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利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探讨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目前常用的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对67例阳性标本及80例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5.5%、80.6%、98.5%、91.0%,特异性分别为91.3%、88.8%、97.5%、10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0.1%、85.7%、97.1%、100.0%,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6.1%、84.5%、98.7%、93.0%。结论 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金标法快速方便,很适合应用于急诊标本。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梅毒的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试验(SYP)同时检测1250例血清标本,用TPPA法确证。结果RPR、ELISA、SYP3种方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ISA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PR法和SYP法。结论SYP法适用于大规模体检、急诊手术和无偿献血的初筛试验,RPR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观察,ELISA法适用于复检试验及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3.
尹静  徐贵江  刘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3):3244-3245,3248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即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乳胶法(TP-AD)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8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先用 TP-ELISA 进行筛查,对查出的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AD、TPPA 与 RPR 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870例标本用 TP-ELISA 法检出阳性121例,检出率为2.06%。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PA、RPR 及TP-AD 检测,TPPA 检出阳性119例,符合度为98.34%;RPR 检出阳性49例,符合度为40.41%;TP-AD 检出阳性113例,符合度为93.39%。以 TPPA 的检测结果为标准,经过统计学处理,TPPA 与 TP-AD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PA与 RPR 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4种方法各有适用性,TP-ELISA 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孕、产妇及健康人群的体检。TPPA 特异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确诊,RPR 适用于梅毒活动期患者的监测与疗效观察。TP-AD 与 ELISA 法比较,敏感性略差,特异性好可用于没有特定仪器时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RPR、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400例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以TPPA法为金标准,比较RPR和ELISA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RPR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x^2=17.361),而ELISA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x^2=0.250)。RPR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Kappa系数分别65.1%、98.4%、92.1%、90.8%和0.71,而ELISA法分别为98.9%、99.0%、96.7%、99.7%和0.97。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梅毒感染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 IA )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 PPA )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TP-Ab),探讨CMIA在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MIA对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TP-Ab筛查,阳性标本再进行TPPA和TRUST 的检测,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25030例血清标本经CM IA筛查共检出T P-Ab阳性732例,检出率为2.9%。以TPPA和TRUST对阳性标本进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7%、37.2%。以 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 CM IA S/CO在1~<9的阳性符合率为29.7%~90.1%,S/CO≥9的阳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 CM IA可取代传统的非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于高通量梅毒抗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临床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血清标本59 、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25例及生物性假阳性标本20例等进行了检测,并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准方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44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和15例经过治疗后的梅毒患者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正常献血员和生物性假阳性患者结果均为阴性。59例梅毒患者中,除2例梅毒治疗后患者未检测出针对17KD多肽抗原抗体外,均检测出针对分子量为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针对上述3种多肽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6.6%和100%。而针对90,60,33,30,25,22,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在所有梅毒患者血清中亦检测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51例非梅毒患者中,均未检测出针对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5例分别检测出一种或多种针对分子量为90,60,33,30,25,22KD和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四种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梅毒患者结果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2.8%,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8.3%,98.3%,100%,经卡方检验,四种方法检测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敏感度(100%)等于或高于其它三种同类方法,特异性(100%)与ELISA和TPPA两种方法相同,但显著高于FTA-ABS法(92.2%)。结论 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阴阳性结果界线分明,易于判断,适应于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验(ELISA)方法替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确定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必要性。方法: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RPR和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阴阳性献血员标本,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种试剂的检测假阴性和假阳性率。结果:在对30份阳性和20份阴性标本的检测中,所用一种RPR试剂和两种TRUST试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5.0%(3/20)、10.0%(2/20)和10.0%(2/20),假阴性率分别为30.0%(9/30)、23.3%(7/30)和43.3%(13/30);而两种ELISA试剂均无假阳性,有一家试剂出现1例假阴性。ELISA试剂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RPR和TRUST试剂(P<0.01)。结论: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检测中,有必要使用ELISA方法替代RPR和TRUST方法。  相似文献   

8.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筛查和确诊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双双  沈霞 《检验医学》2007,22(6):681-683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梅毒血清10666及50683份健康体检阴性的血清样本。全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3种方法检测10666份血清中,TRUST、TP-ELISA、TPPA 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01%、99.85%、99.88%及93.50%、99.96%、99.97%,TRUST敏感度与TP-ELISA及TPPA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43,52.67,P<0.01),TP-ELISA敏感度及与 TPPA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98.0,P>0.05)。结论 TRUST、TP-ELISA、TPPA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增高,对梅毒的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5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探讨各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记法(WB)、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种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 789例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将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用WB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4种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和总符合率.结果 2 789例标本ELISA法阳性检出率5.56%,TPPA法阳性检出率5.27%,CLIA法阳性检出率为5.77%,经x2检验分析与W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1.45,P值均>0.05).Trust法阳性检出率3.87%与W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5).以WB方法为确认试验,CLIA阳性符合率为98.6%,ELISA阳性符合率为96.5%,TPPA阳性符合率为99.3%;Trust阳性符合率61.3%.CLIA阴性符合率为99.2%,ELISA阴性符合率为99.5%,TPPA阴性符合率为99.8%,Trust阴性符合率99.1%.结论 CLIA,ELISA,TPPA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CLIA,ELISA适用于日常工作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大样本批量操作.TPPA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确认.Trust试验主要用于梅毒患者的筛查和指导用药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金标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检测方法比较。探讨如何合理利用3种方法来检测梅毒抗体。方法 ELISA,TRUST,金标法。结果 ELISA法、TRUST法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8.6%、100%、90.2%。结论 ELISA适用于早期特异性诊断,TRUST适用于疗效观察,金标法适用于急诊检验。  相似文献   

12.
3种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3种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梅毒患者和147例非梅毒人群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TRUST、TP-ELISA和TPPA的灵敏度分别为78.9%、92.1%和97.4%,特异性分别为85.7%、96.6%和9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4%、93.8%和97.4%;在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TRUST和TP-ELISA与TPP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ELISA与TP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适合住院、门诊患者和大批量人群的梅毒筛查,而TRUST可用于梅毒的疗效监测。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合理利用梅毒的各种检测方法,以便对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梅毒早期诊断中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06例血清标本。结果TRUST、TPPA、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88.5%、94.7%、98.8%,特异性分别为85.5%、96.4%、98.2%。其中TRUST、TPPA与ELISA比较,TRUST、TPP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方面,TPPA与ELI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低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滴度随治疗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ELISA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敏感性高,可作为早期梅毒检测较理想的方法;TRUST可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4.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筛检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450-1451
目的在血液筛捡中选用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方法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保证血液质量。方法对检测梅毒抗体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抗原夹心法,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TP—ELISA抗原夹心法与金标准法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RU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双抗原夹心法更适宜作为对血液筛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一致性。方法用TPPA法和CMIA法对35例临床诊断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和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35例梅毒患者中TPPA法阳性34例,阳性检出率97.14%,CMIA法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100%;用TPPA法和CMIA法对35例健康体检人员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TPPA法和CMIA法都有比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IA法检测简便、速度快、结果准确,从检测到结果判定均由仪器自动完成,人为干扰少,适合于大批量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梅毒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检测.结果 TPPA法,ELISA法和RPR法检测敏感度分别为100%,90%和72.5%,特异度分别为100%,95%和100%.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5,P=0.289);RPR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7,P=0.000 3).结论 采用ELISA法对临床标本进行筛查,用TPPA法进行确诊,以RPR法来作为对疗效及愈后的判断指标,为理想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组合.  相似文献   

17.
三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继文 《临床医学》2006,26(10):65-66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两类血清学方法埘梅毒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但对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4周前)的硬下疳患者敏感性较差,对神经梅毒和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是否感染梅毒的早期诊断,以及经正规抗梅治疗的判愈等尚待研究。国内广泛应用的筛查试验主要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ELISA)的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此法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是TPHA的升级产品,适用于潜伏梅毒及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而又高度怀疑为梅毒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梅毒抗体,比较其检测方法的特性。方法对本院近期妇科及男性科梅毒检查的1256份标本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再次用不同方法交叉检测。结果RPR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但在疗效观察方面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而TPPA和Anti—T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监测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3种方法中,RPR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低,TPPA和Anti—TP敏感性较高,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PR在疗效监测方面要优于TPPA和Anti-TP,因此在方法的运用上要取长补短,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高对梅毒(特别是妊娠期隐性梅毒)的早期诊治,控制梅毒传播。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3种方法检测218例血清标本,TPP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40例质控标本。结果TRUST、TPPA、胶体金法对95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3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78.9%、97.9%、88.4%,特异性分别为84.6%、98.4%、96.7%。TPPA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RusT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法对2NCU梅毒确认抗体室内质控和低浓度室间质评标本均不能检出,其敏感性明显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PPA法特异性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胶体金法简便快速,较适用于临床急诊标本检测;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采用TPPA和TRUST联合检测,既可提高梅毒检出的阳性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又可作为病程观察和疗效判断的指标,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出及时有效的诊治,对有效控制妊娠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及梅毒传播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