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抗原递呈功能最强、惟一能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所用的DC多是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而来.体外培养第一阶段的方法已得到公认即GM-CSF+IL-4,由此得到不成熟DC.第二阶段即用不同促成熟因子作用于不成熟DC,使之成熟.目前促成熟因子种类繁多,效果亦众说纷纭.现就常用的促成熟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抗原递呈功能最强、惟一能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所用的DC多是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而来。体外培养第一阶段的方法已得到公认即GM-CSF+IL-4,由此得到不成熟DC。第二阶段即用不同促成熟因子作用于不成熟DC,使之成熟。目前促成熟因子种类繁多,效果亦众说纷纭。现就常用的促成熟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艳  汤华  刘民  李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7):1288-1291
目的:在体外利用细胞因子的诱导获取树突状细胞(DC),并观察递呈肿瘤抗原后的成熟DC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用细胞因子诱导获取DC,并经乳腺癌细胞MCF-7肿瘤细胞裂解物体外冲击,再以1:5的比例将致敏DC与T细胞共同孵育5d并共同作为效应细胞,通过FACS分析T细胞激活前后的表型变化以及MTT试验观察体外特异性肿瘤杀伤效果。结果:DC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7d后,形态学表现为伸出许多伪足样突起,在摄取抗原后可见内吞样小泡。FACS检测呈现成熟DC的标志,CD40、CD83、CD80、CD86和HL-DR等高表达。另外,未经成熟DC激活的T淋巴细胞以辅助性T细胞(Th)为主,CD4^+ 52.1%,CD8^+ 仅22.1%;而经成熟DC激活的T淋巴细胞以杀伤性T细胞(Tc)为主,CD4^+ 32.6%,CD8^+ 64.2%。同时,MTT试验证实经递呈MCF-7肿瘤抗原的DC激活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并对MCF-7具有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结论:体外递呈肿瘤抗原MCF-7的成熟DC对T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并产生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负载肿瘤抗原后激活CTL的杀瘤效果,探讨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相应的细胞因子组合建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和脐血来源DC的培养体系.体外比较两类DC负载K562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后激活CTL的杀瘤效果.结果在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下,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成熟的DC,两种来源的DC在负载了肿瘤抗原后对于CTL肿瘤的杀伤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外周血和脐血来源的DC功能相似,均可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生物学特性。方法:从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 (100 μg/L),IL4 (50 μg/L)体外培养诱导。凋亡肿瘤细胞负载24 h后加入TNFα(10 μg/L)或CD40激发型单抗于培养DC中,继续诱导3~4 d。分别测定DC的表型、DC摄取抗原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观察DC对T细胞的激发和扩增效应,并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来源的DC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均高表达CD1α,CD83,CD80,CD86和HLADR等DC的相关抗原和共刺激分子;患者的未成熟DC能有效摄取FITCDextran,经TNFα或CD40激发型单抗激发诱导后,成为成熟和有功能的DC,几乎完全失去对抗原的摄取能力,与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具有激发自体和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来源单个核细胞可以诱导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DC。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体内,是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桥梁作用.最近有文献报道,白血病细胞经诱导后能分化为DC,从而启动特异性的机体抗白血病免疫应答,使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将白血病细胞诱导成为具有递呈肿瘤抗原特性的DC,激发自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产生,对白血病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表明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的诱导方案,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白血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经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扩增后,诱导树突状细胞(DC)并观察该类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微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 细胞,以干细胞因子、flt3配体、白细胞介素-3和红细胞生成素体外扩增2周,诱导DC生成,观察肿瘤抗原负载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生成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结果(1)脐血经免疫微磁珠法分离可获得高纯高的CD34^ 细胞;(2)2周体外扩增后,细胞数显著增加达150倍;体外集落试验证实该类细胞可形成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3)扩增的细胞可成功诱导成DC,并具有活化异体淋巴细胞的功能,负载肿瘤抗原后能诱导发生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并可特异性杀伤Daudi肿瘤细胞。结论 脐血来源CD34^ 细胞在体外能成功地扩增,并诱导产生功能性DC。  相似文献   

8.
术中失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用于肝癌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从肝癌患者术中失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中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为个体化的DC介导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集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中失血及8例脐血,分离其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的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和负载癌细胞抗原,制成不同的DC瘤苗,悬浮的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处理成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DC激活同源CIK的相对增殖率和CIK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肝癌患者术中失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能够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的DC.术中失血来源的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低于脐血来源的DC,但二者均能有效地激活CIK,并增强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负载患者自身癌细胞抗原的术中失血IX:和脐血DC,其激活的CIK增殖率分别为(388.9±137.3)%和(315.1±44.5)%,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87.1±8.0)%和(90.0±5.1)%;而负载SMMC-7721抗原的术中失血DC和脐血DC,其激活的CIK增殖率分别为(239.9±48.7)%和(226.3±32.3)%,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76.4±7.9)%和(81.1 ±4.3)%.在激活CIK和增强对肝癌细胞杀伤能力方面,相同抗原负载的两种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负载自身抗原优于负载SMMC-7721抗原.结论 肝癌患者术中失血来源的DC可有效激活CIK,并增强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为临床研究和应用DC瘤苗提供了一个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卵巢癌免疫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后,获得单核细胞(Mo).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诱导分化,培养7天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天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天,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及上清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人胚肾细胞株293T(对照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CCC-981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单核细胞(Mo)在GM-CSF和IL-4作用下,7天后可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DC特异性抗原CDla、CD80(B7-1)、CD86(B7-2)、HLA-DR、CD83.②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不同浓度CTL及上清对卵巢癌细胞3AO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单核细胞可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生存率较差,有必要进行辅助治疗.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有效诱导静止T细胞增殖和应答,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参与者.本研究仞步探讨DC联合化疗治疗根治性术后IB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根治性手术IB期NSCLC患者66例,按照1:2随机分为DC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研究组22例,采用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及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后同输患者体内,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44例,接受单纯化疗.结果: DC联合化疗组22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7.50%.4年生存率为77.78%;对照组分别为85.10%和61.2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19),提示DC联合化疗有延长IB期NSCLC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DC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DC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术后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C)能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DC疫苗开发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肿瘤抗原的来源和负载方式。Groh等以MHC-Ⅰ链相关蛋白A (MICA)这一几乎稳定表达于所有肿瘤细胞的表面分子,作为体外抗体调理肿瘤细胞的靶分子,观察用经抗-MICA单抗调理的肿瘤细胞负载DC是否能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的递呈与特异性T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群专职的抗原递呈细胞(APC),DC负载肿瘤多肽作为疫苗治疗肿瘤已经应用于临床.为此,我们利用人脐带/外周血,建立了体外扩增DC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特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物质基础.利用人脐带肝素抗凝血50~100ml,常规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单个核细胞,贴壁2小时,用RPMI 1640 10%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加人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300ng/ml,人肿瘤坏死因子(rTNF-α)1nd/ml培养,每隔一天半量换液.6~7天,细胞出现少量粘附集聚现象,10天左右,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经电子显微镜分析,细胞表面有许多树突状突起,胞内具有丰富的线粒体.免疫表型分析证实,此群细胞高表达CDla、HLA-DR、B_7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14、CD22、CD4等分化抗原.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此群细胞能介导很强的T淋巴细胞增值作用(~3H掺入法).经10~14天培养,能获取1~2×10~7个DC细胞.人  相似文献   

13.
Groh  V  Li  YQ  牛家峰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2):160-160
树突状细胞(DC)能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DC疫苗开发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肿瘤抗原的来源和负载方式。Groh等以MHC—I链相关蛋白A(MICA)这一几乎稳定表达于所有肿瘤细胞的表面分子,作为体外抗体调理肿瘤细胞的靶分子,观察用经抗-MICA单抗调理的肿瘤细胞负载DC是否能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的递呈与特异性T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14.
临床观察表明IFN-α治疗早期慢性期CML患者有效,并且IFN-α治疗CML达到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以上的患者较之IFN-α治疗无效者其生存期明显延长.IFN-α治疗CML有效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增强DC的表型及功能有关.DC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我们采用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有血清培养体系中观察IFN-α对CML-DCs的分化及其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细胞。未成熟DC可摄取抗原,当有危险信号刺激时可迁徙至淋巴器官,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进而激发免疫应答。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取DC的方法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诱导和培养。证据显示DC浸润与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DC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用于装载DC的抗原包括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提取物、肿瘤抗原蛋白、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DNA/RNA等。肿瘤抗原经脂质体介导在体内转染DC,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及对T24膀胱肿瘤细胞的抑癌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从单个核细胞中培养出Dc,以人膀胱癌细胞系T24肿瘤细胞裂解物刺激Dc,检测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后的DC对T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影响并用M1rr显色法测定致敏Dc诱导的T淋巴细胞对T24膀胱肿瘤细胞体外的抗肿瘤效应。结果:膀胱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可诱导T淋巴细胞强烈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殖后的T淋巴细胞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的Dc能诱导产生显著的T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有明显的抑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及对T24膀胱肿瘤细胞的抑癌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从单个核细胞中培养出Dc,以人膀胱癌细胞系T24肿瘤细胞裂解物刺激Dc,检测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后的DC对T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影响并用M1rr显色法测定致敏Dc诱导的T淋巴细胞对T24膀胱肿瘤细胞体外的抗肿瘤效应。结果:膀胱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可诱导T淋巴细胞强烈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殖后的T淋巴细胞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经膀胱肿瘤抗原致敏的Dc能诱导产生显著的T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有明显的抑癌效应。  相似文献   

18.
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激活的CTL杀伤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Zhou CJ  Ma W  Zhou JD  Zhao YX  Xie HQ 《癌症》2006,25(2):143-147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的DC体外激发的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先冻融宫颈癌细胞制备抗原,然后以GM-CSF、IL-4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获得DC并负载抗原,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宫颈癌抗原特异性CTL,观察CTL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杀伤率高达79.32%~89.2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s,LAK)的杀伤率(t≥2.89,P<0.05);且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一定杀伤效应(40.35%~58.09%),但低于自体癌细胞组(t≥2.97,P<0.05);特异性CTL对HepG2、MCF7、A549、MGC803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体外诱导的CTL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自体宫颈癌细胞免疫活性,可望成为宫颈癌生物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抗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郑滨  范华骅  陆华中  高跞  沈志祥  高峰 《肿瘤》2004,24(2):108-110
目的探索抗白血病异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方法.方法从健康者外周血中诱生DC,用不同方法负载K562抗原(化学融合法,冻融抗原冲击法,肿瘤与DC共培养法),比较这些DC疫苗在递呈抗原激活T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从健康者外周血中可诱生出具有正常免疫表型和抗原递呈功能的DC.不同抗原负载方法致敏的DC均能激活T细胞特异性杀伤K562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能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其活化的CTL对K562的杀伤毒性最强.结论异体DC可有效递呈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冻融抗原负载的DC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最强,为今后临床DC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疫苗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肿瘤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细胞。未成熟DC可摄取抗原,当有危险信号刺激时可迁徙至淋巴器官,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进而激发免疫应答。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取DC的方法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诱导和培养。证据显示DC浸润与许多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DC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用于装载DC的抗原包括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提取物、肿瘤抗原蛋白、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DNA/RNA等。肿瘤抗原经脂质体介导在体内转染DC,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