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访2008年7月―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收住的6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5点周径测量法结合Norman问卷评估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BCRL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62例患者中发生上肢淋巴水肿22例(35.5%),轻度水肿20例,中度水肿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CRL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腋窝第Ⅲ组淋巴结清扫及手术时间有关(均有P < 0.05);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年龄、BMI及手术时间是BCR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尤其是对于年龄≥53岁、BMI≥27 kg/m2及术后时间≥6月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BCRL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预防策略,为今后临床治疗乳腺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宿迁市泗洪分金亭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统计术后3个月患者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将发生水肿分为发生淋巴水肿组(20例),未发生水肿分为未发生淋巴水肿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未发生淋巴水肿组比,发生淋巴水肿组患者BMI、TNM分期Ⅲ期占比、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接受辅助放疗占比、术后未坚持功能锻炼占比、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高、TNM分期Ⅲ期、清扫淋巴结数目多、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术后未坚持功能锻炼、收缩压高、舒张压高(OR=2.399、2.239、2.026、2.651、2.593、2.354、2.158)(均P<0.05)。结论 BMI高、TNM分期...  相似文献   

3.
郭雪花 《医疗装备》2022,(21):171-17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 P-Q-SF)评估患者的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Fo P-Q-SF评分,找出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危险因素。结果 7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FoP-Q-SF评分为15~41分,平均(28.75±4.25)分;不同年龄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FoP-QS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及自我效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症复发恐惧,可能受患者自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及自我效能等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5例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30.8%,较Ⅰ、Ⅱ级淋巴结清扫患者6.2%的发生率高(P〈0.05),腋鞘剥除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43.4%,较仅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高(P〈0.05)。结论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是导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避免不必要的Ⅲ级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使用新型超声刀(枪、剪式手控弯头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技术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对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肿瘤外科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完成的乳腺癌根治术42例病人(其中使用超声刀22例,常规手术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淋巴结清扫所用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淋巴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新型超声刀进行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5例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30.8%,较Ⅰ、Ⅱ级淋巴结清扫患者6.2%的发生率高(P<0.05),腋鞘剥除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为43.4%,较仅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水肿发生率高(P<0.05).结论 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是导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原因,避免不必要的Ⅲ级淋巴结清扫及腋鞘剥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较少(44.3 ml vs 89.4 ml,P〈0.05)、平均手术时间较长(92.5 min vs70.5 min,P〈0.05),但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6.9,3.5 vs 3.8;P〉0.05)。术后并发症中腔镜组有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常规组有两例出现术后淋巴瘘。结论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不但同样能彻底的清扫腋窝淋巴结,同时具有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4例作为调查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落实高频二维超声以及多普勒彩色超声的检验,检查患者的乳腺肿块情况,并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进行检验,对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记录.对所有患者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并对超声检验结果和淋巴结清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84例患者经病理检验均明确得到确诊,经淋巴结清扫得出4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图像的毛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言更加的突出,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分级比无淋巴结转移更高,P<0.05;经超声判断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非转移者,P<0.05.结论:通过超声手段检验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和腋窝淋巴结,肿块,毛刺真和血流分级等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腋窝淋巴结的转移,能够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崔玉国 《现代保健》2011,(14):140-14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是否要放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术后并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经Logrank检验。结果腋窝淋巴结阴性与1—3个阳性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O%、63.2%,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59.6%,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97.3±2.53)个月、(87.01±3.80)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7%、16.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8%、21.1%。结论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可考虑放疗,预后指数的应用似乎可选择那些复发概率较大的患者,从而尽量减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电刀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试验组采用超声刀辅助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腋窝淋巴清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刀辅助行改良根治术及腋窝淋巴清扫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腋窝淋巴结清扫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许多患者在术后常出现患侧腋窝、上臂内侧皮肤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消失等症状[1,2],称之为PMPS[3],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s ICBN)能有效减少PMPS的发生[4-7]。为此,我们对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途径及其解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敖玉婷 《医疗装备》2023,(1):145-14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病耻感情况,并针对性分析病耻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82例,评估所有患者术后病耻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重点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病耻感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SIS评分为(57.32±8.52)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社会支持低下的乳腺癌患者术后S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家庭月人均收入、乳房全切、工作乳腺癌患者术后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受教育程度低、未婚/离异/丧偶及社会支持低下均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病耻感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病耻感呈中高水平,其中年龄小、受教育程度低、未婚/离异/丧偶及社会支持低下均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病耻感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RP)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实施术后放射治疗。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临床分期、放疗前化疗、放疗总剂量、双肺V5、V20及平均耐受剂量(MLD)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结果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后患者中23例出现急性或慢性放射性肺损伤,17例发生RP,RP发生率为14.17%。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正常的乳腺癌患者R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贫血患者(χ2=8.038,P<0.05),放疗前接受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RP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χ2=6.397,P<0.05),而不同年龄、绝经状态、分期、放疗前内分泌治疗与否、放疗模式、放疗技术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003~0.473,均P>0.05)。发生RP的乳腺癌患者的PTV1肿瘤体积、PTV2肿瘤体积、V5、V10、V20、全肺MLD的照射剂量显著高于未发生PR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4.678、3.907、2.576、3.754、2.903、3.115,均P<0.05),而发生RP乳腺癌患者的V30、V40、V50与未发生RP乳腺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25、0.216、0.307,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5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放疗后发生RP的独立预后因素(RR=1.343,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该考虑双肺的放疗剂量,设定合理的放疗计划参数,可能可以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术前分别进行高频二维超声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得出乳腺肿块情况、腋窝淋巴结情况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然后经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患者超声检查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结果:49例为淋巴结转移,31例为无淋巴结转移,两种结果中,两组患者毛刺征占及血流分级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块毛刺征及血流分级情况可作为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Ki67指数对预后生存质量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根治术42例,改良根治术48例,统计所有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分析预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对NLR、Ki67指数对预后生存质量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良好69例(76.67%),预后不良21例(23.33%)。单因素分析所示,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与年龄、绝经状态、体质量及乳腺癌家族史无关(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脉管瘤栓、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手术方式、皮下积液是否发生、NLR及Ki67指数有关,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浸润性、肿瘤≥5 cm、Ⅲ~Ⅳ期、脉管瘤栓阳性、腋窝淋巴结状态阳性、术后未接受化疗、传统根治术、发生皮下积液、NLR≥10×109/L及Ki67指数≥40%构成比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脉管瘤栓、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手术方式、皮下积液是否发生、NLR及Ki67指数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两项联合乳腺癌术后预后生存质量不良的预测灵敏度、准确性高于NLR、Ki67指数单一检测(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生存质量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脉管瘤栓、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手术方式、皮下积液是否发生、NLR及Ki67指数相关,NLR、Ki67指数联合检测对预后生存质量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陈松涛  牟正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2012-2013
目的:探讨乳腺癌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情况。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12年8月127例有完整淋巴结检查资料可切除乳腺癌行全乳切除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检查全部腋窝淋巴结,分析其转移数目和转移度的相关因素,计算累积存活率,并对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和不同淋巴结转移度患者的累积存活率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127例乳腺癌患者中,75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59%;乳腺癌N0~N1、N2、N3期患者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75%和0%(P<0.01)。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决定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转移度是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王凯辉 《现代保健》2014,(8):139-14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头颈乳腺科收治的I、Ⅱ期乳腺癌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下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观察组)35例和传统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3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引流量、预后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46±23.45)min、(78.73±18.3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36±10.35)mL、(87.42±20.76)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67±4.37)枚、(18.74±4.98)枚,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5.57±47.87)mL、(362.72±67.93)mL;两组平均随访(22.21±14.48)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转移者分别为3例和4例。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传统手术清扫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腔镜具有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15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腔镜手术结束后,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验证腔镜手术清扫效果.结果 15例腔镜手术时间46~138 min,平均74 min,前期手术时间较长,后期手术技术熟练后时间明显缩短.腔镜下每例取出淋巴结11~26个,平均13.6个,其中6例发现1~5个转移淋巴结;后行常规清扫手术每例取出淋巴结0~6个,平均2.6个,未发现转移淋巴结.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很少,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借助腔镜器械,通过腋窝处微小隐蔽切口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2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拟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8例)拟行常规手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实验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7例(19.4%),而对照组有35例(7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P〈0.005);经3—48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疗对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T1~T2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60例患者46例进行放疗,314例未放疗。放疗组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80.4%,82.6%,87.0%,未放疗组分别为88.9%,86.9%,80.6%,85.0%,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其余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0.906,0.048,0.252;P均﹥0.05)。314例未放疗患者中,T1和T2期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6%和86.3%;腋窝淋巴结1~2个和3个转移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4%,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能显著降低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T1、T2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对总生存率无影响。乳腺癌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PR状态都是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的有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