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9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干预配合“一病一品”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一病一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5 d后的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与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干预前和干预7、15 d后的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以及预后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GC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5 d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观察组总体...  相似文献   

3.
徐雪梅  徐君  刘芸芸  李玲 《医疗装备》2022,(17):183-187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理论结合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4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理论结合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及生命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及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介入治疗的AIS患者,联合应用质量控制理论结合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相比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陈阳青 《医疗装备》2022,(19):146-148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生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HIE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仪干预,随访至患儿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智力[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体格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PDI及M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DI及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身高、头围及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高高于对照组,头围及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HI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促进患儿智力、运动和体格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龙巧玲 《现代养生》2023,(10):771-773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根据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肌力、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H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更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HCH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杨文娟 《医疗装备》2023,(5):147-149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随机化分组法将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结果 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HH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V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点解决护理模式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进一步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卢静 《医疗装备》2020,(6):146-147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6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可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探讨6S管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某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6S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第2、4、6天的排痰量及干预第6天时的痰液黏稠程度;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第2、4、6天时,观察组患者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为0级、I级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为II级、Ⅲ级人数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4%,低于对照组的2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中治疗护理、医患沟通、患者信任、医疗费用、总体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中入院服务、环境设施及医疗膳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管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排痰,减轻痰液黏稠度,降低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被患者高度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应激指标水平(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评分、并发症(再出血、感染、头晕)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应激指标与应激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应激指标水平与应激反应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在脑出血(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92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再出血率及神经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出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在不同时间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在不同时间予TCD测定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于治疗前后观察头部CT进行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对比;对实验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脑水肿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组Vm于7、14d检测均低于非亚低温治疗组,PI指数高于非亚低温组(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应用分期式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患者干预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干预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  相似文献   

14.
李蕾 《现代养生》2023,(12):923-925
目的 分析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则选择以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上肢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Fugl-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10月在邹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气肿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MDT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 SRAHP)各项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RAHP量表和ESCA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9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AM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AM及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症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内病死率为5.7%(2/35),并发症发生率为25.7%(9/35),BI指数为(69.27±1.76)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4±1.27)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脑出血性昏迷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减少病死率及促进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庆 《医疗装备》2023,(9):151-153
目的 观察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93例ACI老年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老年患者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小组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小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甲状腺术后患者应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探究甲状腺术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术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心理弹性评分、照顾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照顾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术后患者应用心理危机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