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各省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种政策模式的优缺点,为优化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23年2月15日—2023年7月31日各省发布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相关文件,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各省在政策发布形式、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模式、遴选要素、处方流转、医保待遇等方面存在多种模式和政策差异。结论: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政策制定需与政策环境相匹配;处方流转是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顺利运行的推力;医保待遇水平和门诊统筹药品价格是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顺利运行的拉力;药学服务和医保服务水平是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顺利运行的吸力。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品种及价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品种与价格,知晓其差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对4个省的7家药店和8家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品种和价格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医院门诊药房和零售药店经营药品的种类差异较大;患者持医院处方到零售药店有60%的可能购不到所开药品;医院门诊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的质量、价格管理方式不同;医院门诊药房和零售药店药品同类品种的零售价格水平不同;单独定价药品价格虚高较为严重;医院药剂部门在拥有高中级药学人才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药事服务能力零售药店难以企及.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和零售药店具有较大差异性.目前情况下,出台剥离医院门诊药房,或者鼓励门诊病人到零售药店进行处方调剂的政策性规定,条件尚不成熟.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行为;要规范医疗机构医生的处方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医保统筹基金保障水平、个人账户计入和适用范围、支付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分析我国30个省(区、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方法:系统收集和梳理各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相关政策文件,基于内容分析法提炼共性和差异。结果:各地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保障均等化水平较低,多数地区普通门诊支付方式尚未明确具体操作指南,未与医疗服务体系协同。结论:优化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方案,完善门诊统筹协议管理;加强门诊支付方式顶层设计,明确基于价值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向;加强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协同,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我国各省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政策进展,为推进和完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各省级政府网站收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政策文件,从个人账户计入与使用范围、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慢特病统筹待遇和零售药店统筹待遇4个方面,分析各地的主要做法和差异。结果:我国各省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分为按定额计入和按比例计入,少数省份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拓宽至商业医疗保险缴费;普通门诊起付线在0元至1 800元,支付比例在50%至90%,封顶线在1 200元至不设封顶线,待遇政策向退休人员和基层医疗机构倾斜;4省正逐步探索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和保障待遇;8省已明确零售药店门诊统筹待遇。结论:各省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差异较大,少数省份已探索省级门诊慢特病待遇统一和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改革需注意普通门诊保障与住院保障衔接,并加强与家庭医生签约、医共体等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完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文献综述、定性访谈分析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政策的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 理想层面,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政策的顺利实施能够缓解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缓解医疗机构就诊压力,提升参保人购药的便利性。然而,受制于政策设计不完善、配套措施跟进不及时等因素,短期内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状态存在差异。讨论和建议:医保部门持续收集政策实施的相关反馈,不断优化政策设计;完善政策时以参保人为核心,兼顾多方主体利益;充分了解相关主体的特点和利益关系,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9,(3):313-316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2010—2017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协同性。方法在收集2017年以前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基础上,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利用测量结果对政策措施协同和政策目标协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区,由于缺乏政策协同的程序性机制和技术细节,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医改政策协同作用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结论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利于提升医改相关改革政策协同层次。同时从完善相关政策和提升政策目标协同有效性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轮国家谈判准入药品在各地的医保管理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并为后续国家医保准入谈判药品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谈判药品”、“抗癌药”、“药品目录”为关键词,检索各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和政府官方网站,筛选2017年7月—2019年4月发布的相关文件,从谈判准入药品的特药管理、医保报销、鼓励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各省已完成将2017年国家谈判准入的36种药品和2018年国家谈判准入的17种抗癌药纳入本地医保药品目录。由于各地医保政策、运行和管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故对于国家谈判准入药品的管理和保障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结论:国家谈判药品的落地实施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和监督,也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具体的管理政策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台湾地区医保药品在采购和支付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大陆地区推进药品采购模式和支付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台湾地区在医保药品采购和支付方面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并与大陆地区药品采购和支付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台湾地区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用药需求,自主采购药品,采购价格由供需双方直接谈判形成。政府仅对医保药品的价格进行管理,对新药采用国际参考定价办法;原厂药、BA/BE学名药、一般学名药的支付价以国际参考价格为上限,依次降低。药品质量也在医保支付标准考虑之列。此外,药品的支付价格依据采购价格实行动态调整,当二者差值大于30%时,健保署便会调整支付价格以减小二者的差价。结论:台湾地区通过制度设计和调整,较好地统筹了药品采购和补偿两个环节,形成了合理的药品采购价格和支付价格,这些经验可为中国大陆地区完善药品采购和支付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国261份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在政策时间、政策工具类型和政策目标不同维度上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推进省级统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政策工具类型—政策目标—政策时间”三维框架,对地市级层面医保统筹政策条目进行多维分类和交叉分析。结果:从政策工具类型维度来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医保与医疗服务协同、权责关系划分等日益得到重视,但局部政策子工具缺失等问题突出;从政策目标维度来看,政策目标多维覆盖,但缺乏协同性;从政策时间维度来看,政策工具的发展呈现循序渐进、行政指令层级扩散的特点。启示:优化多种政策工具,完善政策内容与目标适配性,形成政策合力;总结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政策变迁及政策工具应用的经验,为我国推进省级统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本医保市地级统筹政策文件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分析区域间政策工具的使用差异。方法:构建政策工具与区域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NVivo11 Plus统计软件,分析广东省基本医保市地级统筹政策文件中政策工具的使用及内部构成情况。结果:3种政策工具均有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频次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以主体责任为主,区域间3种政策工具选择存在差异。结论:各地市基本医保市地级统筹政策调整较为及时,但仍存在政策针对性不强、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需尽快落实做实工作方案,促进区域间基本医保统筹政策协同与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国家医疗保险谈判药品单独支付省级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关键措施及特点,为各省制定和优化单独支付政策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保障局网站,收集有关单独支付的政策文件,对检索到的政策文本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各省份单独支付政策在目录发布、目录遴选方式、药品管理方式、政策待遇水平和政策衔接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单独支付政策是“三医”协同发展的重要推手。各省要平衡好单独支付目录各种政策要素,处理好医保基金控制和患者获得感以及理清单独支付政策与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关系,减少“三医”协同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梳理三明市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的协同治理模式,以尤溪县总医院为例分析改革效果。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定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分别评价尤溪县总医院支付方式改革年度数据、月度数据。结果:支付方式改革多元治理主体间、改革政策间存在协同机制。改革后,尤溪县医保基金结余率提高至2.84%,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数占比从50.8%提高至6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障碍的公共卫生管理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城乡居民医保患者出院次均自付费用降幅达20.1%。结论:政府主导促进了治理主体间协同,多元治理主体间协同促进改革政策协同,明确、协同的改革政策促进医共体、管理者、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改革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完善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参与主体和政策落点三个维度,分析我国31个省份已出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的分布特征,共收集政策文件58份,形成1 585个文本条目。结果:政策工具(X维度)共筛选597个文本条目,其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别占20.6%、16.6%和62.8%。参与主体(Y维度)共筛选574个文本条目,政策落点(Z维度)共筛选414个文本条目。结论:政策工具存在结构性失衡,应提升互补性和协调性;参与主体的政策工具应用差异较大,应深化主体间的分工协同;政策落点的实践性不强,应加强环节间的紧密衔接;地区间政策分布不够均衡,应因地制宜优化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福建省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分析福建省省本级、福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331万参保人员2016年4~9月及上年同期门诊和住院药品消费数据,按年度统计药品费用、用药情况以及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执行情况。结果:改革前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目录内费用占比从22.50%上升为64.95%;公立医院及非公立医院改革前后门诊药品前10位一致仅排序略有变化,改革后两者门诊支付标准内费用占门诊费用比例分别为73.21%、39.30%;公立医院住院前10位药品品种及其金额变化较大,其中联合采购价差较大的药品费用增幅较高,而非公立医院相对稳定。结论: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显著影响了临床用药品牌选择和用药结构;以药品集中采购结合联合带量采购形成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结合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措施更有利于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政策梳理和文献回顾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医保支付的逻辑关系。文章首先梳理了药品集中采购的三个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特点和趋势;进而重点探讨了药品集中采购与医保支付体系的关系以及两者配套改革对于解决药品问题的现实可行性。研究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经演变为省级平台限价下的议价、最低价联动采购方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可为医保支付标准的形成提供依据,但国家药品谈判以及省级医保特药谈判存在功能重叠;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支付等制度安排可助推医药分开,配套相关改革可为解决"药价虚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0年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对门诊慢病医保支付方式提出建议.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0年间某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定点治疗患者特征数据和费用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医疗总费用情况,用单因素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当前费用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CHAI...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江苏省与各地级市药品的遴选管理、定点医药机构遴选、医保支付方式,为国家完善“双通道”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医疗保障局网站,比较有关“双通道”管理的政策文件和要求,应用ROSTCM6软件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双通道”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并访谈关键知情人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词频分析结果表明6个关键词出现频数超过100次,2个关键词出现频数低于10次;语义网络图表明,“双通道”政策核心要义为“医保”;各地区药品遴选数目、定点医药机构遴选标准和程序、支付待遇等管理存在差异。结论:“双通道”管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地区间定点医药机构数量相差过大、定点医药机构监管措施尚未形成、各地级市医保支付待遇差异明显、管理差异影响部分患者异地结算等问题,建议合理设定定点医药机构,制定完善“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机制,发挥普惠性商业保险的作用,完善异地结算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