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层疾控人员对疾控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了解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现状.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结果 96.9%(127/131)的基层疾控人员认为自己对本岗位职责清楚,46.1%(53/115)和53.0%(61/115)的疾控人员分别认为目前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指标能反映其工作数量水平和工作质量水平,并且广东、江西和甘肃3省基层疾控人员评价存在地区差异.54.6%(59/108)疾控人员对疾控岗位绩效考核评价表示满意,53.2%(65/122)的疾控人员认为工作负荷重,并且不同疾控岗位的人员间评价存在差异.结论 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是基层疾控人员认可的方法.但应进一步细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的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措施,完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不同岗位建立科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2009年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按照"保基础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多项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相关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到了乡镇卫生院,如何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点课题。本综述围绕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分析了国家政策进展,梳理了研究文献现状,对于完善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岗位设置、疾控队伍建设现状,为疾控系统规范管理和提高基层疾控队伍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被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共设置32个科室,且都设置了防保科,防保科共设置18个岗位,所有防保科设置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等传统疾控工作岗位。乡镇卫生院在编防保人员比例为70.9%,防保人员占机构总人员的10.0%,防保科中疾控人员主要年龄集中在30~40岁,学历以大专为主,只有34.4%的疾控工作人员专业背景为预防医学,44.3%需要兼职承担其他非疾控工作,61.8%没有任何公共卫生医师资格。三个项目省每千服务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甘肃、江西。结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逐渐从临床转向公共卫生,但疾控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与工作需求尚不匹配,疾控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制约着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水平,需要增加乡镇卫生院疾控人员编制,合理设置疾控岗位,为基层疾控工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岗位疾控职责及考核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抽取珠三角地区14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14所乡镇卫生院在所调查的11类49项公共卫生项目中,平均开展了44.6项,开展比例为91.0%。54.9%的防保人员所在机构开展了年度或季度考核,44.3%的考核与奖金挂钩,16.5%的考核未与待遇挂钩。结论珠三角地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开展较好,但考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应根据新形势下国家医改政策,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明确界定公共卫生疾控职责,合理配置预防保健人员,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对机构绩效考核的认知评价情况,为完善和促进绩效考核的开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甘肃省卫Ⅺ项目县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对机构绩效考核的认知评价情况;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访谈部分卫生院负责人,进一步调查绩效考核的开展情况以及对其评价情况。结果:卫生院负责人对机构绩效考核的效果比较认同;对绩效考核指标问题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指标过于繁杂、指标难以测量、考核标准较高;政府投入和人才的不足、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案的缺乏是影响绩效考核实施和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建议:完善卫生院的补偿机制,加强人才建设;通过绩效考核合理平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关键绩效指标;建立基于持续改进的绩效管理模式;优化考核手段;改进激励机制.重视非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疾控)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进行阐述,探讨其对疾控工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福建省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回顾和考核,评估考核体系建立情况.结果 福建省各级疾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已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结论 通过绩效考核工作,了解了各级疾控机构履行责任的现状,初步揭示疾控工作存在问题和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建立基层疾控机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方法从管理和业务两方面建立疾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分机构考核科室、科室考核个人两级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结果为疾控机构内部科室及职工工作绩效评定提供了依据,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结论明确岗位职责,建立适应工作实际和单位未来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行分级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推进疾控机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存在问题,为疾控机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组织疾控机构统一填报,导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疾控机构共303人,其中市级50人、县级平均31.63人;学历以中专和大专为主,分别占44.22%和41.25%;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占44.89%和33.99%;专业以临床专业为主,占35.97%。其次是预防医学专业和检验专业,分别占16.83%和15.54%,平均年龄43.93岁。结论人力资源总量配置不足,学历、职称、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疾控队伍素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稳定人才;大力弘扬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完善疾控机构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卢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10):1118-1120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基层疾控机构绩效管理方法,为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所在基层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情况,与周边地区同类型机构负责人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绩效管理制定依据。结果:新形势下,群众卫生需求、工作要求、工作模式、疾控人才建设都发生了变化,疾控系统呈现职工群体多样化、职工素质差别化、维权意识复杂化、职工情绪波动性、社会影响多元性、个人价值追求实惠性等特征,制定绩效管理机制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带动疾控工作有序发展。结论:制定绩效管理机制要掌握好正面疏导、使用好目标激励、把握好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好稳步推进、体现出分类管理、建立好有效反馈机制、制定出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省疾控人员对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情况,为完善后续绩效考核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2015年9月自制调查表对湖南省85个省、市、县疾控机构(省级1个、市级14个、每个市州中随机选择5个县级)的309名参与绩效考核的疾控人员,开展绩效考核实施效果评价调查,从考核结果认可、应用和推广等方面评价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   结果 61.8%的调查对象认为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公平、合理地反映工作绩效;70.2%认为促进了疾控职责职能的履职程度;63.7%认为可以为机构提供清晰的近期、远期发展目标,仅31.7%认为绩效考核结果在作为向政府争取保障的依据时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结论 湖南省疾控系统绩效考核工作得到疾控人员的基本认可,但在促进政府支持疾控机构发展方面的作用未显现,尚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n Viet Nam, most of the public health staff (84%) currently works in rural areas, where 80% of the people live. To provide good quality health care service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strategies influencing staff motivation for better performance. METHOD: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mong health workers in two provinces in North Viet Nam so as to identify entry points for developing strategies that improve staff performance in rural areas. The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major motivating factors and it is the first in Viet Nam that looks at health workers' job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Apart from health workers, managers at national and at provincial level were interviewed as well as some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motivation is influenced by 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incentives. The main motivating factors for health workers were appreciation by managers, colleagues and the community, a stable job and income and training. The main discouraging factors were related to low salaries and difficult working conditions. CONCLUSION: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appreciation such a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re currently not optimally implemented, as health workers perceive supervision as control, selection for training as unclear and unequal,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as not useful. The kind of non-financial incentives identified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veloping HRM strategies. Area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情况,探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的衔接问题,指出管理者应该综合运用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知识激励、情感激励等各种激励措施,同时注意要尽量灵活、巧妙、多样、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要根据机构不同的用人需要,分别选择适当的激励时机;要将正激励与负激励巧妙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正激励为主.
Abstract: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incentives mechanism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insight into the challenges for linking the post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ith incentive measures. It is pointed out the administrators should take a variety of measures including material incentive, target incentive, knowledge incentive, and emotional incentive among others. In addition, such measures should be used sophistically, flexibly and reasonably, while timing of incentives should meet the human resource needs of the institution, notably a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incentive with negative ones,, mostly the former incentive.  相似文献   

13.
基层乡镇卫生院是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石。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承担着及时报告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及协助上级卫健部门、疾控中心进行疫情调查、检测以及宣传教育的任务。面对此次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乡镇卫生院作为最直接的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快速有效、和安全地开展疫情社区防控工作,是控制疫情的焦点和难点。为此,就作者单位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及策略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6个县(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开展定量调查收集数据,对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院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和农村居民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6个县(市)制定了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办法,其中2个县(市)制定了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办法。6个县(市)中有4个县(市)绩效考核包括了效率指标和效果指标。6个县(市)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专项绩效考核,频率主要为1年2次;调查的15个乡镇卫生院中8个乡镇卫生院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考核方案,7个乡镇卫生院制定了综合考核方案,但5个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未落实到位。7个乡镇卫生院制定了对村医的绩效考核办法。结论 6个县(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取得一定成效,但绩效考核办法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探索构建适用于乡镇卫生院健康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为研究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提供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方法。研究在SERVQUAL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乡镇卫生院健康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表设计,最终确立了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移情性4个维度,采用20个指标对乡镇卫生院健康服务质量进行测量。为评价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其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和具体改进措施提供科学、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的收入现状,分析其收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以提高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的工作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15年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的80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790份有效问卷。描述乡镇骨干医师的收入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收入及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的平均月收入为3 592元,期望月收入平均值为6149元。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职称、职务、学历的骨干医师收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收入满意度、绩效考核制度实施情况和职务与工作满意度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的收入水平偏低,收入满意度是激励骨干医师的重要杠杆,建议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收入满意度和水平,从而提高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的工作满意度和队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胡健  武飚  吴园园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45-2746,2749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县公共卫生队伍现状。方法 2010年8月选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对县级公共卫生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人员)及乡级公共卫生人员(10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组人员)共8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级公共卫生人员21人。平均每千人口乡级公共卫生人员0.08人;乡级公共卫生人员缺编率为84.4%;乡级公共卫生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占61.9%,执业医师占9.5%,注册护士占28.6%;中专医学学历占66.6%,大专占33.4%;无预防医学专业教育背景;职称均为初级;各乡镇乡级公共卫生人员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离绝对公平线较远;职称晋升困难;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低(差)于同龄同学历县级公共卫生人员。结论乡级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较低,分布公平性较差;工作与生活条件待改善。  相似文献   

18.
高淳县乡镇卫生院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激励现状和职工的需求.方法:选择江苏省高淳县的4所乡镇卫生院当日在岗人员,共计106人,采用问卷调查,并对关键知情人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被调查的106名乡镇卫生院人员对收入水平和分配机制、基本生活保障、医患关系、荣誉和成就感及职称晋升等5方面的满意度偏低,目前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乡镇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建议:实施有效的绩效工资和改善福利.重视发挥非经济激励的作用,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荣誉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护士培训需求,为构建符合国情、省情的基层护士规范化培养模式及实施路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乡镇卫生院护士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安徽省16个市乡镇卫生院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护士培训意愿较高,其中皖北地区护士培训意愿较皖南、皖中地区高(χ2=19.243,P<0.01);培训内容调查结果显示,4 359名(81.7% )乡镇卫生院护士选择急诊急救为首要培训项目;培训方式中,3 242名(60.8%)护士选择了网络学习或视频课件培训方式;乡镇卫生院护士不能参加培训原因中,4 262名(39.2%)护士认为基层护士缺乏,工作无人接替是首要原因。结论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护士培训意愿较高,多数护士能充分认识到培训的必要性,基层医疗机构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历间护士培训需求差异,结合基层护士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护理工作水平提高以及全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0年6-9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岛市所辖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作关系上,认为目前与社区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疾控部门有34.7%,妇幼机构有31.9%,社区机构人员中有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0,P<0.05)。仅有3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5.0%妇幼机构将项目技术指导纳入2010年工作计划;疾控部门中7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技术指导时不顺利,妇幼机构中则有6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5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107,P<0.05)。有58.3%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报告制度;90.3%的疾控部门工作人员,91.7%的妇幼机构工作人员和87.9%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获得社区项目进展信息有障碍。所调查的1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开展项目技术指导165次,平均(13.75±9.46)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次,平均指导(26.00±16.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欠佳,两者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多不顺利,信息沟通也多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