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27例。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18%。结论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手法复位失败或粉碎性骨折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8例,采用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骨折于3个月内愈合,根据患者主诉、腕关节外形、功能及X线征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优19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确切,能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体会,并观察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3±2.3)个月。依据Fernandez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3.75%。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恢复良好。均未发生钢板断裂、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发症低,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可有效保持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处于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自2004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掌侧S形切口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8例,术后3 d功能练习,对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于3个月内愈合,术后X线评估结果满意.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 改良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充分暴露骨折,便于复位,无须切开关节囊,避免螺钉进入关节及韧带断裂等并发症,固定确切,术后能早期功能练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4—2018-04间开封东原康复医院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均实施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5.16±3.20)周。未出现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掌倾角为(7.40°±1.70°),尺偏角为(18.80°±2.60°)。桡骨茎突高度为(11.20±2.76)mm。依据Sarmiento评价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本组优良率为91.67%。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牢固、解剖复位理想、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风险小、腕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实施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8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58个月。其间仅出现1例正中神经拉伤。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不连、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复查X线,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21%。结论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好,术后并发症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将10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的情况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骨折复位和保持稳定及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distalvolarradius,DVR)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DVR解剖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6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46例获3-1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以上并发症。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3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91.3%。结论掌侧入路应用DVR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双层螺钉立体支撑软骨面.最大强度固定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最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2004年6月-2008年2月,收治腕关节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22例,均采用掌侧人路T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7~21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根据Dienst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 掌侧入路斜"T"形...  相似文献   

11.
掌侧入路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9-06—2012—02采用掌侧入路行骨折复位,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6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个月,X片示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掌倾角10°,尺偏角24.2°。依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优9例,良6例,可1例。结论掌侧入路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显露充分、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伴桡骨茎突移位和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人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28例,采用背侧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功能位,掌侧入路以钢板或克氏针固定;骨皮质粉碎或松质骨压缩者予植骨。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8~54岁,中位年龄41岁。左侧4例,右侧24例。根据AO分型标准:C2型18例,C3型10例。合并月骨周围脱位1例。结果4例失访,24例获随访6~18个月,平均8.5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桡骨长度无丢失;掌倾角8~16°,平均11.2°,尺偏角19~28°,平均20.8°,均无丢失。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6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7%。结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以及闭合复位难以纠正者应手术治疗。掌侧入路固定能降低并发症,结合外固定支架可获满意复位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掌侧入路(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1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度、影像学指标、疼痛VAS评分、握力等情况,采用Quick DASH评分、PRWE评分、Mayo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45°~70°,掌屈35°~65°,桡偏25°~30°,尺偏30°~45°;前臂旋转度:旋前80°~95°,旋后75°~95°;影像学指标:掌倾角5°~20°,尺偏角15°~30°;疼痛VAS评分0~3分,握力13~45 kg,Quick DASH评分0~29分,PRWE评分0~26分,Mayo评分70~99分。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尺偏、前臂旋后、尺偏角、握力方面<65岁年龄段优于≥65岁年龄段(P <0.05);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掌屈、腕关节桡偏、前臂旋前、掌倾角、疼痛VAS评分、Quick DASH评分、PRWE评分和Mayo评分方面两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出现26例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Henry入路结合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采喟掌侧Henry入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尤其需重视恢复掌背侧皮质骨的支撑。对骨缺损区取自体髂骨修整后植骨.同时掌侧T型钢板固定,用克氏针固定不稳定的桡骨茎突骨折块。骨折端植骨共10例.均为自体髂骨。结果随访7个月~6a.平均28.57个月。22例患肢均在3个月内愈合。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1951年)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1990年)优良率达95.5%。结论对无法通过闭合复位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经Henry入路结合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薪鲜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组织破坏小,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中心医院骨科于2018-03—2020-09行Henry入路掌侧LCP内固定术的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切开旋前方肌组(A组,32例)和不切开旋前方肌组(B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4周、3个月、6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术后6个月按照Gartland-Werler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3个月时,B组患者的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握力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握力,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保留旋前方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改良henry入路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治疗的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观察组行改良henry入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2.69±5.25)min和显露骨折时间(14.63±2.36)min较对照组(71.06±6.89)min、(21.32±3.25)min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erley评分(2.16±0.69)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nry入路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掌侧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将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4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背侧入路,观察组采用掌侧入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依据Mcbridgi评分标准,观察组腕关节优良率为87.23%,对照组为85.1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良好复位效果,但掌侧入路的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2011-02—2013—02采用DVRTM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20-82岁,平均52岁。左侧8例,右侧15例。致伤原因:跌伤12例,车祸伤6例,坠落伤5例。闭合性骨折21例,Ⅰ度开放性骨折2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3型3例,B2型2例,B3型5例,C1型8例,C2型3例,C3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h~8d,平均5.6d。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按AO系统分类属C型骨折,此类骨折极不稳定.若早期处理不当,常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和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最终影响功能.自2000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