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特征极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并室性早搏的患者86例,选择有室性早搏而无器质性心脏病79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0)和窦性心率震荡后的斜率(TS);以TO≥O为阳性、TS≤2.5为阳性为判定标准:将窦性心率震荡分为TO(+)TS(-)、TS(+)TO(-)、TO(+)TS(+)、TS(-)TO(-)分别对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与对照组比较T0、TS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窦性心率震荡四种分类均有显著差异(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窦性心率震荡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室早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现象,窦性心率震荡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65岁)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1);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缺血心电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情况,探讨患者自主神经状态.方法:原发性高血压8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组45例,左心室正常组44例;健康对照组47例共3组.记录其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与震荡斜率值(Turbulence slope,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左心窒肥厚组、左心室止常组较对照组TO增大,TS降低,TO、TS异常发生率高(均P<0.01);左心室肥厚组较左心室正常组TO增大,TS降低,TO、TS异常发生率高(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T明显减弱,合并有左室肥厚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加严重.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左窒肥厚者损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SOD MD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方法 收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酚酸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丹酚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SOD,MDA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好转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MDA浓度的降低幅度以及SOD活力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ST-T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A水平,升高SOD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O值分别为(0.05±0.58)%和(-2.22±1.01)%,TS值分别为(5.89±2.65)ms/RR间期和(7.36±1.34)ms/RR间期,观察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低,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68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疗效及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UAP患者,能有效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冠心病组,每组50例。正常对照组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体检者50例。根据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心血管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TO和TS的差异。根据不同病变程度进一步将冠心病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TO和TS的差异,并分析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TO和TS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组TO值升高、TS值降低。冠心病组TO值升高、TS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组间及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显示,病变越严重HRT的两参数变化越显著,死亡组患者TO值显著升高、TS值显著降低。结论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可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可靠参考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探讨UA患者PCI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A患者120例,进行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各20例(PCI组,均行PCI治疗),每组设药物治疗对照者各20例(药物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并比较HRT的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治疗前,高危组与中、低危组间TO、TS均有明显差异,中危与低危组之间TO、TS无明显差异。治疗后,PCI组患者HRT参数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高危组TO、TS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高危组较治疗前TO明显降低,T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危组治疗前后TO、TS无明显变化。PCI组较药物组治疗后TO、TS改善明显(P<0.05)。结论UA患者HRT指标明显异常,与危险分层有关。经过PCI治疗后TO、TS得到改善,尤其是高危组患者改善明显。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HRT参数在高危组有所改善,而在中、低危组无明显改善。因此对UA患者尽早进行介入干预(尤其是对高危者)可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干预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ox-LDL以及MMP-9水平.结果 ①常规治疗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均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并且有效降低血清中ox-LDL及MMP-9水平.②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ox-LDL以及MMP-9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ox-LDL与MMP-9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早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每次20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血内皮素1(ET-1)的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IL-6、TNF-α、s ICAM-1及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UAER、血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早期DN的治疗可改善肾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利于保护肾脏功能,延缓DN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与心率震荡( HR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5例,按6MWT的结果分组:步行距离<300 m为Ⅰ组,300~374.9 m为Ⅱ组,375~449.9 m为Ⅲ组,>450 m为Ⅳ组。各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 TO)、震荡斜率( TS)。对HTR与6MWT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Ⅰ-Ⅳ组各纳入了30、35、40、60例患者,4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O、T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和Ⅱ组TO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TS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WT与TO值呈负相关,而与TS值呈正相关(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6MWT与HRT相关,6MWT的距离越短,其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伴发室性早搏分为高血压伴发室性早搏组(200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分析3组HRV、HRT的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单纯高血压组T0、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T0、佟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旱搏组与单纯高血压纽患者SDNN、rMSSD、PNN50、T1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TO与SDNN、rMSDD值呈负相关(P〈0.05),TS与SDNN、rMSD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HRV、HRT与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4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并比较3组受试者TO及TS均值,以及TO及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健康对照组比较,TO增加,TS减低,TO及TS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RT异常亚组的复合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黄紫娟  钱斐鸿 《吉林医学》2011,(36):7659-766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入选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计算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按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0例。根据HRT表现形式(异常及明显异常)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O 2.52(1.97,3.21)%、TS 0.81(0.39,1.28)ms/RR与对照组TO 1.01(0.46,1.71)%、TS 1.89(1.48,2.12)ms/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明显异常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82.35%)明显高于HRT异常者(14.63%)(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明显异常,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心率振荡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观察SPCS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坦克团首次参加坦克火炮射击训练的244名坦克乘员为观察组,从中随机选取79名乘员为干预组,另外选取103名同一部队坦克乘员为对照组,在首次进行坦克火炮实弹射击后采集心电指标,比较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TO、TS、SD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及SPCS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射击组TO明显升高,SPCS干预组TO水平较射击组降低(P〈0.01)。射击组TS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SPCS干预组TS值较射击组升高,但未达到对照组的水平。射击组SDNN、RMSSD、PNN50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SPCS干预可提高干预组SDNN、RMSSD、PNN50的水平(P〈0.05,P〈0.01)。射击组LF、HF、LF/HF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SPCS干预组LF、HF、LF/HF值较射击组升高(P〈0.05,P〈0.01)。结论首次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对坦克乘员HRT和HRV均有一定影响,表现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SPCS生物反馈训练可增强坦克乘员自主神经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 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以及相关性。方法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患者血清 hs-CRP、Hcy 和 CysC。结果观察组的 hs-CRP、Hcy 和 Cys C 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hs-CRP 与 CysC 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 =0.4288,P 〈0.05);Hcy 与 CysC 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 =0.2144,P 〈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 hs-CRP 和 Hcy 可以反应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红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14-251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35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0.76±3.42)%与(-1.61±2.05)%,P<0.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53±1.21)ms/R-R与(9.56±4.03)ms/R-R,P<0.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HRT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60例为AMI组.以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存在室性前期收缩的非AMI患者60例为对照组,监测24h动态心电图,观察HRT的两个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变化,并对AMI组患者作为期10~24个月的随访。结果AMI组的TO、TS结果分别是(-0.51±1.73)%、(6.03±4.50)ms/RR间期,与对照组TO、TS比较,AMI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MI组患者作了10~24个月的跟踪随访,期间死亡11例,存活49例。存活49例的TO、TS值分别为(-0.62±1.57)%、(5.78±3.30)ms/RR间期,与死亡11例比较,存活组TO明显降低、T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AMI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及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AMI病人按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分为两组,合并胰岛素抵抗组38例,无胰岛素抵抗组40例,另入选40例正常对照组。3组病人入院l周内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经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处理,获得时域指标-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为分析指标,并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合并胰岛素抵抗组HRV及HR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合并胰岛素抵抗组和无胰岛素抵抗组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均减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无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合并胰岛素抵抗组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存在统计学差异。AMI合并胰岛素抵抗组SDNN与Ts呈正相关(r=0.4492,P<0.005)。结论:AMI病人HRV、HRT现象较非冠心病人群减弱,在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减弱更加明显,且SDNN与Ts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