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羽  李鹏 《颈腰痛杂志》2022,(4):576-578
目的 探讨全内镜椎间盘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38例非包含型LDH患者,L3-4 4例,L4-5 24例,L5-S1 10例;脱出型25例,游离型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内镜椎间盘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随访12个月以上,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48.85±6.01)min,住院时间(4.29±0.71)d,无继发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残余症状;直至末次随访无病例复发;术后3个月、12个月时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为94.74%。结论 全内镜椎间盘摘除治疗非包含型LDH微创、安全、有效,镜下纤维环缝合能够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3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UBED治疗,41例)和观察组(采用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复发率及再手术情况,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长(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及ODI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术后1个月OD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段两组疼痛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LDH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早期恢复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46例行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患者的资料,男25例,女21例;年龄72~85岁,平均(77.5±2.6)岁。责任节段L4~5 35例、L5S1 11例。使用脊柱内镜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镜外环锯行椎间孔扩大再造成形,使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背侧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孔内增生韧带。对伴随腰椎间盘明显突出者,术中摘除突出髓核,使狭窄的椎间孔充分扩大成形。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信息。完善术后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评估腰椎稳定性,腰椎正位X线片评估腰椎侧凸变化,腰椎CT观察椎间孔减压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疼痛程度。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8—2021-10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与腰椎JOA评分。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4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4.1个月。术中及术后无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腰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1个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3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5.45%。1例术后14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进行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椎板间入路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  相似文献   

5.
刘海润  李中实 《颈腰痛杂志》2023,(5):877-878+882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脱垂型LDH患者,男49例,女35例;年龄(54.12±5.91)岁;L3-4 18例,L4-5 38例,L5-S1 28例;髓核脱出位置Lee分型:Ⅰ型5例,Ⅱ型24例,Ⅲ型41例,Ⅳ型14例;均采用PELD术治疗,根据髓核脱出位置调整穿刺路径、骨质磨除范围等,记录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评估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64.52±9.12)min,住院天数(5.44±0.81)d;...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后外侧入路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9年1月~2020年3月开展PELIF手术治疗的3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滑脱节段:L3-4 3例,L4-5 21例,L5-S1 7例;滑脱程度:Ⅰ度25例,Ⅱ度6例。统计患者围术期指标,以及手术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31例术后获访15~27个月,平均(21.3±4.2)个月。手术时间137~210 min,平均(169.5±19.4)min;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3.9±1.2)d。术后有2例发生神经根刺激症状,对症处理6 d后好转。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2周、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和局部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而腰椎滑...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9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36例接受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9例, 女17例;L5~S111例;L4~L519例, L3~L46例;年龄(70.0±3.9)岁, 年龄范围55~82岁。评估手术前后腰椎核磁横断面硬膜囊面积的改变, 评估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的改善情况,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手术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术后核磁显示黄韧带切除, 横断面硬膜囊面积由术前的(65.5±6.7) mm2增大至术后(173.5±5.5) m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5诊治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节段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的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先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明确责任节段,然后精准实施椎间孔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结果 42例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后明确了单一责任节段,责任节段:L2、32例,L3、42例,L4、530例,L5S1 8例。椎间孔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1(13~29)个月。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38例,良1例,可3例。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与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不相符的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以先进行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退行性L5S1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11—2020-11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的60例退行性L5S1椎间孔狭窄症,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使用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内镜外环锯切除S1上关节突尖部、部分肩部腹侧及部分基底部腹侧骨质,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之后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内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显露L5出口神经根及S1行走神经根进行椎间孔减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9.58±6.74)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6.23)mL,住院时间为(3.05±0.65)d。术后腰椎CT显示椎间孔区减压充分,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辅助动力磨钻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L4-5 13例,L5-S1 39例。采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辅助镜下动力磨钻经椎板间入路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或末次随访时)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及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工作套管牵拉神经引起术后单侧下肢肌力下降,保守治疗6个月后改善;另1例术后出现责任节段以下双下肢麻木,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好转。手术时间90~240(151.54±37.58)min,住院时间6~7(6.75±0.437) d;随访时间13~28(21.21±5.035)个月。术后第3、6、12个月(或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11.
穆彦志  陈旭  赵斌 《中国骨伤》2023,36(5):428-431
目的:探究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对腰椎融合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L5S1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L4,5关节突关节是否有退变(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分为退变组68例,无退变组70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术前L4,5椎间盘退变情况(采用Pfirrmann分级)等数据,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3个月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发生情况以及发生ASD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术前L4,5椎间盘退变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2.
王帅  潘琦 《颈腰痛杂志》2022,43(1):45-50
目的 研究分析后路内窥镜髓核摘除(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本科自2016年8月~2019年8月行M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的1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按"预后良好标准"(腰痛V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间孔狭窄症75例的临床资料,年龄77~89岁,平均86.5岁。均有单侧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均为单责任节段椎间孔狭窄,责任节段L4/5 15例,L5/S1 60例。术后1个月复查腰椎X线和CT,术前及术后1、6及12个月评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12个月按照腰椎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0.3±6.5)min,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显示椎体间水平位移值、成角位移值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椎间孔最大宽度及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均P=0.000),椎间孔最大高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UBE椎管减压术治疗的98例双节段LSS患者临床资料。男53例,女45例;年龄32~79岁,平均59.9岁。其中混合型椎管狭窄56例,中央椎管型23例,神经根管型19例。病程1.5~10年,平均5.4年。手术节段:L2、3、L3、42例,L3、4、L4、5 29例,L4、5和L5、S1 6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单侧下肢症状76例、双侧下肢症状22例。双节段均行双侧减压者29例,均行单侧减压者63例,分别行单、双侧减压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术前站立位至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手术治疗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3.9岁。病变节段:T11 2例,T12 12例,T11、12 2例,T12、L1 4例,L1 12例,L2 2例,L2、31例,L31例。病程4~120个月,平均19.6个月。手术采用Smith-Petersen截骨4例,Ponte截骨6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2例,改良的四级截骨18例。骨密度-3.0~0.5 T,平均-1.62 T。测量术前站立位与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可视化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3例接受全可视化内镜下手术治疗的腰椎椎间孔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39~79岁,平均(59.90±8.93)岁;手术节段:L3~42例,L4~519例,L5S1 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次数、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腰椎功能状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25min,平均(71.90±15.43)min;术中透视次数3~9次,平均(5.40±1.46)次;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5.9±3.3)个月;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 OLIF-LP)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月25例使用PIVOX系统行OLIF-LP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L3/4节段9例,L4/5节段1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术后第1天、6个月、12个月拍摄腰椎X线片和MRI,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在MRI T2WI轴位像上测量椎管面积;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通过术后1、6、12个月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2~17(14.3±1.7)月。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术前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的290例单节段LDH患者,男160例,女130例,年龄20~66岁(38.1±12.1岁)。其中172例单纯行MED(对照组),118例行M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缝合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及随访时间无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32个月(28.35±5.08个月),两组组内ODI评分、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8.29±1.43mm)较术前(10.34±1.74mm)降低19.83%,缝合组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8.94±1.35mm)较术前(10.46±1.55mm)降低14.53%,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同节段复发14例,复发率为8.14%,再手术患者6例,再手术率3.49%;缝合组术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54%,再手术患者1例,再手术率为0.85%。两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治疗LDH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行有限髓核摘除术的59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缝合组28例行小切口腰椎椎板开窗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术;对照组31例行小切口腰椎椎板开窗有限髓核摘除,未行纤维环缝合。采用MacNab标准对术后1、3、6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夹角对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3个月2组Mac Nab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椎间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夹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再手术患者。结论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能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且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是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其中L2-3 1例,L3-4 2例,L4-5 16例,L5-S1 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化穿刺定位建立BEIS通道和模式化镜下减压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93 min;其中髓核近端游离6例,远端游离24例,轻度游离型25例,重度游离型5例;术后29例患者腰腿疼痛明显缓解,1例缓解不明显,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游离髓核完整摘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未见椎间盘复发。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