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靖阳  韩立峰  张晨  赵亚楠  徐强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02-1512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Q-Orbitrap MS)对39例符合相应纳入、排除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通过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模式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血浆进行分析。[结果] 代谢组学共筛选出42个与治疗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涉及22种代谢通路,其中磷脂生物合成、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卟啉代谢、组氨酸代谢、类固醇生成、嘧啶代谢为变化最显著的6条代谢通路。[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能通过调节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及能量代谢,进而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表明代谢组学对指导中医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韩景献  韩力 《天津中医药》2005,22(4):284-286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总酚酸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量效关系。【方法】以注射用血塞通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注射用丹参总酚酸高、低剂量组对中风病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药;3组中风病总积分值、中医证候评分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高剂量组优于对照组,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注射用丹参总酚酸对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确有较好疗效,临床使用安全,推荐临床剂量为80-160mg/d.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0.13g,静脉滴注,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针0.4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色差计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的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色差计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颜色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XIA"溶液颜色检查法"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溶液的颜色。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3 h内色差值△E*的RSD值为1.28%。测定的6批样品均小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Y3)。结论:相比目视法,该方法将溶液颜色进行了量化检测、数据直观准确,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颜色测定的方法。通过色差法对中药注射剂质量进行控制将成为一种趋势,对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丹参多酚酸钠口腔崩解片的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间、口感和外观为主要测定指标,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丹参多酚酸钠口腔崩解片,在筛选辅料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处方设计,确定处方的组成。结果:崩解时间在30s左右,外观及口感均良好。结论:丹参多酚酸钠口腔崩解片处方符合要求,崩解时间能控制在30s左右,口感及外观良好,制备工艺简易,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在不同pH和温度下的降解规律.方法:采用HPLC测定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研究二者在不同pH(1~13)和温度(60,70,80,90℃)下含量变化,通过化学动力学法计算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丹酚酸B与迷迭香酸在不同pH和温度下降解反应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降解速率随pH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活化能(Ea)分别为48.54,49.83 kJ· mol-1,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则分别为95.19,83.56 kJ· mol-1.结论:丹酚酸B与迷迭香酸在碱性条件及高温条件下易降解,与对照品相比较,二者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水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水分进行无损、快速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53份样品的原始光谱经二阶导数预处理,选取11 993.1 ~6 098.8 cm-1和5450.7~4 598.2 cm-1谱段,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水分定量校正模型并分析,结果R2为0.991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210,最佳维数为4.10份样品用于外部验证,预测误差均方差(RMSEP)为0.243.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对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丹参多酚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丹参多酚酸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丹参多酚酸B和总丹参多酚酸含量为指标成分,对丹参多酚酸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化工艺为:12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3次,1 h/次.丹参多酚酸B和总丹参多酚酸含量分别为57.7%,66.9%.结论 该工艺合理,丹参多酚酸成分提取完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鞣质类成分进行排除性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解前后丹参多酚酸样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鞣花酸.没食子酸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XBP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5:95)等度洗脱,流速0.8 mL· 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1 nm.儿茶素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XBP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1 nm.鞣花酸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XBP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18∶ 82),流速1.0 mL· 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水解前后的丹参多酚酸样品的色谱图中,在没食子酸标准品的色谱峰位置,没有相应峰出现;水解后样品中,儿茶素、鞣花酸标准品位置的附近有可疑峰存在,水解后的样品中加入相应对照品再次测定,可确认可疑峰并非儿茶素和鞣花酸的峰.结论:丹参原药材在经过制剂工艺中的聚酰胺树脂柱处理后,其中的鞣质类成分已经被除去,得到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没有鞣质类成分或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0.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各注射剂临床使用剂量,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理化指标及酚酸类成分含有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碳酸氢钠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颜色和p H值发生明显变化;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立刻产生沉淀,紫外图谱和指纹图谱发生明显变化;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立刻产生沉淀,紫外图谱发生明显改变;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注射液不溶性微粒书超标和指纹图谱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与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可能会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隐患,应予以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通过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累计622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MD=-2.56,95%CI(-3.19,-1.93),P0.000 01],降低残疾程度[MD=-0.54,95%CI(-0.89,-0.19),P0.000 01],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D=9.90,95%CI(7.21,12.59),P0.000 01],改善患者的认知学习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降低C反应蛋白。有1篇文献明确无不良反应,2篇研究报道了共7例不良反应,其他文献均未对安全性做出说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并显著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因安全性尚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安全性有待扩大临床试验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丹参,黄芪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中风12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们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中,以中医“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为指导,将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并与单用丹参注射液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04例均为住院者,中医诊断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与卫生部中医急诊中风科研协作组1986年制订的标准,西医诊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念,提出中药注射剂质控方法思路,并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例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物质组分、药效及药动学等的相关分析,确定其Q-marker为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D及丹酚酸Y。并以Q-marker为核心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近红外在线控制及生物学质控为一体的质控体系,以期为中药注射剂质控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降解产物并建立其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PLC-Q-TOF-MS/MS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建立可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原成分及其降解产物的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系统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成分在高温、氧化、金属离子、光照等物理化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共鉴定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13个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峰面积半定量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高温、氧化、三价金属离子条件下均不稳定;在高温、氧化、光照、三价离子和二价离子条件下分别新增降解产物6,4,3,4,1个。所建立的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能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主要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降解产物,分离效果良好。结论:推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主要成分降解机制为大分子多元酚酸类化合物通过苯并呋喃开环、酯键的水解、脱去丹参素等一系列反应降解成如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小分子成分。所建立的稳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可用于中药注射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稳定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BM,CNKI和Wan Fang Data,查找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1994年1月至2014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1 5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6项研究的有效率[OR=2.78,95%CI(1.87,4.12),P0.000 01],5项研究的NIHSS评分[OR=-2.05,95%CI(-2.51,-1.59),P0.000 01],以及对多项血管内皮细胞参数的影响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尚未见丹参多酚酸盐的毒副反应报告。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有更好的治愈率,且能提高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当前证据尚不能确定完全适用于临床,但其疗效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特别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超滤技术应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制剂工艺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截流分子量的超滤膜分别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制剂溶液进行超滤,比较超滤前后丹酚酸B的含量、总酚酸的含量、指纹图谱、溶液颜色的变化。结果:超滤膜分离纯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制剂,有效成分损失量低,溶液澄明度好,并能够除去部分杂质。结论:超滤纯化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省时等特点,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制剂中的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川芎嗪中丹参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丹酚酸B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总酚酸的含量.结果:丹酚酸B线性范围2.5~50μg·mL-1,回收率为100.6%,RSD为1.44%.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川芎嗪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治疗组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照组庆应用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两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的治疗方法。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5 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腹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5,(10)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NMR)法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甘露醇的含有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Ⅲ6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谱图;质子频率为600.23 MHz;3-(三甲基硅烷)丙酸-d4钠盐为内标。结果迷迭香酸在1.685~0.105 mg/m L(r2=0.999 3)、紫草酸在1.235~0.077 mg/m L(r2=0.999 4)、丹酚酸B在16.21~1.013 mg/m L(r2=0.999 7)、甘露醇在12.54~0.784 mg/m L(r2=0.999 5)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4%、105.6%、104.1%和102.5%,RSD值分别为1.5%、1.7%、2.3%和2.2%。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辅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丁苯酞静滴,试验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肢体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MMSE评分、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MMSE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试验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试验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提高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