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脂联素(APN)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胸痛发作在6 h内的疑似AMI患者180例,其中108例确诊为AMI(AMI组),余72例为非AMI(NAMI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IMA(游离钴比色法)及APN(ELISA法)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541,P<0.01)及NAMI组(t=10.711,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3,P<0.01)及NAMI组(t=7.109,P<0.01)。N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5.079,P<0.01),血清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016,P>0.05)。早期AMI患者血清IMA水平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r=-0.549,P<0.01)。结论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血清APN呈负相关,联合检测疑似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APN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临床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脂联素(APN)水平,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胸痛发作在6h内的疑似AMI患者180例,其中108例确诊为AMI患者(AMI组),余72例患者为非AMI(NAMI组),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IMA(游离钴比色法)及APN(ELISA法)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541,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3,P〈0.01);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NAMI组(t=10.711,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NAMI组(t=7.109,P〈0.01)。N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5.079,P〈0.01),血清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16,P〉0.05)。早期AMI患者血清IMA水平与血清AP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49,P〈0.01)。结论: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血清APN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疑似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APN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临床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CM患者资料,纳入DCM组,另择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预后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DCM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值及血清IMA、Gal-3、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DCM患者LVEF值、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访2年,33例DCM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41.25%),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MA、Gal-3、Hcy单独及联合诊断DCM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3%、78.79%、66.67%、81.82%和74.47%、78.72%、85.11%、97.87%。结论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早期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和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分别于6 h内、12 h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2例AMI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PCR和APN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 AMI组EPCR水平在6 h内显著升高,12 h急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MI组APN水平在6 h内显著降低,12 h急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 h与6 h内APN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APN水平与Mb水平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早期联合检测EPCR和APN有利于对A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心肌坏死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桑玉玉  苏建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68-3069,3071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8例观察对象分为3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4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4例,健康对照组3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IMA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IM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6,P<0.05);LVEF减低(LVEF<50%)的患者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LVEF正常(LVEF≥5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F正常的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IMA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浓度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LVEF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梗死后短期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将80例AMI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7 d的血浆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院随访30 d。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24 h、7 d NT-proBNP水平持续增高,两组在入院即刻及入院24 h、7 d时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并有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检测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肌红蛋白(MYO)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本院47例AMI患者和4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IMA、MYO、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检查心电图,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MI患者发生胸痛后0~6h,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胸痛6h以前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胸痛6h以后(P0.05),而LDH、CK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高于对照组(P0.05)。在AMI早期(0~6h)血清IMA和MYO阳性检出率均在78.0%以上,明显高于心电图、LDH、CK和CK-MB的检出率(P0.05)。结论 IMA和MYO可作为AMI早期诊断较理想的心肌缺血指标,且出现时间早、阳性检出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确诊,为病情鉴别、治疗以及预后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检测非心源性胸痛组(FXY组,n=37)、非AMI组(n=42)和AMI组(n=46)患者在胸痛发作2h内、2h-4h、4h-6h、6h-12h、12h-24h的血清IMA、cTnI、CK、CK-MB水平。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作2h内的患者血清IMA显著高于非AMI组和FXY组(P0.05),而cTnI、CK和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患者中,血清IMA在胸痛发作早期的阳性检出率(93.48%,76.09%)显著高于同时段的cTnI(13.04%,65.22%)、CK(2.17%,23.91%)和CK-MB(2.17%,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对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早治疗和避免误诊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确诊ACS患者在发病后的入院即刻,2,4,6,12h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IMA、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 、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做正常对照组,将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IMA对AC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ACS患者中IMA水平于胸痛发作后入院即刻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1),2 h已经明显升高,4 h仍持续增高,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6 h开始下降并逐渐回到基线水平,而MYO在发病后2 h开始升高,CK-MB mass,cTnI水平则在胸痛发作4~6 h开始升高.结论 IMA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一种较理想的ACS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现察心绞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88例分为三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4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测定血清IMA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 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IMA水平(77.8±11.7ABSU/ml)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64.1±7.6 ABSU/ml):和对照组(63.6±6.8 ABSU/ml)(P<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IM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6,P<0.001);LVEF减低(LVEF<50%)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IMA水平(92.1±6.3ABSU/ml)明显高于LVEF正常(LvEF≥50%)(72.6±8.5 ABSU/ml)的惠者(P<0.01).结论 血清IMA浓度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LVEF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变化,探讨IMA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监测97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急性胸痛发作后2、6、12、24、48 h血清IMA、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的变化,并与42例疑似ACS最终确诊排除诊断的患者(对照组)比较;评价各项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UAP及AMI患者发病后2 h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发病12 h时达高峰,24 h时下降到和对照组水平基本持平。UAP患者CK-MB及c Tn T各检测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MI患者发病2 h时,IMA、CK-MB、c Tn T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781、0.648。结论 IMA可作为ACS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可用于早期诊断A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动态变化,以及PLGF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心室重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66例AMI患者和健康体检者30例。AMI患者采用溶栓再通或者介入再通,在AMI后的12 h、第3天、第7天、第30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PLGF水平,检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与健康患者比较。结果 AMI患者发病血清PLGF及CK-MB 12 h、第3天、第7天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在第30天血清PLG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s-CRP水平于发病12 h、第3天、第7天,第30天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病第3天为高峰期。AMI组第3天至第7天及第7天至第30天的血清PLGF与CK-MB呈正相关(P<0.01);AMI组第3天到第7天的血清PLGF与LVEF呈负相关(P<0.01),而与LVEDV呈正相关(P<0.01),AMI组第7天到第30天血清PLGF与LVEF呈正相关(P<0.01),而与LVEDV呈负相关(P<0.01)。结论 PLGF及CK-MB在AMI12 h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第30天开始降至正常水平,血清PLGF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心室重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AMI患者、60例不定型心绞痛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cy、IMA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患者Hcy、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IMA联合诊断的灵敏度较单一项目诊断高;Hcy与IMA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IMA水平对AMI早期诊断、监测疗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00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随访半年,依据AMI患者术后是否心力衰竭分为疾病组(38例)和正常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检测血清D-D、cTnI、hs-CRP水平与心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LVEF与D-D、cTnI、hs-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的血清D-D、cTnI、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AMI患者的LVEF与D-D、cTnI、hs-CR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D-D、cTnI、hs-CRP水平检测对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 BNP)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CPR)成功患者早期升高水平及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0例CPR患者在CPR后即刻、3 h和12~24 h的血清BNP水平,并检测CPR后3 h时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根据血清BNP升高时间分为三组, A组:CPR后即刻、3 h、12~24 h血清BNP水平一直<200 pg/mL;B组:CPR后3 h和12~24 h BNP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200 pg/mL;C组: CPR后3 h 和12~24 h BNP水平持续升高,但12~24 h较3 h时降低。随访三组患者6个月后的死亡情况。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PR后3 h血清 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CPR后3 h血清BNP水平高表达组6个月无病生存时间低于BNP低表达组。随访6个月,B组患者的死亡情况明显高于A组与C组;C组患者死亡情况稍高于A组。结论 CPR过程中血清BNP可在心室早期激活,并且呈动态变化,这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CPR患者血清BNP大量持续表达,提示CPR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不良。 CPR后早期血清BNP水平及变化趋势可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近期临床预后。临床上为了改善CPR患者近期预后,治疗上应积极改善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肽素(copeptin)和脑钠肽(BNP)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65例发病6 h内的AMI患者入院当时、12 h、2 d、5 d、7 d和70例健康对照组和肽素和BNP的浓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相应的血清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浆和肽素和BNP浓度6 h明显升高(P<0.05);12 h继续升高(P<0.01);2 d略有下降(P<0.01),与<6 h及1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d和7 d明显下降(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和肽素与Mb、cTnT无相关性(P>0.05),BNP与cTnT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 AMI患者和肽素和BNP浓度明显改变,早期检测和肽素和BNP有利于对AMI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危险终末事件发生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方法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胸痛发生后3 h内和3~6 h内95例AMI患者血清IMA,hs-CRP,CK-MB和cTnI以及全血NLR水平,并与60例来自体检中心的人群(作为阴性对照)做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胸痛0~3 h AMI组IMA,NLR,hs-CRP,CK-MB和cTnI的平均值分别为96.04U/L,3.77,13.39mg/L,43.26U/L和0.063 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78.10 U/L,2.02,3.12 mg/L,19.37 U/L和0.04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胸痛3~6 h AMI组IMA,NLR,hs-CRP,CK-MB和cTnI指标均高于0~3 h 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胸痛0~3 h AMI组IMA,NLR,hs-CRP和CK-MB 4项联合诊断早期AMI的ROC AUC为0.98,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89,0.83,0.79和0.85)。同时,4项联合检测对早期AMI诊断价值也显著高于心梗诊断的经典血清学指标cTnI(AUC=0.78)。结论 IMA,NLR,hs-CRP和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AMI的诊断效能,优于各单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01 ~2012-06 AMI急诊行PPCI术患者882例,根据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分为两组,Ⅰ组正常尿酸(n=615),Ⅱ组高尿酸(n =267),血清尿酸浓度>428.4 μmol/L为高尿酸,观察两组临床特点和死亡率.结果 Ⅱ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Ⅱ组低于Ⅰ组(P<0.05);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院内和30 d死亡率Ⅱ组均高于Ⅰ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尿酸水平是住院期间(HR=1.147,95% CI 1.056~1.162,P=0.026)和30 d死亡率(HR=1.103,95% CI 1.022~1.193,P=0.01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PPCI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高尿酸血症是急性心肌梗死PPCI术后近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组IL-8、sP-selectin在发病后24 h、3 d和5 d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发病后第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血清IL-8、sP-selectin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IL-8和sP-selectin两者在疾病的过程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8、sP-selectin共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对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红蛋白(MYO)水平对早期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0例AMI患者(实验组)和1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患者胸痛后第3、6、12、24、48小时的血清IMA、MYO浓度水平和心电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第3、6小时的血清IMA和MYO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12、24、48小时血清IMA和MYO出现下降趋势,第24、48小时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3、6小时AMI患者的血清IMA和MYO阳性检出率均在80.00%以上,明显高于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P0.05),联合检测血清IMA和MYO阳性检出率均在90.00%以上,且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IMA和MYO都是有效的早期辅助诊断AMI指标,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发生变化时间较早。联合检测IMA和MYO指标有利于AMI早期筛查率的提高,降低疾病漏诊率,为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