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SA)逆转人肺癌顺铂(DDP)耐药株A549/DD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A549和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及SSA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TopFi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转录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DDP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A549/DDP的耐药性是A549的12.8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能够抑制A549的细胞活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9 μmol·L-1。SSA抑制 A549/DDP细胞的活力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0 μmol·L-1浓度时,对A549/DDP的抑制率<10%,选择20 μmol·L-1作为逆转浓度;流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细胞中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皂苷A可以提高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2.1×10-5 g·kg-1),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6,3,1.5 g·kg-1)。运用Aβ1-42海马注射复制AD大鼠模型,术后连续灌胃治疗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海马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海马α7nACh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脑组织皮质区神经元坏死、海马区锥体细胞或颗粒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明显,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逃逸平台次数降低、有效区域停留时间、有效区域游泳路径均减少(P<0.05,P<0.01),血清中ACh,ChAT浓度降低(P<0.01),海马中ACh,AchE,ChAT含量,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变短(P<0.05),逃逸平台次数、有效区域游泳路径、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E,ChAT,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0.01);高剂量组有效区域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1);逃逸平台次数增加,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AchE,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改善Aβ1-42诱导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Aβ1-42所导致的胆碱能系统损伤,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苓桂术甘汤(LGZGT)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模型的影响,探讨LGZGT对Aβ的吞噬及降解作用。方法 以Aβ1-42诱导AS建立AD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GZGT低、中、高剂量(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1.2、2.4、4.8 g·kg-1)、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0.5 mg·kg-1),模型组加入Aβ1-42,终浓度为10 μmol?L-1,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均加入10%的含药血清。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LDH活力;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β相关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DE)、组织蛋白酶D(CTSD)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组织蛋白酶B(CTSB)的荧光强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Aβ1-42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AS活力下降,且不同浓度的Aβ1-42对AS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的LDH活力明显升高(P<0.05),且细胞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且延长,细胞相互聚集成团,提示细胞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细胞LDH活力显著降低(P<0.01);给药后,LGZGT-M组、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细胞胞体肿胀有所改善,细胞突起短,细胞聚集结团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DE、CTSD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能够明显上调IDE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L、LGZGT-M、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上调CTSD的表达(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CTSB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L、LGZGT-M、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CTSB平均荧光强度增强(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胞内Aβ1-42含量升高(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LGZGT-L、LGZGT-M、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细胞胞内Aβ1-42含量显著降低(P<0.01),LGZGT含药血清以剂量依赖性的形式降低Aβ1-42结论 LGZGT对Aβ1-42诱导的AS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促进Aβ的降解,其机制可能与减轻Aβ毒性,增强细胞活力,促进IDE、CTSD、CTSB的表达及恢复溶酶体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NOD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大鼠脑内注射Aβ1-42构建AD动物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干预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高尔基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NLRP3炎症小体活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受损;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升高,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芍药散中、高剂量干预后,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P<0.05,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明显恢复;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显著降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味子根、茎、叶、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味子根多糖组、茎多糖组、叶多糖组及果多糖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及总糖含量为35 mg·kg-1的根、茎、叶及果粗多糖灌胃,30 min后,除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组均皮下注射300 mg·kg-1D-半乳糖,每日1次,持续6周。通过转棒实验、前肢握力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评价抗疲劳能力;通过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尿素氮(BUN)、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活性氧(ROS)等疲劳和氧化相关指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骨骼肌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活化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疲劳转棒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转棒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组小鼠转棒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前肢握力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前肢握力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组小鼠前肢握力显著增加(P<0.01);负重游泳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生化试剂盒检测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UN、LD含量及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组小鼠BUN含量及LDH活性明显下降(P<0.05,P<0.01),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组小鼠LD含量及CK活性明显下降(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MDA、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根、茎及果多糖组小鼠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ROS含量显著下降(P<0.01);根、茎多糖组小鼠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骼肌细胞中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多糖组小鼠骨骼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 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具有抗疲劳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氧微环境下仙连解毒方对含溴结构域蛋白4(Brd4)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缺氧培养箱或常氧培养箱中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给予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干预细胞48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检测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rd4及其下游蛋白如c-核蛋白类基因(c-Myc)、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蛋白1(HEXIM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仙连解毒方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0.8、1、1.2、1.6、3.2、6.4、12.8 g·L-1)组均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活力(P<0.05,P<0.01),且缺氧培养下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常氧培养组。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多(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组细胞克隆数减少,E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仙连解毒方(1.25、2.5、5 g·L-1)组细胞内Brd4、c-Myc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EXIM1表达升高(P<0.05,P<0.01);磷酸化(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 缺氧微环境下仙连解毒方可抑制Brd4调控的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蛋白-1/Tau(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脑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环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PKA),磷酸丝氨酰/磷酸苏氨酰蛋白磷酸酶2A(PP2A)的表达影响。方法 8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石杉碱甲,0.15 mg·kg-1),TSG低、中、高剂量组(TSG,0.033,0.1,0.3 g·kg-1),每组9只。另取同龄C5B7L/6J小鼠9只为正常组。各组灌胃60 d相应药物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免疫组化(IHC)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PKA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GSK3β,PKA,PP2A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SK3β,PP2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水平显著升高,GSK3β,PK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P2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调,GSK3β,PK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PP2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TSG治疗AD的机制可能与降低GSK3β和PKA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P2A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TGF-β1+12.5 mg·L-1 PNS组、TGF-β1+25 mg·L-1 PNS组、TGF-β1+50 mg·L-1 PNS组,PNS干预48 h,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改变且呈明显的EMT表现,即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明显上调(P<0.05),PNS处理后,大部分细胞形态趋向正常并逆转EMT的发生。同时,与空白组比较,TGF-β1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PNS作用后,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并且TGF-β1能明显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P<0.05,P<0.01),而PNS抑制其表达。结论 PNS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来减轻炎症和凋亡,进而抵抗TGF-β1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DSS)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β1-40干预PC12细胞制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SS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10%、5%、2.5%)。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Aβ和磷酸化(p)-Tau蛋白含量,免疫荧光细胞化学(ICC)标记UPP重要靶点泛素(Ub)、泛素连接酶E3(E3)、26S蛋白酶体、泛素羧基端水解酶1(UCHL1)和UCHL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b、E3、26S、UCHL1、UCH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根据CCK-8实验结果,筛选5 μmol·L-1、48 h为PC12细胞损伤最佳造模条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Aβ及p-Tau表达升高(P<0.05),Ub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26S、E3、UCHL1+3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SS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DSS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DSS各剂量组Aβ含量降低(P<0.05),DSS高、中剂量组p-Tau 含量降低(P<0.05);DSS各剂量组Ub mRNA表达降低(P<0.05),DSS各剂量组26S mRNA表达升高(P<0.05),DSS中剂量组UCHL1 mRNA表达升高(P<0.05),DSS高、中剂量组E3和UCHL 3mRNA表达升高(P<0.05);DSS各剂量组Ub蛋白表达降低,DSS高、中剂量组26S、E3、UCHL1+3蛋白表达升高,以DSS中剂量效果最佳。结论 DSS含药血清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清除Aβ和p-Tau蛋白沉积,对Aβ1-40损伤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UPP降低Ub表达及升高26S、E3、UCHL1及UCHL3表达来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Aβ诱导SH-SY5Y细胞的自噬影响及其机制,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及补肾填精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六味地黄丸组两组,分别予以等量的双蒸水和含六味地黄丸粉末水溶液进行灌胃,末次灌胃结束后取血并分离血清备用。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含空白血清的完全培养液,药物组给予含含药血清的完全培养液,模型组和药物组加入Aβ1-42寡聚体,培养48 h。应用CCK-8法对各组进行细胞增殖率分析;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细胞内Aβ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ACE1、p62、LC3-Ⅰ、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Aβ的沉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细胞内的Aβ沉积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的BACE1、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和LC3-Ⅱ/LC3-Ⅰ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p6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细胞的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和LC3-Ⅱ/LC3-Ⅰ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BACE1和p6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可以增加Aβ诱导的SH-SY5Y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自噬水平,减轻细胞损伤,对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