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国荣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20-13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较难处理的一种并发症,对于反复发作和严重的肠梗阻,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但术后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粘连,即“越手术越粘连”。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文就采用腹腔镜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的资料作一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212例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 ,约占肠梗阻总数的 2 0 %~ 6 3% [1] ,而结核性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仅占少数。正确掌握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 ,可以减少病人痛苦和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院于 1995年 2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 2 12例。本文就其资料进行总结 ,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2例中男性 138例 ,女性 74例 ,年龄最小者 9个月 ,最大者 75岁 ,18~ 6 0岁 182例(85 .8% )。 2 0 9例有腹部手术史 ,2例有结核病史 ,1例有腹部伤史。腹痛 195例 ,腹胀 15 4例 ,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防治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7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粘连松解汤"治愈6例,余41例行手术治疗,39例均痊愈,粘连性肠梗阻合并其它器官衰竭死亡2例。结论中药"粘连松解汤"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而肠折叠术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的粘连已成为肠梗阻的首位病因,占肠梗阻病因的60%以上,尤其是盆腔手术后(如妇科手术,阑尾切除术和结直肠手术后).下腹部手术后容易产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是小肠更为游离,而上腹部小肠则相对固定,约90%的粘连性不全小肠梗阻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缓解,但其中5%可能复发,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的松解手术死亡率<5%.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与腹腔粘连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手术后腹腔内粘连引起的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占肠梗阻的40%左右,对怎样减少腹腔内粘连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长期以来人们试用了许多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最近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粘连发生率低,而且通过腹腔镜手术防治粘连性肠梗阻具有不少优点,这引起了人们较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肠减压、灌肠、胃内灌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6.8%,其中不完全性肠梗阻治愈率86.4%,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治愈率37.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而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leus)占急性肠梗阻病因的首位(40%~60%)[1].肠道梗阻不但可以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X线平片,但较少能明确梗阻病因.尤其是由于腹腔内粘连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X线平片仅可通过肠管的扩张为临床提示粘连性肠梗阻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26-3527
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其余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机率为1.28%与对照组的9.09%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18±1.25)同比对照组(24.4±1.27)要短,存在显著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均存在意义(P<0.05)。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
陈巧  刘国涛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84-1286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外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20%[1].其中,以术后炎性粘连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常见,约占整个肠梗阻病例的40%~60%[2].长期以来,粘连性肠梗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外科医生,成为医学界的世界性难题.对此,人们从未中断过解决这一难题的努力.大量临床文献报道,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但至今尚无最佳的保守治疗方案问世.较多研究资料表明,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水溶性造影剂泛影葡胺,除了可判断是否需手术治疗外,还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并对预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速手术决策,可以成为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泛影葡胺在临床粘连性肠梗阻诊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文献复习、整理、归纳,旨在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的肠梗阻不同于一般机械性肠梗阻或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作者对近4年来收治的15例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的肠梗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的肠梗阻不同于一般机械性肠梗阻或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作者对近4年来收治的15例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的肠梗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粱文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20-5120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发病多。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多由于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者常因腹膜炎症或腹腔手术后形成,多数均有腹部手术史。因此,做好腹腔手术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剖腹手术的术后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临床上使用一些药物以防止或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作用。现将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附2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对粘连性肠梗阻及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治疗28例。结果:25例成功的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12~36个月,20例腹痛完全消失,5例偶有腹痛发作,均无肠梗阻的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34-135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之一。而脾切除术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与其它腹部手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有许多不同。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了24例脾切除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并和40例脾切除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对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与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安全可靠,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MS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绞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SCT对粘连性肠梗阻绞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征象,评价其对发生绞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7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及病理确诊34例发生绞窄,MSCT诊断29例发生绞窄,其中26例有既往腹部手术史。MSCT征象中,肠壁强化程度减低、弥漫性肠系膜水肿及血管增粗、肠系膜积液、肠壁增厚、C/U型肠襻与粘连性肠梗阻绞窄有关(P均<0.05)。MS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绞窄的敏感度85.29%(29/34),特异度100%(36/36),准确率92.86%(65/70)。结论 MSCT对判断粘连性肠梗阻绞窄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五、急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各论) (一)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梗阻,其发尘率约占各种类型肠梗阻的20~60%,有的统计达80%以上。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根据过去腹部手术或腹腔感染、腹部外伤的病史,因70%左右的粘连性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其余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防;方法:对14例有广泛肠粘连性肠梗阻和有腹腔广泛炎症的患者行小肠内固定术;结果:治疗组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全部治愈.预防组6例未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小肠内固定术是治疗和预防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有的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