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吴中均  刘佳  陈琳 《医疗装备》2022,(18):183-185
目的 探讨多普勒远红外线照射仪联合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普勒远红外线照射仪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动静脉内瘘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硬结、动脉血流量及静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远红外线照射仪联合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血管硬化及皮肤硬结等,改善内瘘功能,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06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观察组的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胡俊灵  柏风云  周莉  任春霖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70-2170,2172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功能训练组(锻炼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动静脉内瘘(AVF)术后行传统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锻炼组术后在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行功能锻练。比较2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透析时的血流量及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个月后锻炼组与对照组,在AVF术后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5%和75.0%,透析时的血流量分别为(235±11.87)和(198±11.42)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锻炼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性功能锻炼对于AVF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可促进内瘘发育成熟,增加了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出现12例并发症,占30.00%;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占5.0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丽丽 《医疗装备》2022,(2):133-134
目的 探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人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盖州市中心医院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  相似文献   

13.
施莉莉 《医疗装备》2022,(18):132-133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热敷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南通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6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热敷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穿刺疼痛程度、局部血流状况及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头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头静脉管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热敷护理可有效减轻MHD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改善局部血流,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早期护理联合常规护理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5,(1):87-88
目的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等。结果实验组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地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6.
龚金生  罗连华 《医疗装备》2023,(22):120-123
目的 探讨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管弹性,干预前与干预1、3个月后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静脉壁厚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管弹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大于对照组,静脉壁厚度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弹性,提升内瘘血流量,优化血管内径与静脉壁厚度,并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27-1528
目的研究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心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研究组行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CRP、 Hb、 ALB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Kt/V、 URR、血管通路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Hb、 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透析充分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可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技巧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方法及护理经验,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对8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方法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加强造瘘术前、后、透析间期的使用及护理,使患者内瘘得以保持充足的血流量,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的正常进行。结论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只有正确使用及加强对内瘘的护理,才能避免或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龚丽萍 《现代保健》2012,(26):49-50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4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除3例出现动静脉内瘘堵塞和2例内瘘狭窄外,其余38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血流量达300~40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结论:只有加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的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张珊 《医疗装备》2022,(2):152-153
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九江市中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内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