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静脉溶栓治疗 ,已被公认为疗效肯定且安全的再灌注疗法 ,可使患者病死率和心力衰竭 (心衰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早期再灌注的建立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们观察了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梗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并与不伴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择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于发病 12小时之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0 6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者 3 0例 ,年龄 49~ 78岁 ,平均年龄62 .0 0岁± 8.88岁 ,前壁梗死 10例 ,下壁梗死 4例 ,其它及复合壁 16例 ,平…  相似文献   

2.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内科治疗的一大进展 ,是通过溶栓药物冠脉内溶栓使其再通 ,是挽救存活心肌最有效最好的方法。我院自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共溶栓治疗 AMI15例 ,其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5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其中 11例男性 ,4例女性 ,年龄为5 5~ 75岁 ,梗死部位 :下壁 6例 ,广泛前壁 2例 ,前间壁 3例 ,高侧壁 1例 ,下壁 前壁 3例。二、溶栓适应症 :发病少于 6~ 10小时 ,含服或静点硝酸甘油胸痛持续 >30分钟不缓解 ,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肢体导联 ST段抬高≥ 0 .1m V(胸前导联 >0 …  相似文献   

3.
姜宏伟  郭义萍 《山东医药》2002,42(24):55-55
90 %的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内血栓闭塞引起 ,故溶栓治疗是恢复心肌再灌注、限制心肌坏死范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 ,我们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3 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确诊 ,又符合溶栓条件。其中男 2 1例 ,女9例 ;年龄 3 9~ 70岁。梗死位于前间壁 12例 ,广泛前壁 8例 ,下壁 10例。并发 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 ,心源性休克 3例。溶栓距发病时间 3~ 12小时 ,其中 <6小时者 16例。治疗方法 :溶栓前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3 0 0 m g,肌注非…  相似文献   

4.
静脉溶栓法已成为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方法 ,但限于条件 ,冠脉再通的判断往往只能根据症状缓解和溶栓过程中心电图的演变来间接推断。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共收治 4 3例 ,其中静脉溶栓 18例 ,溶栓后再通者12例 (再通率 6 6 .6 7% )。现将治疗过程中心电图演变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溶栓组 18例 ,男 12例、女 6例 ,年龄 4 5~ 70 (平均 5 7.5 )岁 ;梗死部位 :前间壁 9例、广泛前壁 3例、下壁 6例。非溶栓组 2 5例 ,男 19例、女 6例 ,年龄 5 4~ 76 (平均 6 5 )岁 ;梗死部位 :前间壁12例、广泛前壁 5例、下…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研究证实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相比 ,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而冠状动脉内支架应用 ,有效地降低了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9月我们为 2 8例 AMI患者应用了冠状动脉内支架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 AMI中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47~ 79岁 ,平均 5 6~ 9.2岁。其中前壁及广泛前壁心梗 16例 ,下壁 侧壁心梗 2例 ,下壁心梗 5例 ,后壁心梗 2例 ,前壁 下壁心梗 3例。既往有糖尿病史 12例 ,高血压史 2 1例 ;心功能 1~ 2级 2…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多。2000年6月~2001年12月,我院急症科共收治70岁以上AMI患者30例,应用静脉内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符合AMI诊断且无溶栓禁忌症,发病在6小时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70~81岁。梗死部位:前壁心梗13例,下后壁心梗8例(其中2例合并右心室梗死),前壁加下壁  相似文献   

7.
王波  王晓荣  黄雅萍 《心脏杂志》2001,13(6):498-498
急性心肌梗死 ( AMI)后导致 QT间期延长近年来报道较多 ,其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然而有关 AMI患者经溶栓治疗血管再通后 QT间期离散度 ( QTd)的变化研究尚少。本文旨在探讨溶栓再通对 QTd的影响及其对判定溶栓疗效的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将住院治疗的 AMI患者 87例分为两组 :溶栓再通组 4 5 (男 4 2 ,女 3 )例 ;年龄 5 7± 5岁。梗死部位为下壁 2 4例、广泛前壁 3例、前壁 12例、高侧壁 2例、下壁并发前壁 4例。未溶栓组 4 2 (男 3 7,女 5 )例 ,年龄 5 8± 5岁。梗死部位为下壁 2 0例、广泛前壁 2例、前壁 15例、高侧壁 …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其效果依赖于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 (冠脉 )再通。我们在实践中发现 ,溶栓过程中 ST段漂移 ,有助于早期预测冠脉再通。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确诊并收治住院的 AMI患者 48例 ,男 41例 ,女 7例。年龄 30~ 76(平均 53.2 )岁。前壁梗死 1 8例 ,前间壁梗死 4例 ,下壁梗死 2 6例。1 .2   方法发病 1 2 h以内 ,持续性胸痛不缓解 ,心电图 ST段抬高 ,无溶栓禁忌证 ,给予尿激酶 1 50万 IU,加入生理盐水 1 0 0 ml中 30 min内静脉滴入。尿激酶滴注前、滴注后即刻及 2 h内每 0 .5h描记心电图 …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贵志  唐爱  李传风 《山东医药》2003,43(28):38-39
溶栓是目前恢复急性心肌梗死 ( AMI)再灌注的主要手段 ,但再灌注损伤常使患者溶栓之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 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再灌注损伤 ,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90例 AMI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5例。治疗组男 30例 ,女 1 5例 ;年龄 45~ 75岁 ,平均 ( 60± 1 5 )岁 ;病程 1个月至 1 0年 ,平均 3.5年。心肌梗死部位在前壁 1 8例 ,广泛前壁1 0例 ,前间壁 1 1例 ,下壁 6例。 6小时内溶栓 2 8例 ,6~ 1 2小时 1 7例。对照组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0.
李凤华  李焰 《山东医药》2002,42(14):69-69
近年来 ,我们应用国产尿激酶 (10万 U/支 ) ,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19例次 ,效果良好。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47~ 64岁 ,平均 5 7岁。广泛前壁梗死 8例 ,前间壁 6例 ,下壁 5例 ,发病时间为 1~ 3 .5 h,平均 1.2 h。给药方法 :即刻内服阿司匹林 0 .3 g,以后每日 0 .3 g,3天后改为每日 5 0 mg,以后长期服用。先静注尿激酶 5 0万 u,然后用 10 0万 U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 ml中静滴。溶栓开始后密切观察胸痛变化。给溶栓药物后 2小时内每 2 0分钟记录12导联心电图一次 ,观察到用药后 2 4小时。每 2小时测一次出凝血时…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 6年来我院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 79例 ,按年龄分组观察溶栓治疗高龄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79例 AMI患者 ,年龄 32~ 86岁。年龄大于或等于 70岁为高龄组 ,共 2 5例 ,男 2 0例 ,女 5例。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6例 ,前壁 7例 ,前间壁 4例 ,下壁 8例 ;年龄小于70岁为低龄组 ,共 5 4例 ,男 41例 ,女 13例。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15例 ,前壁 13例 ,前间壁 8例 ,下壁 12例 ,高侧壁 3例 ,下后壁 2例 ,右室梗死 1例。溶栓选择标准及适应证参照AMI溶栓参考方案 [1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我们对 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了早期溶栓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 2岁~ 6 8岁 ,平均年龄 6 0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 4例 ,糖尿病史 1例。 8例患者均胸痛持续时间 >30分钟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梗 4例 ,前间壁心梗 3例 ,高侧壁心梗 1例 ,发病时间均 <6小时。 8例患者均无溶栓禁忌症。 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入院后 ,均立即予以吸氧、卧位 ,心电监护 ,嚼服阿司匹林 0 3g ,在距起病时间 <6小时予以国产尿激酶 10 0万单…  相似文献   

13.
成薇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6):387-387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疗法,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心脏的再灌注性损伤则不为基层临床医师所注意,反把再灌注性损伤所致的心律失常作为再通指标加以保留观察,以致出现意外。我们应用硫普罗宁(Tiopronin)防治AMI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121例为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男85例,女36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2.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1],并经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确诊。其中前壁梗死32例(26.4%),广泛前壁梗死8例(6.6%),下壁梗死54例(…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再灌注 ,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塞相关冠脉血管再通。目前对于老年AMI病人的溶栓治疗多被视为相对禁忌 ,认为这类病人溶栓治疗病死率高 ,严重并发症多 ,利少弊多。为验证这一方法对老年AMI的治疗是否安全、有效 ,我科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科自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急诊收治的 81例老年AMI患者分为两组 :溶栓治疗组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6 5~ 87岁 ,平均 71 2岁。梗死部位 :前壁 17例 ,下壁 2 9例 ,复合壁 2例。常规治疗组 43例 ,男 2 0例 …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 ,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是循环系统的急症。以血管扩张剂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是八十年代后的重大进展。本文报告我科 2 0 0 0年以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静脉滴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11例的护理体会 ,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36岁 ,平均 6 0 .5岁 ,病因为下壁心梗 4例 ,前壁及广泛心梗3例 ,心梗伴高血压者 4例。二、治疗方法 :5 %葡萄糖 2 5 0 ml加硝普钠 12 .5 mg静脉点滴 ,开始以 6~ 8滴 /分速度滴注 ,半小时后 ,如监测血压平稳 ,可增加至 10滴 /…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5 0mg快速静脉输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并辅以肝素 (静脉注射 )。目前已抢救了 2 8名患者 ,按再通标准衡量 ,90min再通率达 79%。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8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5 2~ 75岁 ,平均年龄 (6 7± 4.5 )岁 ,均为初次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 5 0min~ 8h ,平均 (4.5± 1.3)h。其中下壁心肌梗死 8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 8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2例。伴有各种心律失常 7例。入院时平均血压 (130 / 76± 13.5 / 7.2 )mmHg ,…  相似文献   

17.
本文 3 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分别给予尿激酶 ( U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 3 6例患者为 1 996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湖州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男性 3 4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6 4.5岁 ( 6 0~ 85岁 )。梗死部位分别为下壁 1 9例、前壁及广泛前壁 1 1例、下壁 高侧壁 2例、下壁 后壁 高侧壁、右室 下壁、右室 前间壁各1例。 5例患者出现 度至 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 ,5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 .2…  相似文献   

18.
2001~2004年,我院采用溶栓治疗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38例,女8例;年龄54~75(65.2±7.2)岁。其中前壁心梗22例,前壁合并下壁心梗10例,后壁心梗8例,广泛前壁并高侧壁心梗4例,心内膜下心梗2例。46例中首次心肌梗死者34例,再发心机梗死者12例;发病在6h以内者31例,6~12h15例;心电图ST段抬高者35例,胸痛持续30min以上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者29例。在一般治疗(卧床、吸氧、止痛、扩冠)基础上应用尿激酶50万U加生理盐水20ml溶解后静推,静推约10min,而后给予5%葡萄糖溶液150ml加入尿…  相似文献   

19.
近3年来,我们应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0例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①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心电图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Zmm;③年龄<65岁;④发病在4小时以内。本组有男18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3:2;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6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8例;急性前间壁6例;单纯急性下壁5例;前间壁并高侧壁4例;急性下壁及右室心梗3例;再发急性前壁并局限前侧壁心梗4例。1.2治疗方法溶栓前均描记心电图(常规12导联,V,~V,、V。R…  相似文献   

20.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措施 ,近 5年来我们采取尿激酶 (uk)对AMI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995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64例AMI患者 ,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A组 ) 34例 (采用uk静脉溶栓 )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在 40~ 70 (平均 61 )岁 ,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为 30min~ 1 5h ,梗死部位 :前壁 1 1例 ,前间壁 1 3例 ,下壁 5例 ,双处梗死 5例。对照组 (B组 ) 30例 (采用常规疗法 )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