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浓度是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之间相关。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确诊的AECOPD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并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又分为轻度和中重度高压组,检测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NT-pro BNP、CRP和D-Dimer水平。结果共纳入113例AECOPD患者,包括53例肺动脉压正常者、36例轻度PH患者和24例中重度PH患者。肺动脉高压组各项指标[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NT-pro BNP[633. 7 (492. 1~907. 3) pg/mL]、CRP[22.5 (12.9~34.1) mg/L]和D-Dimer[582.3 (472.9~794.4)μg/L],均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NT-pro BNP[307.4(221.7~442.6) pg/mL]、CRP[9.2 (6.5~15.7) mg/L]和D-Dimer[331.6 (247.1~465.4)μg/L]。此外,中重度PH组上述指标也均显著高于轻度PH组;logsitic回归分析提示NT-pro BNP、CRP以及D-Dimer浓度与AECOPD患者发生PH具有相关性,可作为PH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T-pro BNP、CRP及D-Dimer等血清学指标与AECOPD患者发生PH及PH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其早期预警和评估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胡庆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11)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1例纳入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健康者9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试验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对试验组进行分级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NT-proBNP水平。分析试验组血清BNP、NT-proBNP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功能分级结果显示:Ⅰ级17例、Ⅱ级44例、Ⅲ级21例、Ⅳ级9例。试验组BNP、NT-proBNP水平比较: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5)。血清BNP、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与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BNP与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潘奇峰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3,(5):576-579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肌钙蛋白(cTn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D-二聚体(D-D)检测在心血管急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52)、急性心力衰竭(AHF)组(n=63)、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组(n=28)及急性肺栓塞(APE)组(n=37)。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所有患者予以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值(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患者的cTnl、NT-pro BNP及D-D水平,并记录4组患者在30 d内的生存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EF、cTnl、NT-pro BNP、D-D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血管急症生存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AMI组患者cTnl水平显著高于AAD组与APE组,D-D水平显著低于AAD组与APE组(P<0.05);AHF组患者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AMI组、AAD组与APE组(P<0.05)。AMI组患者LVEF水平显著低于AHF组、AAD组和APE组(P<0.05),LVEDd、LVESV水平显著高于AHF组、AAD组和APE组(P<0.05)。AMI组、AHF组、AAD组及APE组30 d内的生存率分别为90.38%、90.48%、89.29%及91.89%(P>0.05)。ROC曲线显示cTnl、NT-pro BNP、D-D、LVEF、LVEDd、LVESV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心血管急症患者生存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733、0.656、0.708、0.656、0.663、0.886。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cTnl、NT-pro BNP、D-D在心血管急症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脏科住院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分为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10例及心衰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0例,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N-ProBNP水平对心衰发生肺动脉高压预测价值。结果 与未发生肺动脉高压相比,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中N-proBNP、尿酸、总胆红素、心率、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尿酸、总胆红素、心率、红细胞分布宽度、N-proBNP与肺动脉高压之间存在正相关(r=0.237、0.355、0.225、0.259、0.357,P<0.05),将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总胆红素及N-proBNP与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ROC曲线显示,N-proBNP对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78。结论 N-ProBNP对心衰肺动发生脉高压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以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另39例患者经检查冠脉未见明显异常,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GRACE评分工具进行危险分级,测定血浆cTnI、CK-MB及BNP水平。结果SAP、UAP、AMI组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cTnI、CK-MB、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示,血浆cTnI、CK-MB、BNP指标诊断心源性胸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92、0.892,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随着危险程度的升高,血浆cTnI、CK-MB、BNP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浆cTnI、CK-MB、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GRAC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源性胸痛患者可出现血浆cTnI、CK-MB、BNP等水平的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诊断高危性缺血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测定NT-proBNP水平,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冠心病患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P)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P<0.05),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又高于UAP患者(P<0.05);狭窄程度为Ⅱ~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Ⅰ级患者(P<0.05),Ⅲ~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又高于Ⅱ级(P<0.05),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又高于Ⅲ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狭窄程度、MACE事件发生率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1、0.896,P均<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上升,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以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加用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肺动脉压力水平、6 min步行距离、血气分析指标、血液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压力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主诉为呼吸困难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356例,其中确诊急性心衰患者15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后,分为轻度肾功能不全组(n=104,eGFR≥60ml/min/1.73m2)、中度肾功能不全组(n=159,eGFR30-59ml/min/1.73m2)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n=93,eGFR30ml/min/1.73m2)。检测各组NT-ProBNP,比较各组中急性心衰和非急性心衰患者NT-ProBNP差异,并分析NT-ProBNP与急性心衰的相关性,评价NT-ProBNP诊断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性心衰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轻度到重度肾功能不全组中急性心衰患者的Log(NT-proBNP)均高于非急性心衰患者(t值分别为9.86、9.82、6.03,P0.01)。NT-proBNP升高是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性心衰的独立预测因子(OR=18.54,P0.01)。应用NT-proBNP诊断轻度到重度肾功能不全组中急性心衰患者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5、0.874和0.787,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800pg/ml、950pg/ml和3000pg/ml,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4%、74%和44%;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衰患者较不按eGFR分组患者的AUC(0.835)高,最佳诊断截点(970pg/ml)低,诊断特异性(68%)高(P0.05或P0.01)。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的诊断敏感性比不按eGFR分组的所有患者高(u=3.05,P0.01),但特异性低(u=3.04,P0.01)。结论:NT-proBNP对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性心衰有诊断作用,根据eGFR分组可以提高其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心衰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各指标差异,并比较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浆NT-proBNP、乳酸、APACHEI、CRP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0.05);死亡组血浆各指标值均高于存活组(<0.05);NT-proBNP水平与乳酸、APACHE I 评分、CRP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525,0.537(<0.05)。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NP)在重症肺炎心肌损害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3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将其分为心肌损害组(97例)与非心肌损害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检测IL-6、TNF-α、D-D、NT-BN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等实验室指标,经ROC曲线分析IL-6、TNF-α、D-D、NT-BNP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害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6、TNF-α、D-D、NT-BNP与CKMB和cTnI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心肌损害组患者IL-6、TNF-α、D-D、NT-BNP表达水平均高于非心肌损害组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TNF-α、D-D、NT-BNP水平诊断重症肺炎心肌损害的AUC分别为0.793、0.848、0.835、0.859,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重症肺炎心肌损害组CKMB、cTn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有关心衰标志物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常规治疗的60例CHF患者为对照组,同期60例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的CHF患者为实验组,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酶联免疫法测定的血清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结果心衰患者的血清APN、NT.proBNP、cTnT水平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明显升高。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缩小.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血清APN、NT.proBNP、cTnT水平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APN、NT-proBNP、cTnT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肌钙蛋白Ⅰ(TnⅠ)水平对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并随访6个月后根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存活和死亡患者;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程度及预后患者血清BNP、Hcy和TnⅠ水平。结果 观察组BNP、Hcy和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患者BNP、Hcy和TnⅠ水平高于中危患者和低危患者,中危患者BNP、Hcy和TnⅠ水平高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BNP、Hcy和TnⅠ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清BNP、Hcy和TnⅠ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作为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CHF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6),所有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3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治疗前后CHF患者NT-proBNP水平,并评价心功能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心功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患者,可显著降低其NT-proBNP水平,心功能疗效也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血浆NT-pro BNP和Big ET-1在冠心病的代谢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大内皮素-1(Big 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136例CHD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CHD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NT-proBNP和Big ET-1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3、+0.57和+0.61,P均<0.01),而血浆Big ET-1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变化亦密切相关(r分别为-0.51、+0.46和+0.49,P均<0.01);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呈正相关(r=+0.47,P<0.01).结论:NT-proBNP和Big ET-1可能参与了CHD及心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NT-proBNP升高与Big ET-1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9年8月我院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5例(病例组)及正常妊娠者9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NT-proBNP、sRAGE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收缩峰值速度(Vs)、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A),分析血清NT-proBNP、sRAGE与LVEF及E/A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NT-proBNP、sRAG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VEF%、Vs、E/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LV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NT-proBNP、sRAGE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NT-proBNP、sRAGE水平与LVEF%、E/A值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NT-proBNP、sRAGE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生心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将99例老年COPD患者,根据心脏彩超分为单纯... 相似文献
19.
李玉玮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11)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CHF-PI)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淀粉酶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肺部感染程度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CHF-PI患者110例为合并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肺部感染的CHF患者55例作为未合并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依据肺部感染程度将合并组分为低危44例、中危38例、高危28例,比较其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PI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NT-proBNP、PCT、SAA与影响因素、肺部感染程度相关性。合并组经常规治疗,依据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41例、预后良好亚组69例,比较其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组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高于未合并组(P<0.05);肺部感染程度高危者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中危>低危(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NT-proBNP、PCT、SAA为CHF-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T-proBNP、PCT、SAA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CK-MB、LDH、cTnI、肺部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亚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治疗后2个月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联合预测治疗后6个月预后的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结论 CHF-PI患者血清NT-proBNP、PCT、SAA水平升高,其与心肌损伤、肺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且为CHF-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可为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6,(7):990-995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NT-proBNP、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V)、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其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